勇於承擔,不為失職找借口

2013-09-01 12:06:08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領導對下屬的職責的定義是,在工作時,他們說什麼,你就做什麼,交代給你的工作都是你分内之事。而有時,你可能會覺得交代給你的這件事情在你的職責之外,從而覺得委屈、懈怠,甚至會直接拒絕老闆說“這事兒不歸我管”。這樣的話往往會讓老闆覺得非常不舒服,認為你缺乏責任心,或者缺乏團隊精神。而對於這樣的員工,老闆絕不會將其長久地留在身邊。

  責任心是一個企業對員工最起碼的要求,一個員工如果沒有責任心,是沒有辦法做好工作的。相反,有了責任心,就會強調工作的結果而不是過程,就會為好的結果而努力,而不再是應付了事。那些不負責任的員工做任何事情都不上心,不盡責,出現問題時首先想到的不是去解決問題,而是將問題擱置下來或者逃避問題,等到領導需要看結果的時候,借口理由一大堆。但是此時已經於事無補,事情不會因為諸多的解釋而得到很好的解決,另外,寶貴的時間也由此而浪費掉了。

  斯坦利是美國有名的出版商人,他16歲時便到美國費城的一家小書店做營業員。工作雖然簡單,但是他卻非常勤奮和細心。除了賣書之外,他還經常積極主動地做一些分外之事,如打掃衛生,幫助客人介紹新到的書籍,並將零散的書加以分類整理等。對此,老闆看在眼裡,十分欣賞這個年輕且責任心很強的男孩,後來還教給他許多有關圖書出版、發售等運作模式方面的知識。久而久之,斯坦利的業務技能越來越娴熟。有一天他被一個圖書商人看中,進入了一家更大的公司工作,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走上了成功之路。

  對於現在取得的成就,斯坦利說:“實際上,我在書店工作的時候並不僅僅是做自己分内的事情,而是努力地找尋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並且堅持一心一意地去做。我想讓我的老闆覺得,我是一個比他想象中還要努力並且出色的人。”

  可以說,斯坦利的成功並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必然。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明白工作不存在分内分外的道理,他們往往認為只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大可不必做“出頭鳥”。而即使工作分到了自己的頭上,也要百般推辭,尋找各種理由拒絕承擔。對於這樣的員工,能否保得住自己的工作都是一個未知數,更別說加薪升職了。

  這樣缺乏責任感的員工,不會有那種視公司利益為自己利益的想法,更不會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影響到公司的利益而感到不安。實際上,這是一種失職的表現。社會在發展,公司在成長,這就要求我們要提高自己對公司的責任感,提高自己的主動性。

  為此,有人將主動性诠釋為你正在做著沒有任何人告訴你的十分恰當的事情,這種說法非常巧妙。主動去做一件事情總令人十分惬意,相反,被迫做一件事時,總會生出許多不滿和抱怨,這就是主動和被動的區別所在。事實也的確如此,積極主動的員工往往能圓滿地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得到同事們的尊敬,受到領導的賞識和青睞,可以說前程一片大好。而那些總是抱怨不停、消極懈怠、不思進取的員工將責任看作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能躲就躲,能抛就抛,加薪升職自然也會遙遙無期,前途更是黯淡無光。因此,這樣的員工只能永遠做一名普通的員工,甚至還有被隨時掃地出門的危險。可見,在某種程度上,積極主動地承擔責任既是一種境界,同時,也是一種個人價值的最大體現。

  一個員工缺乏責任感就會失職,與其為自己的失職找理由,還不如坦率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如果出現問題的時候不是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而是想方設法地逃避或者找借口,就會使工作失去成效,無法取得任何進展。當借口和理由變成了習慣,人也會疏於努力,不會再努力争取成功,而是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如何為自己的過失尋找借口上,長此以往,個人價值也不會得到更好的體現。實際上,就價值而言,公司無論大小,組織力量無論強弱,都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和積極進取。員工作為公司的一部分,也代表著一個整體,員工責任感的強烈程度,對於整個公司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無論老闆交代給你什麼工作,你絕不能說“這不是我分内的事情”或者“這不歸我負責”之類推卸責任的話。

  我們要意識到,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而只有從這種盡責中理解自己的價值,才能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而對於公司來說,這才是最有價值的員工。

本文摘自《職業力:如何說領導才會聽,如何做領導最滿意》


  這是一本職場實戰類圖書,明確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講的是職場談話技巧、註意事項及有效溝通的捷徑等,下篇講的是在職場中上位的方法,及與領導共事時必須註意的一些潛規則,内容實用。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