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在工廠裡的鑒定會(2)

2013-10-17 13:50:51

  可是這個鑒定會能在徐萬茂領導下的工廠召開,無疑打破了這種定位。站在鑒定台上的四家企業中,除了徐萬茂領導的華茂集團的前身"甯波文教科技器材廠"之外,還有另一家也是浙江的鄉鎮企業,剩下的則是兩家老牌的國企。很顯然,徐萬茂站到了這個位置上,就說明他已經準備當面鑼對面鼓地與國企競争了。

  面對諸多專家學者的質詢以及與諸多同行面對面的競争,徐萬茂很有自信。而當我們了解他和他的同事們越深,就會知道,他的自信是有理由的。

  在競争台上的兩家浙江鄉鎮企業,其中一家是搭了甯波文教科技器材廠的便車。這個與國企同台競争的機會,是由徐萬茂和甯波文教科技器材廠的同事們争取來的。

  徐萬茂能把國家教委的這個鑒定會争取到自己的公司裡來開,相當一部分原因是靠實力說話的。別的不用說,光看看望春工廠的這個廠區,在1991年就可以給包括政府官員在内的客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了。

  今天去徐萬茂的望春工廠看,任何一個來訪者都還能感受到當年的這種震撼。華茂的工廠是比較標準的中式建築,是當年花園式工廠的典範。雖然整個望春工業園在甯波的郊區,但地處工業區内的工廠顯得非常與衆不同。在走過一片非常普通的工業區道路之後,路邊突然出現了一扇宮廷式的朱漆大門,看起來十分氣派。這就是當時甯波文教科技器材廠的所在了。一進大門,工廠的全景一下子就鋪開了:左邊是廠區,右邊則是一大片花園。工廠的主體是幾幢氣派的樓房。地處進門右邊的花園,則會讓人完全想不到工廠可以這樣辦。因為這個花園差不多占了工廠的一半多區域,裡面是郁郁蔥蔥的樹林和盆景,以及設計精巧的水體系統,整體看起來,似乎是一個江南的園林,而不是工廠。

  在今天來看,人們或許會說,這是因為當年土地的使用並沒有現在那麼緊張的緣故。不過在當時,一個鄉鎮企業能有如此大的手筆,至少證明了兩點:一是這個公司是有實力的;二是企業是想把事業長期做下去的。

  就算到了今天,外人到這個工廠門口,内心還會受到震動,更不用說華茂的新廠區落成才三年的1991年了。

  除了表現在人們面前的硬件實力之外,這個企業當然還有在整個業界的影響力。公司在1991年制作了甯波文教科技器材廠簡明廠史,它記錄了截止到這一年華茂的情況。

  在工廠實力方面:"到1991年,廠區面積已達一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54萬元,流動資金350萬元,熟練工人100多名,擁有科研所人員和各類工程技術人員,設有五科一室一所,已經初步形成了專業化格局與規模。"

  在產品系列方面:"從1982年開始,產品線逐步豐富,不但進入了各個年級,而且開始由單純的紙張,發展成竹木、光學等多學科結合的產品;在產品的細化方面也開始漸次出現,有了為全國教材各處版本量身定做的配套產品。"

  在市場方面:"工廠最初只有11個營銷人員,但卻把銷售的範圍遍佈到了全國各地。1990年,整個企業銷售額達到了700萬元,個體的營銷人員業務量都已經達到了幾十萬元。整個銷售渠道網已經基本建成。"

  從這個簡明廠史中我們可以發現,雖然這個鄉鎮企業還沒有在政府序列裡真正地"登堂入室",但其實它在更為廣闊的市場裡已經是大有作為了。換言之,在教育的市場領域裡,它已經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可,只是需要有一個可以正式宣佈競争的程序。

  當然,徐萬茂的自信更多地來自於他想實現内心的夢想的動力。這種夢想或許在他的同行心裡會覺得非常可笑,但是對於這個來自甯波四明山區貧苦出身的廠長來說,卻是真情實意,由心而發。徐萬茂將用一生的實踐來證明,這種對於教育的情意是他克服一切困難的内心動力。

  這種情意,自然也會在鑒定會上流露出來,幫助他贏得所有人的心。

本文摘自《商學有道》


   在甯波有這樣一家“中國500強”,從制作竹制品起家,之後致力於開發孩子動手能力的勞技課教學具,而後多元化涉足國際貿易、房地產、化工等產業;40年來,它懷揣教育的理想,經商辦學,踏踏實實地朝著目標一步步前進;如今,華茂集團已執業界之牛耳。
  在現在這個崇尚發展速度、追尋商業奇迹的社會,究竟什麼樣的企業才是好企業?回溯企業的盛衰成敗,我們發現,判斷企業價值的標準遠非營業額、銷售收入或者利潤,而是這家企業是否對社會產生了長久而積極影響。
  如果以上述標準衡量,華茂集團絕對是一家值得稱道的企業。追逐自己的追求而不求虛浮之名,究竟是怎樣的經商之道,讓華茂能夠40年依然樹木長青?又是怎樣的教育理想,讓其創始人徐萬茂懷著一顆代代辦學的赤子之心?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