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應該具備的能力

2013-10-19 23:09:55

  對產品經理的能力模型,現在是衆說紛纭,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可能每個產品經理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解,就像武俠小說裡的幾大門派,少林、武當、峨眉,他們對武功有著不同的诠釋,無論是拳架、拳路,還是内外功。

  目前來看,最直觀的產品經理能力模型是職業經理人能力模型,而冰山能力模型和心智能力模型更趨向於為如何進行自我修煉提供參考。究竟這幾種模型要如何理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一、經理人能力模型

  在談經理人能力模型之前,先來看張圖。

  這是一張職業能力架構圖,不管你是產品經理還是護士長,或者是飛機長,雖然各行業的業務知識隔行如隔山,差異比較大,但他們在專業能力、個人素質和管理能力的構成結構上卻是通用的。

  現在分析一下上面所說的三種能力之一的專業能力。比如行業及業務知識就是專業能力,對於產品經理來說,做遊戲行業,就得知道所有的遊戲都是怎麼做出來的,遊戲的收費模式是怎樣的,數值和貨幣大致的關系,遊戲引擎支撐的功能,開發的成本,以及遊戲的推廣運營方式。

  再比如產品的基本功,作為產品經理,起碼得知道產品是怎麼實現的,要了解網站實現的原理、客戶端產品實現的原理、產品設計的原則、應該掌握哪些基本的工具、文檔怎麼寫等。在後面的章節中,將會具體介紹產品規劃、產品設計的相關内容。

  二、冰山能力模型

  冰山能力模型聽起來有點抽象,它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於1973年提出的。所謂"冰山能力模型",就是將人員個體素質的不同表現方式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屬於外在表現,是容易了解與測量的部分,相對而言也是比較容易通過培訓來改變和發展的。而"冰山以下部分"則包括社會角色、自我形象、品質和動機,是人内在的、難以測量的部分。它們不太容易通過外界的影響而改變,但卻對人員的行為與表現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之前很多朋友一直不理解"專註、執著、敬業"和能力的關系。這個模型正好可以從品質上解釋為什麼專註和執著的產品經理,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另外,其中的角色定位和價值觀也有利於我們認識到:有主人翁(ownership)精神的人更能把事情做好,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會覺得這個事情是我該做的,我必須要做好它!

  三、心智能力模型

  最後一個能力模型出場了,那就是心智(心態和思維方式)能力模型。心智其實就是大腦如何接受和處理信息,這個過程最終決定了你如何學會做一件事情,也決定了你的價值觀,以及判斷一件事情的標準,甚至最終會體現在你的言行上。

  前面兩個能力模型可能只能讓你意識到有什麼,並不能告訴你怎麼做。可以這樣說:職業經理人模型有助於結構化你的能力體系;冰山能力模型能讓你去感知内在的價值;而心智能力模型卻能讓你真正掌握一種方法,它會教你如何更客觀地看待事物,如何進行分析、判斷和決策。

  想要掌握心智能力模型需要對心態和思維方式進行不斷的練習。心態的修煉更多地借助於言傳身教,也就是要靠感知和領悟。而思維方式是有一定的系統化體系的,除了要有觀察、分析、判斷、抽象、概括、總結、類比、推理、論證的邏輯思維以外,還需要進行概念思維、形象思維、意象思維、直感思維、社會思維、反向思維、相關思維、創新思維等訓練。

  本文節選自《產品經理修煉之道》一書,費傑著,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本文摘自《產品經理修煉之道》


   《產品經理修煉之道》由資深產品經理、中國最大的產品經理沙龍Pmcaff創始人費傑親自執筆,微軟、騰訊、百度、新浪、搜狐、奇虎、阿裡雲、Evernote等國内外20餘家大?互聯網企業資深產品經理和技術專家聯袂推薦。用系統化的方法論和豐富的實戰案例解讀了優秀產品經理所必須修煉的產品規劃能力、產品設計能力、產品執行能力,以及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旨在為互聯網產品經理打造核心競争力提供實踐指導。
  全書一共4章,運用大量總結性的觀點闡釋了產品經理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以及思維體系,力避冗長的描述,用精辟的語言和經典的案例解讀了各種產品問題的表象和背後的本質。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