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凱徹姆金融醜聞

2013-11-09 11:42:50

  1865 年,老摩根的隐憂變成現實。摩根這個名字,更確切地說是J.P. 摩根,和一樁金融醜聞聯系在一起。

  這年春末,長達4 年的内戰宣告結束,合衆國在百廢待興中進入重建階段。伴隨著工商業秩序的恢複,戰時的許多投機性行為被追查和清算。這樣的背景下,1863 年黃金轉運案主謀之一的愛德華-凱徹姆因為金融詐騙被關進了紐約市北部的辛辛監獄。

  辛辛監獄是紐約安全級別最高的監獄,位於紐約上州,是關押重犯的場所。那裡的犯人素以自以為是、不思悔過著稱。令人啧啧稱奇的是,這些重犯並不認為自己是十惡不赦的惡棍,他們常常能為自己的罪行找到一套煞有介事的說辭,企圖用以打動法官,但最後自己竟信以為真。

  之所以被關到這麼一個地方,說明愛德華-凱徹姆罪行不淺。而且,他對投機的深信不疑和不可救藥使人們相信他和那些罪犯在本質上是一類人。實際上,凱徹姆在過去幾年進行的投機生意不僅讓許多無辜人士遭受財產損失,也給家族形象和生意夥伴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自從兩年前從黃金囤積中大賺一筆後,凱徹姆便不能自已地加入投機隊伍,為此他不惜從父親經營的凱徹姆父子銀行盜走價值300 萬美元的證券,還僞造了價值約150 萬美元的黃金證書。成百上千名投資者的積蓄被其揮霍一空,凱徹姆父子銀行信譽也一落千丈,老凱徹姆賠償完一部分受害者後,再無力應付局面,不得不宣佈破產,潦倒地搬到鄉下居住。

  這樁醜聞在華爾街引發的“劇烈的震撼”不亞於任何一次危機。事後,《紐約時報》評價說這是發生在三一大教堂下的“令人震驚的卑劣行徑”。人們從凱徹姆身上見到華爾街瘋狂失態的一面,盡管案件當事人很快被繩之以法,但伴隨著坊間熱議,一切都還餘瀾未了。

  熱衷刨根究底的人們很快從中捕捉到J.P. 摩根的影子,華爾街上開始風傳兩者之間的親密關系。甚至有人斷言,用不了多久,皮爾龐特就會露出馬腳,剛成立一年的達佈尼-摩根公司也會重蹈凱徹姆父子銀行的覆轍,而向來清高傲慢的查爾斯-達佈尼也將因此事聲名掃地。

  流言四起的時候,皮爾龐特並不在紐約,他正和第二任妻子進行國外蜜月之旅。但他與凱徹姆的交往註定使其難脫幹系。1863 年黃金操縱案是他們第一次聯手,從此建立了一種鮮為人知的生意關系。

  此後,皮爾龐特屢屢為凱徹姆購買股票和風險投機墊付資金,後者僞造的一部分黃金證書就是使用他的名字。由此看來,兩人一定達成了某種共識,以保證共同的利益。不難發現,在這個過程中,皮爾龐特一直聰明地充當幕後角色,凱徹姆只不過是前台行走的代言人罷了。

  

本文摘自《華爾街23號》


   先有華爾街,後有紐約城,再有美利堅國。本書以摩根家族以其建立的摩根財團為線索,描繪出當今世界金融中心、美國華爾街的風雲歷程。
  近百年來,摩根財團像巨人一樣支配著整個金融世界。作為民間銀行家,它一手操作通用電氣公司?美國鋼鐵公司等商業巨頭的重組,甚至建立了美國中央銀行(美聯儲)的雛形。作為摩根財團曾經最重要的掌舵人J.P.摩根,華爾街有句諺語: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創造了世界,但在公元1901年,世界又被摩根先生重組了一回。一百年來,有人稱贊他是工業化進程中的英雄,也有人诋毀他是貪婪的強盜大亨。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