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會崩潰嗎?(1)

2013-11-10 12:37:32

  中國改革開放30年歷史,質疑中國經濟增長、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不絕於耳。特別是2011年,中央宏觀調控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中國經濟崩潰論的呼聲突然又熱起來。

  2011年12月英國《衛報》發表經濟事務編輯埃利奧特的文章稱,全球經濟危機將在2012年達到高潮,而核心標志是中國經濟的崩潰。

  據《香港商報》報道,文中引述倫敦金融城頂級金融分析員愛德華茲的分析稱,中國很可能在這一年出現硬著陸,而2013年和隨後的日子會比今年更糟糕。他說,雖然中國在2008年和2009年間的經濟下滑之後迅速恢複,但那是中國政府實施刺激經濟計劃的結果。北京現在不可能再推出一項新的龐大的刺激措施來拯救疲軟的經濟。

  愛德華茲警告,中國經濟在過去20年以大約10%的平均年增長率擴張,但是在西方出現二次探底經濟危機以及中國本身出現房地產市場過熱的情況下,中國經濟未來可能面臨嚴重的問題。

  比較有影響力的是著名末日博士魯比尼,他系統分析了中國經濟存在的嚴重危機,提出2013年中國經濟很可能影著陸的觀點。客觀的說,魯比尼的分析很有見地,頗值得一看。現摘錄其主要觀點:

  中國不可持續的增長模式正面對著在2013年以後越來越高的硬著陸的風險

  魯比尼

  通過對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的公共投資,中國一直能夠保持相對於近期全球經濟放緩的大環境下的GDP高增長。然而,這些眼前的短期收益可能會經濟的長期發展帶來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在這篇文章中,經濟學家努裡爾魯比尼分析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的組成。鑒於強大的即得利益,從出口導向型經濟向靠國内消費來驅動經濟增長的轉型挑戰將是艱巨的!

  本文介紹在2011年夏天,緊隨我在春天的兩個行程之後, 我的中國之行最新發現的結果。在這裡,我更新和擴大我前面的分析,2013年後中國經濟會面臨的硬著陸的風險.

  過度投資,目前已接近國内生產總值的50%,創造了一個潛在的債務問題和大規模的產能過剩,這兩者最終會拖慢經濟增長,並可能導致經濟硬著陸(即經濟增長大幅放緩至5%或更低)。為了避免2013-14年度的硬著陸,中國需要朝著更加平衡的,可持續的增長模式努力。中國在投資泡沫破滅前能夠顯著提高消費對增長的貢獻,對此我們表示悲觀, 因為儲蓄率很高和消費率偏低的原因是結構性的,這需要政治上的幾十年的痛苦艱難的改革來改變。

  

本文摘自《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經濟真相》


   分稅制、民生產業市場化、加入世貿,這三大政策決定了近十年來中國經濟的走勢,改變了中國社會的許多基本形態,並對中國的未來產生了巨大影響, 20世紀90年代的三大政策雖然讓中國經濟在進入21 世紀後繼續保持了10年高速增長,但是這個增長卻是以犧牲民衆福利以及導致中國經濟陷入結構性困境為代價的。所以,對過去經濟政策的反思意義是十分重大的,當前中國改革事業正面臨一個十字路口上的選擇,是繼續按照過去模式發展只做少量修補,穩定壓倒一切。還是對過去模式做重大調整探索另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 《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經濟真相》從宏觀經濟政策解讀入手,先後分析了 GDP 保8背後的就業壓力,國進民退的結構性原因,產業空心化的形成是關鍵要素的非市場化等衆多經濟社會問題。力圖為讀者展現一幅中國經濟的宏觀畫卷,希望大家能夠把握時代的脈搏,找到自己的位置。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