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的演變(2)

2013-11-10 13:32:26

  十八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英國政府通過了一系列法律,限制北美的紙幣只能用於各州政府借債和收稅,不能用於私人之間的貿易。這樣一來北美的實體經濟由於貨幣嚴重短缺受到沉重打擊。美國國父之一的本傑明W29;弗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說,英國的這一政策導致北美的“經濟狀況迅速惡化,繁榮的時代結束了,大蕭條開始了,街上到處都是找不到工作的人”。北美殖民地和英國之間就產生了敵意。與此同時,英國政府由於英法戰争的開銷欠了大量的債,開始對北美徵稅,而且要求必須用黃金白銀交稅。北美人本來一直挺富足的,被禁止用紙幣導致經濟蕭條不說,現在又要交各種稅。這些稅從比例上看雖然不高,但北美本來就缺黃金白銀,因此負擔遠比想象的要重。

英國本土的人就沒這個問題。雖然他們的稅率更高,但他們可以用紙幣(英鎊)交稅。北美的人這一百多年沒有拿大英帝國的錢,相當於是帝國不管他們,讓他們自生自滅,如今讓他們交稅,還不許用自己的紙幣,這就顯得很不公平了。北美人覺得自己怎麼像是後娘養的,英國的議會裡沒有北美的代表,他們的利益得不到帝國的尊重,好處一點沒撈著,收稅的時候倒沒忘了他們。這種普遍存在於北美各階層的強烈不滿最終引發了美國獨立革命。

美國本就不多的金銀幣被英國收稅收走了,獨立戰争的開銷只好靠印錢,也就是美國臨時政府打的欠條。在八年戰争中貨幣總量從一千二百萬美元增加到了五億美元,紙幣貶值的幅度驚人,一雙靴子要賣五千美元,起義軍總司令喬治W29;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抱怨道,“一車子錢還買不到一車子貨”。

革命還沒勝利,可是所有的人都對紙幣失去了信心,眼看這仗就打不下去了,怎麼辦?美國缺金少銀,但又需要自己的,有信譽的貨幣。有人主張學英國的,建立一個類似的中央銀行。

大約一百年前的十七世紀末,英國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在對其他歐洲國家的長期戰争中,國庫被掏空了,政府沒金子花了,怎麼辦?如果直接向富人借錢,不一定能借到多少,而且也還不上,花完了怎麼辦,這條路不可持續。從富人的角度看,也不願意借錢給政府,到時候還不了也無法讨債,國王不會把領土送給你抵債的。

英國想了個辦法:建立一個私人擁有的中央銀行。富人可以用黃金購買中央銀行的股份,成為股東。結果募集到了價值七十五萬英鎊的黃金(這個數字保密,同時股東的姓名身份也保密),並於1694年成立了英國中央銀行(Bank of England)。從此以後,政府要花錢,就向央行借,央行直接印錢給政府,政府打個借條給央行,叫做國債。

這就是我們前面讨論過的部分儲備貸款模式,只不過以前說的是私有銀行,現在連中央銀行也用上了。央行有一定的黃金儲備,這是英鎊信譽的基礎。但是央行發行的鈔票遠遠超過實際的黃金儲備。在工業革命階段,實體經濟大幅增長,產品極大豐富,再加上英國從印度等地運回大量資源,這時相應多發些貨幣不至於引起嚴重通脹。危險的時候是國家要打仗了,必須在短期内印大量的錢支付消耗,那就容易引起高通脹。

  

本文摘自《下一個泡沫》


   本書講解了經濟泡沫和貨幣泡沫形成的原理,結合現實世界的各種情況,從“泡沫”這一角度解讀了世界經濟的全貌。經濟無法與歷史、文化、政治等元素割裂開來,我們必須面對這樣一個錯綜複雜的世界。
  這個世界不是烏托邦——簡單得就像《模擬城市》;這個世界也不是地獄——陰謀和陷阱無處不在。本書的作者王希秋先生正是看清了這一點。他的文章裡沒有對經濟理論生搬硬套的機械運用,也沒有為迎合部分國人對陰謀的偏好而歇斯底裡。在理論方面,本書涉及許多宏觀經濟學與貨幣金融學的知識,深入淺出地闡述了30年來世界經濟發展的脈絡;在現實方面,本書強調?中國—美國—歐盟微妙的三角關系,從政治、軍事、經濟的立體視角分析了這出新“三國演義”。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