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會崩潰嗎?(3)

2013-11-10 14:05:24

  過渡投資下的繁榮: 基礎設施,房地產和工業和制造業產能

  占現在國内生產總值的近50%的過渡投資導致了大規模的產能過剩,最終將減慢經濟增長,並可能導致經濟硬著陸。中國充斥著實物,基礎設施和資本的過度投資. 中國的人均GDP水平的基礎設施是過量的:空空如也的新機場,讓計劃中將要建造的45個機場顯的多餘的閃閃發光的子彈頭火車, 不知通向何方的高速公路,大量的豪華的政府辦公樓和鬼城。過多的商業和高檔住宅的投資和過量的資本支出更是屢見不鮮。中國有近全球一半的鋼鐵和水泥產能, 國家用保持全新的鋁冶煉廠關閉的方法來防止全球價格暴跌。同時,汽車的產能已經超過汽車的消費的市場需要, 盡管汽車的銷售額一直在增長。

  中國最終將消化掉所有這些基礎設施,以支持其城市化和工業化的論點沒有意義。基礎設施的需求依賴於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和勞動生產率,而不是更多的基礎設施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對於一個人均國内生產總值剛剛超過8000美元的國家, 人均擁有甚至基於購買力平價(PPP)基礎上比那些人均收入高出中國4至6倍發達經濟體更大的基礎設施項目是沒有意義的. 中國的基礎設施是貶值資產,貶值的速度可能和它所建造的速度一樣迅速. 因此,就眼下來說,建造一個再過10-20年也不會得到充分利用的東西是沒有意思的,特別是在此期間這些投資資金的債務將到期。基礎設施項目的兩次甚至三次的重複也不合邏輯:中國必須決定是否需要新的10000高速列車軌道,10000公裡新的高速公路或新加45個新機場在剛剛建成和半空的50個機場的基礎上。

  雖然在短期内的投資熱潮將導致資源密集型的增長,過熱和通貨膨脹,隨著時間的推移,產能過剩將導致嚴重的從制造業和房地產業開始的通縮壓力.

  歷史經驗

  在過去50年裡,字面上所有歷史時期的過度投資毫無例外的以硬著陸結束, 金融危機和/或長期低增長。這些硬著陸不僅以房地產泡沫的破裂形式,如最近發生在美國,英國,冰島,愛爾蘭,西班牙和迪拜所發生的那樣發生。更重要的是,過度投資在制造業和工業領域的最終硬著陸:從蘇聯在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拉丁美洲在20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在20世紀80年代,到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東亞在20世紀90年代, 無一例外的在每個場景中,結局都是崩潰和硬著陸。在東亞,與中國最相關的案例顯示其固定資產投資在1997年達到頂峰占國内生產總值的35%左右,然後金融危機爆發。在中國,投資在2007-09年度的全球經濟危機已前就已高達40%,並自那時以來已飙升至接近國内生產總值的50%。由此可見,為了避免經濟硬著陸,中國需要減少固定資產投資和淨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並增加消費。

  低的和不斷下降的資本和額外的資本金的回報率

  投資占國内生產總值的50%不單單導致產能過剩,這也意味著底下並且不斷下降的多餘的資本存量回報率。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在經濟中的投資回報率是等於輸出的變動除以存量資本的變動(DK),或DY / DK,像微觀經濟學的定義的那樣。由於資本存量的變化等於固定資產投資(I),宏觀邊際資本回報率也等於DY / I. 分子和分母除以實際國内生產總值(Y),我們看到,它也等於(DY / Y)/(I / Y),即經濟增長速度除以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在國内生產總值中的份額。

  在過去30年,中國的平均增長率為10%,最近已經放緩至9%。相比之下,投資增速已經從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的36%,2000-2008年的40%,突增到2010年的49%。因此,在宏觀層面上的總資本的邊際回報,已經從20世紀80年代的28%下降至在2000-2008年間的26%,而這一數字在2010年更是可憐的19%,從20世紀80年代到2010年投資回報率已經下跌了近40%。近幾年,中國的過度投資已經造成了資本回報的迅速惡化。它過去習慣用固定投資占國内生產總值的36%來獲得10%的的增長速度,現在這一比例不得不提高到近50%來實現9%的的增長率。簡言之,中國需要越來越頻繁和更多的固定資產投資,來達到一個和過去增長水平相比較低的增長速度。

  這些結果與最近的研究結果相一致,那就是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速度在降低。克魯格曼著名的關於1994年東亞經濟增長模式的批判適用於今日中國(譯者註: 可能指的是《蕭條經濟學的回歸》):您可以產生更多沒有人吃香腸的香腸,通過增加生產香腸的機器。在經濟方面,中國可以人為地增加投資和實物資本,以及做過度和不可持續的投資來提高國内生產總值。

  向消費推動型增長的艱難轉型

  

本文摘自《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經濟真相》


   分稅制、民生產業市場化、加入世貿,這三大政策決定了近十年來中國經濟的走勢,改變了中國社會的許多基本形態,並對中國的未來產生了巨大影響, 20世紀90年代的三大政策雖然讓中國經濟在進入21 世紀後繼續保持了10年高速增長,但是這個增長卻是以犧牲民衆福利以及導致中國經濟陷入結構性困境為代價的。所以,對過去經濟政策的反思意義是十分重大的,當前中國改革事業正面臨一個十字路口上的選擇,是繼續按照過去模式發展只做少量修補,穩定壓倒一切。還是對過去模式做重大調整探索另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 《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經濟真相》從宏觀經濟政策解讀入手,先後分析了 GDP 保8背後的就業壓力,國進民退的結構性原因,產業空心化的形成是關鍵要素的非市場化等衆多經濟社會問題。力圖為讀者展現一幅中國經濟的宏觀畫卷,希望大家能夠把握時代的脈搏,找到自己的位置。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