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抱團有可取之處,憑著衆人的智慧和警覺性,能夠避開一些災難性的時節。
2007年5月30日,財政部宣佈將股市印花稅由千分之一調高到千分之三,從這一天起一直到2007年6月5日,短短幾天間,上證A股就跌去近千點,很多只股票連續四五個跌停闆。
感受到大陸股市氛圍的改變,很多溫州資金開始轉戰港股。而且比較"微妙"的是,在内地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稅消息公佈前一週左右,溫州老闆們就開始大批量開設港股賬戶。"這些溫州人把證券公司的員工,特意請到溫州住了一晚,當晚為他們開了50多個賬戶,資金很快到位,最少的也有500多萬元,最多的有幾千萬元。"一位香港證券人士透露。
可以想見,這些溫州資本對香港股市並不十分了解,但這50多個賬戶背後,可能是數百、數千,甚至上萬個溫州個體。一個溫州人可能不敢跳出溫州,但幾十個溫州人就敢一起跑到香港股市下註。
當然,集體湧入香港股市,溫州資本明顯帶有"賺一筆就走"的色彩,但在它的主業之外,這種投資性行為也無可厚非。一位溫州企業家就曾經坦言,自己炒股僅僅是"跟風":"準備賺上一筆就走人,並沒有指望在股市發財,畢竟自己還有主業,做企業才是長線。"
在溫州,到底有多少民營企業涉足股市,又有多少民間資本入市炒作,無法得出一個準確的數字,但股票已經深深牽挂著溫州企業家,用"無股不成席"來形容頗為恰當。由於原因各異,溫州企業家試水股市的路徑也不同。
路徑之一:親自入市操刀。
在溫州,見面如果不談股票和基金,多少有點擔心自己會被別人看不起。2006年6月,溫州萬峰皮塑革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成亮,聽從一位專業做股票朋友的建議,決定試水股票。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劉成亮覺得"江南重工"這個名字響亮,就買下了自己的第一只股票。他的第二只股票,是當時的大牛股"北辰實業",買入不到一個月,股票價格就翻了一番,"突然看到股票來錢這麼快,當時就覺得賺錢都賺怕了"。
但是當劉成亮賣掉"北辰實業",進軍鋼鐵闆塊和金融闆塊後,其價格又翻了好幾番,這讓劉成亮總結出"炒股最大的體會":想賣出的時候,最好勸自己再熬一會兒;想買進的時候,也是如此。此後,他在股票市場,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沖動。
炒股改變了他的性格,還影響了劉成亮的消費意識。自從炒股後,他發現自己越來越不舍得花錢:"今天花掉的1000元,放在股市裡,明天就可能變成1000多元了。"
企業家試水股市,親自感受資本市場,是溫州民營資本走向資本市場的一條捷徑。
本文摘自《溫州資本幹的就是和你不一樣》
解讀溫州資本:溫州資本幹的就是和你不一樣
2011年的溫州資本跑路潮和破產潮,引發了人們的恐慌。無往不利的溫州資本怎麼了?出了什麼問題?30多年來,溫州資本從國内殺到國外,從小商品做到房地產,溫州資本緣何有如此大的魔力?這一群金錢玩家溫州人是如何所思所想?他們的哪些做法讓他們的財富如雪球般越滾越大?他們的未來又何處去,如何在逆境之中尋找到下一次的暴發性增長機會?所有一切,盡在本書!請看被溫總理親口評價為“溫州最有權威的發言人”如何解讀溫州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