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關:2005年,尋求新的突破口--科技創新。
在前次的民營經濟改革試點申報失敗之後,武漢開始尋求新的突破口--科技創新。
進入2005年後,武漢市數次召開讨論會,認為以科技創新為改革試點具備很大優勢,"科技創新改革試點"就成了第二套申報方案的核心。
武漢的優勢是高校衆多,科教人才豐富。武漢有大專院校59所,各類研發機構400多個,其中中央部署科研院所26家,國家實驗室和國家重點實驗室14家,科教實力位於全國第三。
但令人遺憾的是,排名第三的科教實力,並沒有給武漢的相關產業帶來靠前的排名。同樣是科技創新,武漢光谷比不上上海的張江高科,更不及北京的中關村。
有知情者透露,國家發改委再一次回複武漢"申新":雖然武漢是高校大省,科研實力雄厚,但科技創新與深圳、北京等地相比還有十分明顯的差距,"希望武漢仔細研究,拿出一套更有特色和能發揮優勢的方案"。
接連的失敗,讓武漢有些不知所措。
第三關:2006年,目標轉向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
前幾次的失敗,並沒有挫傷武漢繼續"申新"的勇氣。從2006年上半年開始,武漢把"申新"的目標轉向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進行了5次政府機構改革,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改革開放進入關鍵期。在這一特殊時期,行政管理體制中仍存在一些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地方亟待改善,必須通過深化改革,進一步消除體制性障礙,切實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應該說,武漢的這一次選擇具有先導意義。
據介紹,武漢市先後12次召開座談會,聽取專家學者、政府部門負責人和有關企業代表的意見;組織專家分別到重慶、成都、南京等7個城市考察。
盡管武漢希望能在政府職能轉變、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有所作為,並推進政府組織機構逐步優化,改善公務員隊伍結構,推進依法行政。但是武漢終因"盤子大、動作小、氛圍差等諸多原因",被認為"很難有大作為"。
國家發改委的回複認為,在全國行政體制改革尚未形成氣候的情況下,武漢經濟發展並沒有走在前列,進行體制改革成功的可能性太小,暫不適合進行管理體制改革。就這樣,這一"申新"工作就此了結。
第四關:2006年,"武漢新區"主題昙花一現。
以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理由"申新"失敗以後,武漢方面考慮武漢新區的規劃很有特色,也可以將之作為新的"申新"理由。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命運一樣,武漢以武漢新區為主題"申新"也是中途夭折。
本文摘自《大困局》
中國城市危與機:大困局
國家“十二五”戰略已經開局,新一輪的城市競争如箭在弦。競争世紀,誰已被遺忘?區域經濟時代,誰在快速崛起?中國的城市競争已經空前白熱化,城市之間為搶奪各種資源而展開的競争可謂波瀾壯闊,令人眼花缭亂。作者收集了中國内地城市在發展定位、發展戰略的制定以及城市發展與競争過程中失誤運作的大量經典案例,也對中國城市圈的形成與區域經濟的融合亂象進行了分析研究。該書豐富的案例,既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在發展競争過程中最受人關註也是最為典型的標本,也是目前最具參考性的中國城市競争MBA案例庫。該書宏觀與微觀相結合,觀點尖銳、批判性強,對種種城市亂象提出了切中肯綮的批判,具有很強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