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定位:1980年,港澳客人的旅遊區。在此期間,"三來一補"企業與深圳同時起步。
特區創立之初,引進"三來一補"加工企業給了珠海最初的發展機會,這是珠海小漁村發展為城市的起步階段。
1980年,經濟仍以傳統農漁業為主的珠海"敢為天下先",將自己定位為"建成具有相當水平的工農業相結合的出口商品基地,成為吸引港澳客人的旅遊區,新型邊防城市"。那幾年珠海的旅遊業獲得較大發展。
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珠海很快意識到,真正能幫珠海走上富裕之路的,還是工業制造。珠海的外向型經濟就是在十分艱難的條件下起步的。
第二次定位:1984年,海濱工業商貿城市。這個階段工業高速度發展但地緣劣勢漸顯。
1984年1月,珠海市謀劃轉型,提出"海濱工業商貿城市,以工業為主,兼營農漁牧業、旅遊業、商業,綜合發展"的新方針,並制定"外引内聯與自辦相結合,以外引為主"的工業發展思路。
但此時,珠海的發展受到交通不便的嚴重制約。珠海前市委書記梁廣大對此有切膚之痛,他曾感慨:運一個集裝箱從珠海到香港要3000多元,而從深圳到香港只要1000多元,香港是經濟發達的國際都市,但因為交通相對便捷,香港的影響很快輻射到深圳、東莞,珠海發展節奏則慢了半拍。
第三次定位:1990年,海濱旅遊城市。此階段,珠海高度重視環保和高科技產業,卻失去了首次產業大轉移的大好機遇。
珠海在產業選擇上過早地抛棄了傳統制造業,和第一次產業轉型的重要發展機遇失之交臂。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珠三角其他城市經濟高速發展的時候,珠海選擇了"花園式海濱工業商貿城市或高科技城市"的定位。
1992年的首次"科技重獎"之後,珠海把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技術含量高的企業作為重點,嚴格限制興辦低附加值高成本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利用重獎效應積極引導和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珠海錯過"三來一補"加工業發展的原始積累階段,追求跨越式發展,結果造成了珠海工業競争力整體弱化,工業化進程落後於週邊地區。
第四次定位:2000年,三基地一中心。在此期間,珠海由於諸多企業規模過小影響了整體經濟的發展。
2000年,珠海確立了珠海"三基地一中心"的城市定位。"把珠海建設成為以信息技術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有較強吸引力的產學研基地、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創匯基地,成為有較強輻射力和吸引力、環境優美、經濟繁榮、秩序優良、文明富庶的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這一定位似乎給了珠海一定的活力和轉機--資源初步得到了整合,生產要素得到了比較有效的配置。但珠海大中小型工業企業之間的關聯性差,缺少分工協作,缺少共生的利益土壤。
本文摘自《大困局》
中國城市危與機:大困局
國家“十二五”戰略已經開局,新一輪的城市競争如箭在弦。競争世紀,誰已被遺忘?區域經濟時代,誰在快速崛起?中國的城市競争已經空前白熱化,城市之間為搶奪各種資源而展開的競争可謂波瀾壯闊,令人眼花缭亂。作者收集了中國内地城市在發展定位、發展戰略的制定以及城市發展與競争過程中失誤運作的大量經典案例,也對中國城市圈的形成與區域經濟的融合亂象進行了分析研究。該書豐富的案例,既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在發展競争過程中最受人關註也是最為典型的標本,也是目前最具參考性的中國城市競争MBA案例庫。該書宏觀與微觀相結合,觀點尖銳、批判性強,對種種城市亂象提出了切中肯綮的批判,具有很強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