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十堰列全國小康城市第6位,全國城市綜合實力評比中排名第22位,與武漢、西安、鄭州等大城市分庭抗禮。
東風總部及其總部效應,讓十堰搖身變成一個現代化城市。但是東風公司有自己的戰略--東風要"融入發展,合作競争,做大做強,優先做強"。
20世紀90年代開始,東風公司先後在襄樊、武漢開辟基地,人才、資金、技術東移拉開了帷幕。
2001年,東風公司取得悅達起亞汽車25%的股權,進軍江蘇。
2003年,東風乘用車公司創立大會在武漢、廣州同時舉行。
2003年,東風增資擴股,成立東風襄樊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
這一切意味著東風要走出大山,另辟發展途徑。
而且隨著總部搬遷,投資2億美元的金獅撤資,東風廣泰、東傑空調、東風柴發,等等,一批企業跟風而去。
總部走了,十堰城市化、工業化的動力消失,它給十堰人的心理沖擊和影響恐怕更為深遠。
第一是決策層憂愁:東風公司外遷,首先是損失了東風總部這個巨大的無形資產,然後是遷出效應影響投資熱情。而直接的損失還在於總部搬遷造成為總部服務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的流失,造成稅費大幅減少。經濟指標往下滑,幹群自覺臉上無光,陰影籠罩在商人的心上。於是東風總部搬遷的這一企業行為,逐步演化為敏感的政治、經濟話題。
時至2006年,正是十堰人被"塌陷論"困擾之際。這年4月,時任十堰市委書記的趙斌在香港招商後取道深圳回鄂,趁此機會,筆者在深圳採訪了他。他說:十堰市因為汽車而建設而興起,十堰人十分看重東風公司,對它的依賴心理是不能否認的,東風總部遷走對十堰市經濟發展的影響也是不能小看的,不承認這一點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作為決策者,他對這一點看得非常清楚。
第二是普通幹部心態渙散。隨著東風總部搬遷,東風的管理層也調走不少,十堰的一般幹部也是人心思走。筆者的兩個大學同學,一個在此期間調往上海,另一個舉家遷往深圳。實際上人才的流出還是次要的,關鍵是未來人才的流入將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幹部的心態渙散還表現為對十堰市的未來沒有信心。招商局的一位主要負責人曾勸阻前來考察的投資商不要盲目到十堰市投資,因為這位幹部也認為十堰市前途渺茫。招商局主要幹部都這樣說,投資者的信心自然要大打折扣。
武漢東風新總部旁邊的著名地產項目"東方夏威夷",更是將巨大的售樓廣告牌豎在進入十堰市的高速公路入口處。據"東方夏威夷"的開發商介紹,"東方夏威夷"的買家大都是十堰人。
本文摘自《大困局》
中國城市危與機:大困局
國家“十二五”戰略已經開局,新一輪的城市競争如箭在弦。競争世紀,誰已被遺忘?區域經濟時代,誰在快速崛起?中國的城市競争已經空前白熱化,城市之間為搶奪各種資源而展開的競争可謂波瀾壯闊,令人眼花缭亂。作者收集了中國内地城市在發展定位、發展戰略的制定以及城市發展與競争過程中失誤運作的大量經典案例,也對中國城市圈的形成與區域經濟的融合亂象進行了分析研究。該書豐富的案例,既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城市在發展競争過程中最受人關註也是最為典型的標本,也是目前最具參考性的中國城市競争MBA案例庫。該書宏觀與微觀相結合,觀點尖銳、批判性強,對種種城市亂象提出了切中肯綮的批判,具有很強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