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滑向經濟大裂谷,金錢權力的真空(2)

2013-12-19 10:44:25



  1924年開始的道威斯計劃,開啟了一個美元環流遊戲。美元流入德國,馬克將膨脹,經濟出現短暫繁榮,同時德國債務被放大。德國將美元賠償給英法,英法的外匯儲備增加,信用與債務同時擴張。英法再將美元償還美國債務,美國將獲得更多的本息總額,進而增加國内信用和債務創造。然後,美元再次流向國外,開始一輪新的循環。每次循環都會在美元流經的各國帶來更多的貨幣供應,同時也伴隨著更大的債務規模,美國自己也不例外。

  這似乎是個美妙的永動機構想。只要美國的銀行家肯慷慨地借錢給全世界,世界經濟就能夠持續繁榮,誰都不在意這些借錢的國家實際上根本不具備償還的能力。這就是一場20世紀20年代的國際“次級貸”遊戲。

  1927年7月7日,斯特朗在紐約長島召開紐約美聯儲銀行的秘密會議。他沒有邀請華盛頓美聯儲總部的人參加,他將作出一個重大決策,把利息從4%降到3?5%,促使黃金流向英國。此時的英國黃金儲備正在耗盡,金本位已搖搖欲墜。而美國決不能容忍英國的金本位散架。降息的單方面決定,激怒了華盛頓的美聯儲,它有權否決紐約聯儲銀行的決定,但不能強迫聯儲銀行改變政策,結果美聯儲内部出現了分裂。斯特朗並不理睬美聯儲的内讧,而是直接採取行動,從7月到9月在公開市場操作中註入了2億美元,使得貼現率降到了35%。華爾街沸騰了,股票市場沖向了最後的瘋狂。1927年第四季度,外國債券在美國的銷售創造了歷史記錄,美元以更大的規模湧向了國外。

  所有的金融危機都是債務危機,所有的債務危機都是由資金鍊斷裂拉開的序幕。

  1928年7月,美國股市已進入瘋狂狀態,華爾街向股票投資人提供的槓桿貸款高達70億美元,貸款利息是令人暈眩的10%~20%!紐約美聯儲銀行眼看泡沫已到了難以控制的地步,不得不立刻加息1?5個百分點,利息飙升到5%。此時在海外的美元被驚呆了,美國的利息如此之高,華爾街的高利貸更是無比誘人,美元開始急速回流。支撐世界繁榮的美元環流終於斷裂了。

  裸泳的德國立刻暴露出來,德國經濟立刻掉入了衰退的深淵。德國不得不開始控制資本流出,同時限制進口。倫敦金融市場馬上驚恐萬狀,英國在德國和中歐地區有高達10億美元的投資,現在已面臨被凍結的命運。美國突如其來的高利率立刻讓倫敦的黃金開始大規模流出,英國被迫加息以減緩這一壓力。英國的衰退更加嚴重。

  到1929年10月,美國終於迎來了自身債務泡沫崩潰的時候。此時,美國經濟體的全部負債總規模已達到GDP的300%。這座債務的金字塔必須不斷膨脹,才能維持不倒,而這種債務的償還規模已遠遠超出黃金所能提供的支付手段,美國的債務遊戲已經變成典型的龐氏騙局。當外圍國家陸續陷入危機和衰退後,美國銀行發現問題不妙,當他們準備開始回收如此巨大的金字塔般的債務時,股市價格崩潰了。美國經濟陷入了漫長的衰退期。

  1929年的第一輪危機沖擊後,世界經濟進入了短暫的靜寂,一種更加可怕的安靜,債務堰塞湖只開了個裂縫。1931年5月,總的決堤爆發了。隨著奧地利最大銀行的倒閉,德國銀行體系頃刻被擠兌的洪水所淹沒。緊接著,英國的金本位崩潰了,法國終於被危機卷入了衰退的旋渦,日本、意大利、中歐、南美和英聯邦其他國家也陸續爆發危機。

  從1914年到1933年,美元第一次争奪世界貨幣霸權的遠徵以失敗而告終。美元雖然打垮了英鎊的全球霸權,卻無力建立起一套新的貨幣統治體系。大蕭條後,各國戰争債務償還中止,導致美元對歐洲的控制力劇烈下降;世界貿易鍊條的斷裂,使得美元在國際結算中的影響力嚴重萎縮;雖然美元控制了黃金這個“漢獻帝”,但英鎊卻擺脫了黃金,不再承認“漢室天下”。

  英鎊雖然已不是貨幣之王,但仍然是一個擁兵自重的主要割據諸侯。在英國放棄金本位後,遍佈世界各大洲的英聯邦諸國,北歐的瑞典、丹麥、挪威、芬蘭,南歐的葡萄牙、希臘,非洲的埃及,亞洲的日本,以及與英國保持重要貿易關系的南美諸國,紛紛跟隨英國的腳步脫離了黃金,它們事實上形成了一個碩大無比的“英鎊區”。它們不再聽美國的黃金“漢獻帝”的號令,而是奉可自由浮動的英鎊為盟主,建立起強大的區内貿易體系。它們仍然控制著世界的原材料、能源的供應基地,壟斷著巨大的世界市場份額,把持著各大洋主要的海上通道,強大的英國海軍仍然是它們的保護神。當美國清醒過來時才發現,不是美元包圍著英鎊,而是英鎊在世界範圍内包圍著美元!現在的英鎊更加自由,更加強大。

  美元初起的雄心,受到了嚴重挫折!美國人終於明白了,不徹底砸碎強大的英鎊區體系,美元就不可能最終稱霸世界!

  參考文獻

  [1]Liaquat Ahamed,Lords of Finance,The Penguin Press,New York,2009? p162?

  [2]Michael Hudson,Super Imperialism - New Edition: The Origin and Fundamentals of U?S? World Dominanc,Pluto Press; New Edition edition (March 21, 2003),Chapter one[3]Ibid?

  [4]Jacques Rueff,The Monetary Sin of The West, THE MACMILLAN COMPANY,1972? p22?

  [5]Charles Gates Dawes, Wikipedia,World War I Participation?

  [6]Ron Chernow,The House of Morgan,An American Banking Dynasty and the Rise of Mordern Finance,Grove Press, New York,1990?p197?

  [7]Michael Hudson,Super Imperialism-New Edition: The Origin and Fundamentals of U?S? World Dominanc,Pluto Press; New Edition edition (March 21, 2003),Chapter one?

  [8]John Maynard Keynes,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

  [9]John Maynard Keynes, 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1923?

  [10]Barry Eichengreen, Exorbitant Privilege,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Dollar and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p27-28?

  [11]Ibid?

  [12]Ibid?

  [13]Liaquat Ahamed,Lords of Finance,The Penguin Press,New York,2009? P225?

  [14]Jacques Rueff,The Monetary Sin of The West, THE MACMILLAN COMPANY,1972[15]Liaquat Ahamed,Lords of Finance,The Penguin Press,New York,2009? P245-246?[16]Michael Hudson,Super Imperialism-New Edition: The Origin and Fundamentals of U?S? World Dominanc,Pluto Press; New Edition edition (March 21, 2003),Chapter 3?



本文摘自《貨幣戰争4·戰國時代》


   宋鴻兵驚世預言:貨幣戰争4·戰國時代 本書是國内有“貨幣教父”之稱的宋鴻兵“貨幣戰争”系列的第四部,該書從二戰後美國如何從大英帝國手中搶過世界金融霸主寶座開始,先後描寫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金融決戰,中日工業化發展的比較,以及當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美債危機,歐債危機,占領華爾街運動幕後的原委,給出了中國要全面打贏貨幣戰争,應該在房地產泡沫後如何投資、如何發展國内的經濟,如何抑制通貨膨脹,如何使用好美元儲備等諸多當下最切中要害的一攬子經濟問題的解決方法。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