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值得註意的是,強勢美元作為一個被頻繁提起的“政策”,其内容卻從來沒有被明確定義過,在強勢美元的政策框架下,美國貨幣當局也從來沒有採取具體措施賦予美元強勢。可見,強勢美元政策所代表的無非是美國政府對美元走強的容忍態度,從而強勢美元既不能被稱為貨幣政策也不能被稱為匯率政策,而只是美國政府的一種態度聲明。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美國的所謂“強勢美元政策”與日本政府每天例行的對外匯市場的口頭幹預似乎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貨幣政策或匯率政策的改變將會對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價值產生重要而又直接的影響,而政府態度的改變對貨幣價值的影響則是短暫而又間接的,尤其是對美元這樣一個完全自由浮動的貨幣而言,政府若試圖通過聲明來影響美元匯率的波動,必須配合實際的市場幹預行為以強迫投資者形成對美元匯率走向的“市場預期”。
美國總統佈什近日公開表示,美國的“強勢美元”政策沒有變。但是,此前,美國財政部長斯諾卻多次表示,美元匯率的下跌是“適中的”,並暗示美國政府將不再堅持強勢美元政策。作為全球最大硬通貨美元的強弱,直接涉及到國際投資者、特別是金融證券投資者的切身利益,並且還會影響到一些國家的國際經貿。所以,美國政府要人對美元政策的矛盾言論,已引起極大關註。
從美國的長期利益來講,我想美國可能不會放棄強勢美元的做法。因為從現在來講,美元貶值只能夠使美國得到一些近期的貿易利益。但是從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格局來講,國際資本的流動實際上比國際貿易的增長更為重要。
按照國際上的通行做法,使用匯率政策來給自己謀求貿易利益,應該說不符合WTO的規則,因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畢竟還是靠發掘内部的需求和利用科技發展的力量,來推動經濟的增長。國際貿易畢竟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一個組成部分,我覺得像美國這樣的一個經濟大國也不可能只靠這一點匯率手段來推動自己經濟的增長。所以也最多只能是個權宜之計。
美國現在放風想放棄強勢美元政策,無非是想給歐盟或者其他一些國家施加壓力,希望它們能夠加大擴大内需和結構改革的進程,能夠採取一些措施緩解美國經濟上的壓力,促使美國經濟的增長。
3.為何弱勢美元、強勢美元的問題點
我們知道,任何國家考慮問題的基點最重要的只有一點:是否符合自己國家的最大利益(包括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
美國政府自從1995年時推行強勢美元政策後,也帶來了美國貿易赤字的急劇擴大,2002年美國貿易赤字達到了4352億美元;同時,隨著網絡經濟泡沫的破滅,強勢美元的負面效應開始逐步顯現,2002年美國財政赤字達到了1578億美元,2003年的預算赤字突破3000億美元。美國的經濟也持續低迷。
美元的下跌與美國政府幾年來一直強調的強勢美元政策形成鮮明的對比,正因為如此,美國財政部長約翰·斯諾對強勢美元政策的一番評論使得美元的跌勢更加不可挽救。近日在被問到如何定義“強勢美元”的時候,斯諾表示,“強勢美元”是希望投資者對美元有足夠的信心,希望美元成為人們願意持有的儲備貨幣,希望美元難以被僞造……斯諾稱這就是強勢美元應該具有的特性,而非外匯市場上美元的市場價值如何。許多外匯市場投資者將斯諾的言論視為強勢美元政策的改變,不乏有投資者認為美國政府現在奉行的是弱勢美元政策。
強勢美元因何難以為繼?
在美國經濟形勢較好的情況下,美元匯率堅挺能夠為美國帶來巨大的利益。美元匯率堅挺將使美國進口商品的價格低廉,從而有助於遏止美國的通貨膨脹,使得美國經濟能夠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而無需擔心通貨膨脹加劇。廉價的進口商品也使得美國公司無法通過提高價格來增加盈利,只能通過增加技術投入等手段來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競争力,從而達到增加盈利的目的。對於普通美國人來說,美元匯率堅挺降低了他們出國旅遊的成本。因此,過去幾年裡美國政府一再重申:堅挺的美元符合美國的利益。佈什政府初執政以來延續了這一立場。
如今的美國經濟與上世紀90年代稱雄全球時的美國經濟已經大不相同。由於美國股市低迷、公司醜聞接連不斷、聯邦政府財政赤字和外貿逆差居高不下,再加上美國對伊戰争一觸即發,所有這些,都促使美國經濟的疲軟狀況很難在短期内得到改觀。
鑒於最近以來美國經濟一直不景氣,因而,美國制造商和工會的不少人士主張美元應該疲軟,其理由不外是,當美國經濟進入低迷的時候,就不應該再堅持美元強勢政策,而應需要比較疲軟的美元來支撐美國經濟複蘇。由於目前不僅股市疲軟,失業率也居高不下,利率也下降到自從196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但事實恰恰相反,當2003年1月約翰·斯諾接替奧尼爾就任美國新財政部長時,他卻強調佈什政府將依然維持美元堅挺的政策。直到2003年3月初,斯諾還在堅持美元強勢政策。那麼,美元政策的未來走向如何?美國國内的看法如何?佈什為什麼堅持美元強勢政策?有沒有可能改變強勢美元趨勢?這些問題均引起了人們的密切關註。
首先,美國經常項目赤字居高不下達到難以持續增長的程度是美元貶值的根本原因。自1995年美元開始升值以來,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不斷增加,1998年經常項目赤字占GDP的比重為2.3%,1999年為3.4%,2000年達到4.3%,雖然從2001年3月份開始的美國經濟衰退降低了進口量,但2001年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仍高達417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GDP的4.2%,這意味著美國每天要有15億美元的赤字窟窿需要外資流入來彌補。實證研究表明,OECD各國的經常項目逆差上升到GDP的4%-5%的範圍時,將會採取措施減少赤字,伴隨著赤字的減少,貨幣將會明顯貶值。許多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常項目赤字已經達到或接近使美元貶值的臨界點。事實上,目前的情況與1984-1985年有些相似,當時,美元更加強勢,經常項目赤字大幅擴張,企業獲利能力減弱。事實證明這種情況是不能持久的。在美、日和歐洲等的聯合幹預下,美元到1987年兌歐洲貨幣單位和日元的匯率就貶值40%左右。
其次,美國經濟複蘇前景可能低於預期。盡管美國經濟從有複蘇迹象,然而,經濟界人士多數對美國今後的經濟持續恢複持審慎樂觀的態度,認為2002年的一部分高速增長,主要是由於企業彌補2001年下半年調整中大大降低了的庫存和政府反恐怖活動而增加的財政支出,其他多種因素仍隨時可對經濟恢複形成挑戰,其中最關鍵的是石油價格是否穩定、企業投資能否增長、私人低儲蓄率是否改變、以及房地產業會否出現泡沫破滅現象。庫存調整到位後,庫存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消失,經濟會隨之減慢,美國多次經濟週期的複蘇過程中出現經濟再次下降的情況,即所謂的兩凹現象(DOUBLEDIPS)。目前,美國失業率仍呈攀升趨勢,4月份失業率竟然超過6%,加上企業獲利繼續下滑,美國經濟複蘇後勁將明顯不足,4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再次下跌則顯示美國消費者對經濟複蘇前景信心不足。此外,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近日公佈的調查報告也表明,雖然美國經濟繼續複蘇,但複蘇勢頭已有所減弱,部分地區的經濟仍很疲弱。
4/16 首頁 上一頁 2 3 4 5 6 7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