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股神的財富槓桿股神的財富槓桿(18)

2013-12-25 10:08:14



  巴菲特選股票,就像把投資當作決定自己女兒終生大事一樣慎重。如果把一個公司所處的行業狀況比作女婿家的門第,那麼公司自身的狀況就像女婿的素質一樣重要。這個女婿不一定要很有錢,但將來一定要有掙錢的能力。巴菲特特別註重公司的管理層的個人品格和能力,聲稱“我們堅持和那些我們敬重的人做生意”。當然,婆家也不能索要過高的嫁妝。

  巴菲特在選擇股票時,完全是通過閱讀財務報表而對上市公司的價值做出判斷的。許多人都有個誤區,認為錢越多,投資越容易。但巴菲特本人的感受不是這樣的。隨著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積累的資金越來越多,巴菲特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幾乎每年都會在股東大會上叫苦不叠,告訴那些前來朝聖的股東們,明年不可能會有今年這樣的業績了。巴菲特的苦衷是可以理解的。有投資價值的公司是一種稀缺資源,發現這種稀缺資源已經很不容易了,而要以理想的價格把這種資源買下就更不容易。如今,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每年可供投資的資金高達數百億美元,2002年度、2003年度持股中石油13.35%也不過花去區區5億美元,而中石油是世界人口最多國家的最大的企業。按照巴菲特的邏輯,現金帶給他的是恐懼、是負擔,他要的是股票。借用股市裡面的術語,巴菲特有一個倉庫現在空著,需要價值幾百億美元的股票才能填滿。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要在茫茫的股海裡打撈到足夠多的大魚,搬進倉庫裡。而隨著他賺的錢越多,倉庫就越大,需要更多的股票去填充。老股神如今陷入這個有趣的遊戲裡,不能自拔。

  巴菲特到底是怎樣從茫茫的股海裡撈上能夠迅速膨脹的大魚呢?

  許多人以為在巴菲特那種有利的位置上,他應該有渠道獲得來自上市公司的内部消息。但恰好相反,不利用任何内幕消息買賣股票是巴菲特給自己定下的鐵的紀律。本書後文還有一個故事,說到巴菲特因無意間從上市公司内部得知了一個利好消息,讓經紀人中斷已經持續了幾週的買進行為,因為那和他自己定下的規矩相沖突。

  在過去的幾十年内,巴菲特一直主要依靠閱讀上市公司的年報來判斷哪一家上市公司具備投資價值。只有通過仔細閱讀年報等資料,才能做到慎思明辨,分清何者只是表面上看起來為真。這也使巴菲特善於在一個好公司因 為受到懷疑、恐懼或誤解幹擾時股價暫時受挫之際進行投資。巴菲特依靠這種方法獲得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美國運通、政府雇員保險公司以及富國銀行等等。在他第一次投資美國運通公司時,這家高品質的公司正被醜聞籠罩。另外,他還在富國銀行快要被房地產借貸業務拖垮之時,堅決低成本進入,結果都取得了重大成功。

  上文已經講過,巴菲特對於目標公司的管理層的品格和能力非常重視。這在巴菲特購買的幾只股票中體現得相當明顯,比如政府雇員保險公司、吉列刀片、富國銀行等等。管理原則很重要,它比衡量公司業績難度更大。人比數字要複雜的多,衡量人的活動常常模糊不清、難以準確。管理的價值不可能用小數點表示出來,因而對它的衡量毫無意義。實際上,巴菲特通常投資於那些對他有著深刻影響、才能出衆的董事長或首席執行官。他對公司經理的最高誇贊就是說,此經理無例外地表現出公司主人翁的精神,並能夠想公司之所想。因為這些經理能夠緊緊抓住增加股東價值的主要目標,因而趨於做出理性的決策,並進一步加強這一目標。具體來說,巴菲特評價公司管理有三項原則:理智原則、坦白原則和抵制機構強迫命令的原則。

  什麼樣的管理者才是理智的呢?答案是,想股東所想。假如一家公司有高額回報,管理者的職責就是將這些收益重新投回公司以使股東受益。然而,如果公司不能將這些收益以高比率進行再投資,理智的管理層將會把錢返還給股東,以使得他們有機會將錢投到高收益的其他地方。而不是繼續進行低於平均收益率的再投資,也不是將這些收益用來購買成長股。



本文摘自《巴菲特之非常道》


   巴菲特的中國式智慧:巴菲特之非常道 本書從巴菲特的身世、生平出發,以巴菲特的創業歷程、事業發展為線索,以巴菲特的投資經歷為主要素材,結合巴菲特的家庭生活和對財富使用的態度,提煉出這位世界頂級投資大師的人生哲學、投資觀念和財富觀。本書旗幟鮮明地倡導價值投資理念,詳盡地講述了巴菲特投資實踐的過程,向讀者滲透理性投資的觀念。書中引用了一些名人逸事,諷刺了股市黑嘴、並深刻揭示市場預測的不可靠性;通過巴菲特的語言對華爾街的本質有了一個更高的認識,對經濟發展中的現象有了更明白的了解。因為我們認為,老子的智慧可遍及全球。所以書中以巴菲特故事為經,以《道德經》原文為緯,用老子的智慧提煉巴菲特投資理念和處世哲學,也是以巴菲特故事來诠釋《道德經》。使讀者可以加深兩個方面的理解。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