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32歲之前的財富軌迹(2)

2013-12-25 11:14:12



  為了方便起見,在沃倫?巴菲特小時候,權且稱他為小巴菲特,簡稱“小巴”,父親霍華德和爺爺歐内斯特自然就是“中巴”和“老巴”。1931年8月13日,離“小巴”週歲生日還有不到兩週的時間,父親霍華德提前帶回了生日“禮物” ——聯合街道銀行破產倒閉的噩耗。“中巴”的工作泡湯了,全家的儲蓄存折成了一堆廢紙。如果說家裡還剩下點什麼東西,那就是欠下“小巴”的爺爺歐内斯特雜貨店的債款。不過,“老巴”還算比較仁慈,寬限了一些時間來讓他們償還債務。

  1932年,小麥價格暴跌,奧馬哈的農民只有靠救濟度日。在這種情況下,“小巴”家的生計更為艱難了。“小巴”的母親盡管還能費盡千辛萬苦在餐桌上湊出一頓飯菜來,但卻無法讓全家吃飽。

  屋漏偏逢連夜雨。如果股災是華爾街的賭徒們樂極生悲闖下的人禍,那麼高度依賴農業經濟的奧馬哈受到惡劣氣候的侵擾便屬於天災了。塵暴從俄克拉荷馬滾滾湧來,奧馬哈人緊閉房門躲避蝗蟲的侵襲。在“小巴”4週歲生日那天,一陣“灼熱的風”把紙碟和餐巾紙吹落在地,整個前廊都被埋在了紅色的塵土之下。“小巴”和姐姐多麗絲頂著屋外令人窒息的熱氣,苦苦等待賣冰人從馬拉的貨車上跳下來,遞給他們一些冰片含在嘴裡。到了嚴寒的冬季,情況甚至比炎熱的夏季還要糟糕。“小巴”和姐姐總是裹得嚴嚴實實的,商人們打電話付款時都不敢讓摩托車熄火,以免引擎發動不起來。

  童年經歷的這些苦難對“小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他對財富充滿了渴望。苦難也是一筆財富,這筆財富往往是在當事人並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已經註定了的,但苦難並不會天然地產生財富。丘吉爾在他的自傳中曾這樣寫道:苦難,是財富還是屈辱?當你戰勝了苦難時,它就是你的財富;可當苦難戰勝了你時,它就是你的屈辱。

  對於這樣一段苦難史,巴菲特卻有著一種親切感:“我非常喜歡1929年,因為那是我生命開始的時候。我的父親當時是一位股票經紀人,1929年秋天股票市場崩潰之後,他不敢給所有那些遭受損失的人打電話。所以,每天下午他不得不待在家裡,當時家裡還沒有電視機……情況非常不妙。我是在1929年11月30日左右受孕的,所以,在我的内心深處對於1929年的股票市場崩潰始終都有一種親切感。”

  這種對於苦難的親切感,在“小巴”5歲的時候轉化為了一個執著的願望:成為一個非常非常富有的人。而這也成為了巴菲特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那年,“小巴”在自家門口的過道上支起了攤位,當起了小老闆,這時他的商品是祖父賣給他的口香糖。因為年代久遠,沒有人記得小老闆從第一筆生意中到底賺了多少錢。不過,所有的人都看到他的事業蒸蒸日上,因為不久之後,他就在繁華的市區開張了第二個攤位,這次是賣檸檬水。現存所有史料對“小巴”幼年修習煉金術最早的記錄是關於他倒買倒賣可口可樂的故事。那年他6歲,利用自己的25美分零花錢買到了半打可口可樂,之後以每瓶5美分的價格賣出。他賺了5美分,這裡面未扣除他自己的勞務費和他的老闆代為扣繳的稅金。盡管他的老闆兼爺爺從他那可觀的5美分中扣除了一部分稅金,剩下的利潤仍然給他帶來了足夠多的成就感。

  7歲那年,他患了一場重病,高燒不退,被送進了醫院,並被切除了盲腸。住院期間,他用鉛筆在紙上寫滿了數字,告訴護士說,這些數字代表著他未來的財產。這是他的原話:“現在我雖然沒有太多錢,但是總有一天,我會很富有。我的照片也會出現在報紙上的。”

  9歲的時候,“小巴”和他的夥伴拉塞爾在加油站的門口數著蘇打水機器裡出來的瓶蓋數,並把它們運走,儲存在“小巴”家的地下室裡。這可不是9歲少年的無聊舉動,他們是在做市場調查。他們想知道,哪一種飲料的銷售量最大。

  當時,9歲的“小巴”正和朋友在倒賣飲料。由於本錢很少,就無法多品種、大規模進貨,他們只知道自己手中的飲料哪一種賣得最好,而不知道市面上所有的飲料中人們最喜歡哪一種,他們必須為此做一次市場調查。



本文摘自《巴菲特之非常道》


   巴菲特的中國式智慧:巴菲特之非常道 本書從巴菲特的身世、生平出發,以巴菲特的創業歷程、事業發展為線索,以巴菲特的投資經歷為主要素材,結合巴菲特的家庭生活和對財富使用的態度,提煉出這位世界頂級投資大師的人生哲學、投資觀念和財富觀。本書旗幟鮮明地倡導價值投資理念,詳盡地講述了巴菲特投資實踐的過程,向讀者滲透理性投資的觀念。書中引用了一些名人逸事,諷刺了股市黑嘴、並深刻揭示市場預測的不可靠性;通過巴菲特的語言對華爾街的本質有了一個更高的認識,對經濟發展中的現象有了更明白的了解。因為我們認為,老子的智慧可遍及全球。所以書中以巴菲特故事為經,以《道德經》原文為緯,用老子的智慧提煉巴菲特投資理念和處世哲學,也是以巴菲特故事來诠釋《道德經》。使讀者可以加深兩個方面的理解。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