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人才戰略:不拘一格降人才(3)

2013-12-26 10:00:14



  拿什麼拯救你?人才

  沒

  有人能阻擋風雪的到來,誰也不能把挫折拒之門外,跌倒了咬緊牙關再爬起來,生活就像蒼茫的大海,每一次的潮落都孕育著下一次的洶湧澎湃。

  管理上的青澀,讓華特嘗盡孤家寡人的挫敗感。不過失敗過又如何?華特沒有逃避,永不放棄。有句古語說得好:“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經歷一番沉重代價後,華特終於看清,他和他的團隊成員正是舟與水的關系。

  “用天下之材,盡天下之利。”要拯救喪失活力的迪士尼公司,也只能依靠人才。失去了尤比的華特,翻然悔悟,不久的將來,他必將得到群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要湧起,尤比離開的打擊還未平複,經濟危機的夢魇又開始襲擊迪士尼公司。

  自從1825年英國爆發第一次經濟危機之後,這種強有力的沖擊波一直困擾著資本主義國家。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大危機,這還得從1920~1921年的經濟危機說起。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1920~1921年的經濟危機,歷時僅幾個月,危機過後,資本主義國家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在這一段生產高漲、資本迅速膨脹的狂熱年代裡,輿論大肆宣揚“永久繁榮論”,鼓吹經濟危機的噩夢不會重演。殊不知,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包括美國在内,猶如一只只被吹得過大的氣球,隨時有一觸即爆的危險,1929年10月,這場大危機終於爆發了。這次危機不僅生產下降的幅度驚人,而且持續的時間異常持久,以前是幾個月,這次卻是幾十個月。危機的極度深刻性和空前持久性結合在一起,使其具有極大的破壞力,資本主義國家商業大幅倒退,整整幾十年的生產力發展付之東流。

  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使美國倒退到1905~1906年,整個經濟出現大蕭條的狀況。股市崩盤、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失業加劇,在經濟危機的陰影籠罩之下,各大公司是内外交困。奇妙的是,迪士尼公司不但毫發無損,還掀起了發展的高峰期,這就得歸功於華特的一記奇招啦。

  經濟危機來襲,失業率劇增,就業率驟減,然而幾家歡樂幾家愁,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年輕動畫人才變得唾手可得。為了填補明茲、鮑威爾給迪士尼公司帶來的人才斷層,華特抓住這個機會,用較低的工資,招收了一大批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學生,這些人既沒有技術,也沒有經驗,公司上下對這群“娃娃兵”並不看好。華特心裡自有打算:沒有技術,沒有經驗不可怕,動畫人才怕的就是沒創意,他看中的正是他們身上那股子新鮮勁兒。華特開始醞釀一項計劃,他打算在公司内部設立一個培訓班,這樣可以邊學邊練,盡快彌補公司人才的空缺。

  “衆裡尋他千百度”。華特接洽了當地的幾家學校都遭到拒絕,最後,在洛杉矶喬納德藝術學院(ChouinardArtInstitute)找到了合作者。這家藝術學院創辦於1921年,創始人是一位重教育、輕利潤的女性——内爾伯特?喬納德,她同意華特在晚上舉辦動畫培訓班,並讓藝術學院的老師唐?格雷納姆負責授課。1932年11月15日,迪士尼培訓班首屆學習班開課,有25名學員報名。格雷納姆是一個才華橫溢、熱情洋溢的畫家,他的課程很受歡迎,前來報名的人數逐漸多了起來。一開始,華特經常自己開車接送這些學生上下課,後來為了減少他們的後顧之憂,還專門為他們在公司對面租了簡易的房子。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迪士尼培訓班可以說是一項具有戰略眼光的投資,為迪士尼公司輸送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很多“畢業生”都成為創作團隊的核心成員。

  古羅馬哲學家認為逆境啟迪智慧,佛教把對苦難的認識看做覺悟的起點,這都有其深刻之處。華特正是在危機重重之時,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於將傾,力破堅冰,化“危機”為轉機。

  初見成效:《三只小豬》

  華特成立的迪士尼培訓班辦得有聲有色,很快就看到了成效,1933年,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動畫片《三只小豬》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本文摘自《迪士尼百年沉浮》


   白手起家到好萊塢巨頭:迪士尼百年沉浮 迪士尼之父華特R26;迪士尼被稱為“歡樂英雄”。他一手打造了充滿傳奇色彩的娛樂帝國華特R26;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簡稱迪士尼公司。迪士尼公司1923年由華特R26;迪士尼與兄長羅伊R26;迪士尼創立,其業務涉足影視娛樂、主題公園、媒體網絡、玩偶商品等多個領域,是現今全球第二大傳媒娛樂企業。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