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窮酸超級大國(5)

2013-12-26 13:00:11



  通貨膨脹、國債和經濟蕭條,它們讓一個國家的經濟就像是一個病魔纏身的人。痛風、肺炎或是心髒病會讓一個人不像健康人那樣精力旺盛、活力四射,同樣的道理,一個飽受經濟疾患摧殘的國家也不可能以強有力的方式去履行其外交政策。所有這些經濟痼疾在美國歷史中並非沒有先例。美國曾數次經歷並克服過這些痼疾,而沒有讓它們給美國的外交政策造成傷害,最近的例子就是“冷戰”。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美國在21 世紀初所遭受的疾患在歷史上並不嚴重。至少按國債水平占總產值的比例計算是這樣的,2008 年的負債僅為1945 年時的一半,當時,美國為支持“二戰”而舉借的債務曾達到國内生產總值(GDP) 的122% 。即使在2008 年後的10 年裡繼續維持高負債,國債與國内生產總值之比也僅為80% ,但這依舊低於1945 年時的水平。

  在1945 年後的20 年中,政府在推行其全球外交政策策略的同時,開始大幅度削減國家債務。這項政策的核心便是與前蘇聯的軍備競賽,在此期間,國防開支占GDP 的年度比重達到21 世紀前10 年平均比例的兩倍,個別年份甚至達到了三倍。但是由於現時世界缺少“二戰”後期那樣為支持唯一的核心政治任務所需要的經濟條件,因此,在本世紀的第2 個和第3 個10 年裡,美國幾乎不可能再像“冷戰”時期那樣,把緊縮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外交政策完美地融為一體。考慮到2008 年的經濟危機以及美國政府的巨額債務給美國外交政策帶來的重大影響,這種經濟條件將導致美國不得不面對“權益計劃”帶來的巨大開支。

  福利無底洞

  和其他國家一樣,在美國,政府同樣要為其老齡公民提供必要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到2008 年,“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險”(Medicare ,於1968 年7 月開始實施,由聯邦政府管理,是美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部份,屬於服務於年滿65 歲老年人的醫療保險。—— 譯者註)以及針對貧困人口的“醫療補助”(Medicaid ,是聯邦政府主辦及由州政府管理的計劃,服務對象為低收入者。——譯者註) 均已成為耗資巨大的福利開支項目。所有達到65 歲的美國人均有權享受這三項合稱為“權益計劃”的福利計劃,它們總計占用了聯邦預算的40%,其比例也超過了其他任何一項聯邦預算開支,包括始終被視為承擔國家首要責任的國防預算。而用於權益計劃和用於償還債務的開支一樣,都不可能再用於外交政策。開支分配的轉變表明:在此前的半個世紀裡,美國政府的基本任務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從“飛機大炮”轉移到“面包黃油”。在整個人類的歷史中,世界各國的資源分配格局始終以為構建和維持保護本國利益,追逐和實現本國以外的軍事目標為核心。但是到了21 世紀的第1 個10 年,預算開支的分配比例卻告訴我們:盡管美國聯邦政府依舊沒有放棄外交政策的重點,但它更多地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型保險公司。截至2008 年,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險已經耗資巨大,而在未來的年份裡,它們將消耗更多的資源。2008 年,各種由政府出資的養老金計劃和醫療保險計劃(包括“醫療補助”)總開支已達到美國總產值的4% 左右,這一比例還將穩定上升若幹個10 年,到2050 年,它們將消耗掉美國全部產出的18% 。這種增長趨勢將徹底改變美國人民的生活,進而改變美國的外交政策。對於2008 年9 月15 日的危機所觸發的經濟災難以及這些權益計劃,它們所帶來的支出將消耗掉越來越多的國家財富,直至給美國外交政策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



本文摘自《窮酸超級大國》


   拮據時代美國的領導力:窮酸超級大國 美國統領世界的時代正在走到盡頭。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到目前的這70年時間裡,經濟制約從未像今天這樣讓美國捉襟見肘。金融危機之後,一切遭逢大變。飛速膨脹的財政預算,各類民生保障的權益計劃,都將迫使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表現更加低調和謙遜。這一變化將給美國乃至全世界的方方面面帶來重大影響。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