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品質提升、家庭開支顯著增加的人

2013-12-27 23:38:49

  ——村裡當年的第一個大學生楊智

  我眼中的楊智

  我知道他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我知道他信奉“從來沒有救世主”。不管是讀書還是創業,楊智都不怕吃苦,因為他想過更好的生活。他說:“總有一天,我要擁有一切:自己的事業、房子、車子、兒女;我要過自由的生活,去想去的任何地方,吃想吃的任何美食,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我要成為幸福與成功的標桿,在我們村裡,我要成為永遠受大家稱贊和仰慕的人。”

  精彩案例

  “芝麻開花節節高”的日子,還要保險嗎?

  楊智,今年44 歲,作為家族的第一個大學生,也是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他沒有辜負家人對他的期望。1990 年,他大學畢業後進入廣州一家大型醫藥公司市場部任職,開始了自己的職場生活,收入不斷增加的同時,也得到了領導的重用。

  1995 年,他與自己的初戀女友洪濤結婚。積累了多年市場經驗和人脈資源的楊智,於2005 年創立了一家醫藥貿易公司。其後,他憑借自己的聰明能幹和過人的勤奮將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在此期間,他還不斷學習,接受新生事物,並於2011 年獲得EMBA 學歷。白手起家的楊智,生活品質在不斷提高,家庭的收入和開支也都有顯著的增加。楊智愛好廣泛,喜歡旅遊和音樂,最近還喜歡上了高爾夫球。

  作為獨資公司的所有人,楊智沒有從公司領取固定薪金,個人和家庭支出也直接由公司支付。為了更好地發展,這幾年公司的利潤主要用於擴大採購品種,利潤收入每年約240 萬元。楊智的妻子洪濤,現年42 歲,結婚後一直在街道辦工作,自2008 年有了女兒後就全職在家養育孩子。她愛好旅遊和購物,信仰基督教,常常和一些姐妹在家聚會、做禮拜。

  他們膝下有兩兒一女,英俊潇灑的大兒子楊傑今年17 歲,在外國語學校上高中二年級;嬌小玲珑的女兒楊玲2008 年下半年在香港出生,帥氣十足的小兒子楊浩2011 年初也在香港出生。家裡請了一個保姆做家務,每月工資3 500 元。楊智和妻子希望培養孩子的藝術氣質,給女兒在少年宮報了繪畫班,給小兒子報了陶藝班,希望能挖掘他們的藝術天賦。另外還準備給女兒和小兒子報鋼琴班。大兒子在四年前就已經考過鋼琴八級。他們計劃未來將三個孩子都送到英國留學,目前學費加生活費50 萬元/ 年。

  4 年前,楊智在東北老家給父母買了一套房子,花了80萬元,每年再付贍養費3 萬元。妻子洪濤的父母定居在哥哥家裡,有社保和退休金,不需供養,過年過節過生日給些禮物或現金,大約每年1 萬元。

  楊智一家現住在深圳福田區某住宅小區,面積200 平方米,是2008 年初以每平方米1.2 萬元買入,一次性付款。目前市值800 萬元。另外,他們在廣州、上海、香港還有多套房產,市值共2 200 萬元。在香港的兩套房產都在出租,一套是2008 年買的,月租金8 000,沒有月供;另一套是2010 年買的,每月租金2 萬元,月供2 萬元。楊智公司在廣州,除週末外,平時就住在廣州的房子裡。由於有很大一部分市場在上海,楊智也會偶爾入住上海的公寓。

  至於家裡的積蓄,都是妻子掌管。2012 年底,楊智與妻子盤點了一下,才大致弄明白家庭財務狀況:現有活期存款200 萬元,年化利息0.5% ;在中國銀行購買了50 萬元開放式基金,當年收益8% ;此外,洪濤還在工行有150 萬元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3.25% ;楊智2012 年投入100 萬元到股市,目前市值100 萬元;其他資金都在公司運轉。

  楊智與妻子分別有一輛70 萬元和30 萬元的小車,此外還買了一輛80 萬元的商務車。只要有空,楊智就會約上幾個朋友一起自駕旅遊。商務車平均每個月的油錢、過路費、停車費、維護保養費近1 萬元。另外,三輛車每年買保險還得花近5 萬元。車的所有費用由公司負擔。

  雖然自住的房子是一次性付款不用還貸,但是日常開銷也很大。每月家庭雜費支出達1.1 萬元。楊智夫婦的理財風格很不一樣,楊智比較激進,喜歡投資一些實體項目,而妻子則比較保守。

  Step 1 前世今生

  歲月著色

  在完成了EMBA 的課程後,楊智的人生帆船馬力更足了。不,他甚至想擁有一艘航母,裝載他的父母妻子,讓兩兒一女膝下承歡;他還想裝上他的員工,帶他們到事業的巅峰。在歐洲度假的傍晚,當風吹過田野時,他偶爾會想起他的家鄉,如果可以,他甚至想帶上全村的老少,一起來看看國外的鄉村。

  Step 2 從今以後

  財務診斷

  資產分析:身為一名企業家,楊智的企業資產價值只占個人資產總額的12%,他和目前國内很多富裕階層人士一樣,房產價值占比最高,達73%,房產帶來的財產性收入為33.6 萬元,資產年回報率是1.12%,很低。這是因為3 000 萬元的房產中有1 400 萬元為自用資產,就算1 600 萬元的投資性房產帶來了33.6 萬元的年租金收入,也只有2.1% 的年資產回報。楊智的個人金融性資產占比為15%,其中保單價值占2%。他的負債為500 萬元,占資產比率12%,貸款本息低於年租金收入,達到財務健康指標。

  收入分析:楊智收入的85% 來自獨資企業的經營,固定的理財收入占總收入的14%,所以企業經營的風險構成了家庭收入隐患。雖然楊智年收入有283.5 萬元,但有三個孩子、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他,家庭年基本生活費用高達104.8 萬元,子女教育費每年50 萬元。楊智高收入高支出,年儲蓄比例16%,令人擔憂。因為我們知道,在人生盛年創造的財富,不僅要滿足當下的開支,還要通過儲蓄滿足未來的開支。而經濟學的棘輪效應也告訴我們:消費不可逆。

  夢想與隐憂

  “黑天鵝” 是我們以為不存在、一旦發生就會帶來重大危害的小概率事件。黑天鵝就靜卧在我們生活中的某處,人們往往“因光致盲”,因為眼前的路太光亮,便看不見暗處的風險。

  楊智的人生之船正在開足馬力航行,三個孩子、獨資企業、高收入高支出,他確實帶領大家到了風景最佳處,但他要面對的是變幻莫測的海洋。

  我們知道,楊智沒有理財規劃。有規劃的人生是航行,沒有規劃的人生卻是漂泊。楊智資產超過4 000 萬元,每年收入超過283 萬元,但年結餘只有44 萬元,也就是說,他幾乎“滿負荷”地漂泊著。

  按照楊智的人生目標,他希望未來比現在好,希望子女比自己好,這就需要創造更多的財富,而且不能經受太大的財務風險。

  他已經給家裡每個人購買了30 萬元保額的人壽保險,他還需要給自己購買更高額的保險。

  Step 3 楊智為什麼需要更高額的保險?

  從楊智個人承擔的創造收入責任來看,包括三個部分:

  1. 所有的負債。除了家庭,還有作為獨資企業主所承載的負債,從理財規劃的角度,我們甚至會將員工的應付社保當成企業的負債,因為它是一筆可預期的現金流出。

  2. 依存者的生活品質。楊智最大的特點就是生活支出(包括生活費用)日益增加,生活方式更多樣化(到香港購物,境外旅遊),供養的人口更多(三個子女,大額教育費用等)。單是以教育規劃為例,如果他的三個孩子全部如他所願出國留學,那麼他需要為孩子們準備1 020 萬元,如果這筆錢按3.5% 利率累積,他現在應該準備好699 萬元。

  3. 楊智的家庭年繳保費33.6 萬元,如果分配在五個被保險人身上,平均每個人的壽險保額(死亡賠付)都是30 萬元。其餘保費用於生存領取,屬於資產配置(保單現金價值占總資產2%,比較低)。其家庭保險結構不合理,如果考慮增加保險,則要先增加楊智本人的人壽保險。

本文摘自《金錢與命運》


    ?在毛丹平博士看來,人生是一幅在時間之軸上展開的畫卷,生活猶如潘多拉的魔瓶,金錢與命運交錯在時間之軸上揭開謎底,風險是其中埋伏的人生黑天鵝事件,而保險是一個可以與時間同行的理財工具。那麼為什麼有人需要更高額的保險呢?
  因為資產貶值、通貨膨脹。當消費的需求越來越高,早年購買的保險產品的保額已無法滿足目前的財務需求。因為人性弱點是投資的天敵。為了減少逐利貪婪的天性對風險的忽略,需要將資產分散配置,並將足夠的資金投放到具有契約功能、保本保息並且能夠強制儲蓄、延遲消費的保險產品中。因為複雜的人際關系。保險可以幫你走出困境、讓金錢服務人性、因為它有指定受益人和指定給付方式的特點。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