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成功發表即興演講(1)

2013-12-24 18:23:28



  第3部

  成功發表即興演講

  用簡短的演講獲得行動

  說明情況的演講

  說服性演講

  即興演講

  用簡短的演講獲得行動

  這裡有一個簡單的“魔術公式”,保證你能在三分鐘内打動你的聽衆,讓他們接受你的建議,並採取行動。

  我們先來看這樣一些例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著名的英國主教在額普頓營,對正要前往戰場作戰的士兵講話,這位主教大爺對他們大談什麼“國際親善”,以及“塞爾維亞在太陽下有權占領一席之地”的道理,可是我知道,大多數士兵並不清楚自己為什麼被派往前方作戰,我之前和他們聊過,士兵們對塞爾維亞是城鎮還是種疾病都弄不清楚。既然這樣,他不如用誰也不懂的“星雲學說”發表一篇響亮的頌辭,反正效果完全一樣。不過,在他演講的過程中,沒有一個騎兵跑開,這不是因為他的演講有多吸引人,而是有憲兵站在每個出口,防止他們逃掉。

  我並不想貶低這位主教,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學者。如果他是在宗教人士面前,他可以聲勢奪人,侃侃而談。但面對這些軍人他卻失敗得很慘,全軍覆沒。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不了解他的聽衆,也不知道自己演講的確切目的,當然就不知道如何才能成功。

  那麼,演講的目的指的是什麼呢?任何演講,都有四個目標,讓我們來看看這四個目標是什麼!

  一是說服聽衆和獲得行動;

  二是說明情況;

  三是加深聽衆的印象,使人信服;

  四是給人們帶來歡樂。

  下面我們用林肯總統演講生涯的一些實例,來說明這些目標吧。

  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林肯曾經發明過一種可將擱淺在沙灘或其他阻礙物中的船只吊起來的裝置,並且獲得了專利。他在離他的律師事務所不遠的一家技工店裡把這個裝置做成了模型,放在自己的辦公室裡,當朋友看到模型的時候,他就不厭其煩的給朋友講解它的功效。講解的主要目的,就是說明裝置的使用情況。

  而他在蓋茨堡發表不朽的演講,在他做第一次和第二次總統就職的演講,在亨利柯雷過世時為他做的致辭——在所有這樣的場合裡,林肯演講的主要目的,都是加深聽衆的印象,使他們信服。

  他對陪審團講話時,是想要贏得對自己有利的結果;進行政治演講時,他是想要贏得選票。這個時候,他的目標,就是獲得響應。

  在林肯當選總統的前兩年,他準備了一個有關發明的演講。他最初的目標,就是想給大家帶來一些歡樂;可惜他在這方面沒有成功。他原本想做個通俗演講家,結果遭遇挫折。曾經有一次,他在一個鎮子的演講竟然沒有人來聽。

  可是,盡管他在這樣的通俗演講中屢遭挫折,在別的演講上卻出奇地獲得成功,其中的一些話已經成為人類語言中的經典之作。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其他方面的演講中他清楚自己的目標,他知道怎樣去做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許多演講者不能把自己的目標與聽衆的目標相結合,臨場時常常弄得自己手忙腳亂,連說話都不流暢,演講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這裡有一個例子:一個美國國會議員到舊紐約馬戲場去做說明性的演講,講美國如何備戰等事。但是他的聽衆想要的是娛樂,而不是在這裡挨訓,大家都希望他的講話盡快結束。可是他沒有體會到聽衆的心聲,喋喋不休地扯個沒完。前10分鐘的時候,聽衆還耐心禮貌地傾聽,他又講了15分鐘,聽衆再也沒有耐心聽他演講了,開始有人嘲諷地喝倒彩起哄,緊接著就有上千人吹起口哨,吼叫起來。這個議員真是很愚蠢,居然在這個時候還感覺不出觀衆的心情,悶頭繼續接著講。觀衆終於不耐煩了,情緒激化成怒氣,他們決定叫他安靜下來。聽衆憤怒的抗議聲終於淹沒了他的聲音,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失敗,放棄了演講,羞辱地退下。



本文摘自《跟卡耐基學口才》


   最具影響力的勵志作品:跟卡耐基學口才 這本書寫得並不輕松,它像孩子般逐漸成長,在實踐中成長發育,吸收了成千上萬人的經驗及智慧。最初,作者只是把這些規則寫在各種小卡片上;後來,作者又將它們印在較大的卡片上;然後是印在一本小冊子中;再接下來就成了一小本書。它的篇幅和内容不停地擴充,在經過15年的實驗和研究之後,終於成了現在這本書。本書幫助你克服上台演講的恐懼以及做到口齒伶俐地當衆成功演講。作者在這本書中所說的不是空洞的理論,而是有著令人難以相信的神奇功效,因為作者確確實實看見這些規則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走上了成功之路。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