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近看“上校”卡紮菲(6)

2013-12-24 22:16:04



  時光飛逝,從初次看到卡紮菲至今,一晃7年過去了。2011年,利比亞因動亂再次被世界聚焦,從電視屏幕上看到卡紮菲,他的言談舉止似乎明顯遲鈍了。在此,只能"祝福"一句:卡紮菲上校,一路走好。

  小貼士:"三十條"看卡紮菲

  1969年,一個27歲的通訊排排長率領12個軍校同學和幾百名士兵發動軍事政變,罷黜國王,自己當上了"大酋長",一當就是40多年。這個傳奇人物就是現今利比亞的最高領袖、被美國前總統裡根稱為"中東瘋子"、被北約狂轟濫炸的奧馬爾·穆阿邁爾·卡紮菲。執政42年來,卡紮菲以各種超出常理的行為和奇談聞名於世,現部分匯集如下:

  (1)三易國號 1969年政變成功後,先取國號為"利比亞阿拉伯共和國";1977年改國號為"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衆國";1986年定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衆國"。

  (2)擅改頭銜 軍事政變成功後,卡紮菲先自稱"革委會主席",後稱"總理"(prime minister),1979年改為利比亞社會主義革命"大哥領導人"(The Brother Leader)和"革命領導人"。不過,卡紮菲從不提高自己的軍銜,一直是"卡紮菲上校"。

  (3)第三個理論 出版《卡紮菲綠皮書》,作為指導利比亞革命的"最高綱領",宣稱為世界提供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以外的"第三個理論"。卡紮菲還出版過小說集,名為《逃往地獄及其他故事》。

  (4)西方經歷 卡紮菲曾到英國留學學習軍事。革命成功後,英國情報機構曾有推翻卡紮菲政權的計劃,但為美國所制止,原因是卡紮菲是"反馬克思主義者",是"可以接受的"政權。

  (5)卡式"民主" 卡紮菲施政是把阿拉伯民族主義與福利國家的政策結合起來,卡紮菲稱之為"直接群衆民主"或"伊斯蘭社會主義"。卡紮菲允許私人開小企業小公司,但國家掌控一切大企業。他強調"解放"、福利和教育,實施了一些伊斯蘭道德法規,禁止飲酒和賭博。

  (6)輸出革命 卡紮菲在班加西設立"世界革命中心",培訓一些卡紮菲支持的外國流亡分子。卡紮菲甚至把手伸向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出錢支持毛利人等當地土著和左翼力量,以"打擊帝國主義"。卡紮菲甚至將手伸向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支持那裡的伊斯蘭組織。

  (7)欲買原子彈 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卡紮菲一度迷戀原子彈,但自知無力開發,只好四處採購。據報道,卡紮菲曾試圖從印度和巴基斯坦購買,均以失敗告終。

  (8)入侵他國 自1969年開始,卡紮菲對鄰國乍得發動攻擊,一度占領兩國有争議的Aouzou地帶。1987年,在美國和法國的幫助下,乍得軍隊在 "豐田戰争"中重創卡紮菲軍隊。1977年,卡紮菲又派遣軍隊越過邊界進攻埃及,不久被擊退。



本文摘自《歐洲真相》


   資深新華社記者歐洲觀察:歐洲真相 駐歐六年的資深新華社記者,闡述他眼中的歐盟、北約、申根、歐元、福利、移民、伊核、卡紮菲、巴羅佐、默克爾、米洛舍維奇、馬英九、達賴等。書中記錄了卡紮菲默克爾等新聞人物的交往;也記錄了親身經歷了當時諸多的重大事件;在冷觀歐洲篇中,寫出了作者對歐洲的觀察與思考。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