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問粵商(3)

2014-01-03 18:48:39

  第三,在西方很多國家,如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有很多溫州同鄉,請老外的律師幫助打老外的官司就是他們的主意,還稱之為“以夷制夷”,或者叫做“師夷長技以制夷”。僑居歐盟的同鄉、本地律師加上我們這些本土的企業家,三方合力,終於贏得了勝利。過去我們很多反傾銷的官司之所以會輸,根本原因就在於企業各自為政,既不知彼,又不知己,更有甚者,遇到反傾銷訴訟就消極躲避,不去應訴,把原本該贏的官司也輸掉了。類似的事情在浙江還有很多,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於是浙江商會更以燎原之勢蓬勃地發展了起來。據說目前浙江在全國有三百多個商會,幾乎每一個省、每一個地級市都有其商會。這些商會非常活躍,在招商引資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久前我去浙江參加浙商論壇,一下去了兩百多個商會會長。會場的氣氛很活躍,沒有一絲官僚氣息。比如,新疆商會的會長站起來發言時,先自我介紹,說自己是新疆商會的會長,做了十多年生意,跑了全國很多地方,也賺了不少錢,新疆是一個好地方,那裡不僅有廣袤的沙丘、漫漫的戈壁,更有大把的商機,浙江人在那裡一定會大有作為。如果在座的父老鄉親對美麗的新疆感興趣,請直接找他談。這邊話音剛落,另外一個漢子就站了起來,說他是東北商會的會長,提到東北時,大家可能想到的是兵荒馬亂、響馬出沒、胡子橫行,或是膽大妄為、賣官鬻爵,或是黑土地、紅高粱,其實東北人傑地靈、物產豐富、歷史悠久,邊貿生意十分興隆,可以說是處處商機。當時我就很感慨,什麼叫做“浙江人經濟”?這就是最典型的浙江人經濟。什麼叫做商會?這就叫做商會。回頭再看廣東,我是廣東幾個商會的首席顧問,感覺是商會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年底給會員發一個帖子,說請了哪些在位的領導,邀請了哪些專家、教授,再提醒會員們別忘了交年費,於是“盛況空前”的商會就來了一些糊裡糊塗的人,說了一些不痛不癢的話,辦了一些不明不白的事。而幾個永久性的副會長能雄踞寶座,是因為他們花了白花花的銀子,交了錢就是永久的名譽副會長。商會辦成這樣就非常可怕了。雖然中國已經加入了WTO,但由於複雜的歷史、社會及政治等原因,歐美許多國家對我們的市場經濟地位還有諸多的疑慮,在此特殊的背景下,中國的企業要想在國際舞台上龍騰虎躍、大展拳腳,就必須充分發揮商會的真正作用。今天,我之所以願意到佛山作這個演講,是因為在座的都是廣東的第三代企業家。說實話,第一代、第二代的企業家已經漸行漸遠,屬於他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第三代企業家,龍精虎猛、志向高遠、銳意創新、雄心勃勃。在我們成立青年商會的今天,我建議大家好好地向浙江商會學習。佛山是廣東市場經濟的搖籃之一,佛山青年商會應當通過學習、借鑒,在服務市場及企業、推動本地生產力發展及競争力的提升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從佛山做起,徹底釋放商會的市場化功能,既遵從於政府的指導,更要服務於市場和會員。這樣的商會才不會是聾子的耳朵,才能夠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總之,浙江商會給了我們很多啟發,廣東商幫要想在全國、在全世界發揮更大的作用,必須認真思考、認真研究商會的運作模式,這是一門大學問。在廣東這個中國市場經濟的搖籃裡,市場化的商會還是一片空白,但一張白紙最能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我希望,這幅圖畫可以從我們佛山商會畫起。

  七問粵商:

  為何廣東本土企業家漸漸隐退

  在廣東的商業舞台上,為什麼外地的、北方的企業家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原來曾經創造了很多傳奇的“珠三角”本地企業家們卻漸漸地退到了幕後,成為了配角,而在浙江,從第一代、第二代到第三代,一直都是強勢的浙商在充當著商業舞台的主角?健力寶,曾經是我們廣東的驕傲,20年之後,卻讓人有點“百年成之不足,一旦毀之有餘”的感慨。先是市場滑坡,被浙江的娃哈哈打得擡不起頭;後來其創始人李經緯因“經濟問題”被三下五除二地撤去了頭上的光環,並被打入“灰牢”之中;再後來,背景模糊、身份難明的資本高手,年僅26歲的張海入主健力寶,幾個回合下來,也被淘汰出局。好像是一眨眼的工夫,健力寶又被當地政府收回。此時,已經坐在輪椅上的李經緯又回到了健力寶,只是這張舊船票能否登上這艘搖搖晃晃的破船還是一個問號。還有一個比較經典的故事。當時很多人都不知道其深刻的歷史意義,但今天已經表現出來了。1995年,中山有個響當當的品牌——叫小霸王。打造這個品牌的能人是從江西過來的打工仔段永平——無線電專業的大學生。因為小霸王的銷售非常火暴,總經理段永平就大著膽子跟小霸王的老闆提出了一個要求——在薪資之外給他一點兒股份。沒想到老闆非常反感:想當老闆,與我平起平坐,門都沒有!談崩以後,段永平一怒之下,扯旗造反,拉著隊伍去了東莞。10年之後,我們再看這段歷史,誰對誰錯、誰勝誰負已昭然若揭。小霸王似乎已經“樯橹灰飛煙滅”,而步步高的老總段永平2003年卻以個人資產10億的身家榮登中國百富榜。小霸王的老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他不僅失去了一員大將,更失去了一次成功的機會。坦率地說,段永平的勝利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勝利,更是這個時代的勝利。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中國已經從“財富時代”逐步過渡到了“財智時代”,即一個財富與智慧共舞的時代,光有資本是沒有用的。我們可以推斷,當段永平鼓起勇氣向老闆要股份時,是心如明鏡的,非常清楚平台、網絡、人才都在自己的手裡,如果老闆不能接受,那就不能怪他不仁不義了,這叫先禮後兵。小霸王的老闆未能看到這步棋,他認為我不給你錢,不給你品牌,你再有本事也沒有用!卻沒想到,段永平搬到東莞就把步步高做起來了。現在小霸王到哪兒去了?我們不知道。談這些問題,我只是想說明一點:在市場化的進程中,為什麼不少廣東本地的企業家在應對新的挑戰或新的遊戲規則時,總是比較保守、消極?為什麼科龍、健力寶、小霸王這樣的故事在浙江沒有發生過?為什麼最後的事實常常證明我們的放棄、保守與拒絕往往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這些問題值得在座的企業家認真地思考。

  八問粵商:

  為何你放棄領跑全國

  10年前作為中國時尚文化潮流領跑地的廣東,如今為什麼卻不得不面對難言的失落?10年前的廣東,是中國時尚潮流、時尚文化的發源地。電視廣播、報紙刊物、流行音樂、前衛時尚,甚至餐飲、美發、酒店管理、家電等行業都在引領全國潮流。10年之後,我們卻明顯地感覺到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其風光不再。後來居上的領跑者是浙江,今天浙江的很多行業都在領跑全國,皮鞋、服裝、五金、紡織乃至小商品莫不如此。浙江人承認高端的皮鞋還是廣東生產的,但廣東幾乎沒有全國性的品牌,而浙江卻有奧康、紅蜻蜓、康奈等全國知名品牌。廣東特別是東莞的服裝產品很好,卻沒有品牌,而浙江卻有雅戈爾、杉杉等品牌,目前國内中高檔的西裝品牌幾乎都是浙江制造的。廣東企業越往前走越艱難,缺乏培育強勢品牌的内在沖動與機制不能不說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浙江的宋城集團是我們工作室的老客戶,短短幾年時間,它就成了中國旅遊業的頭號種子選手,這家民營企業最近正在幹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籌辦世界休閑博覽會。該項目由政府主導,企業運營,市場引導。世界休閑博覽會將分成三個大闆塊:第一個闆塊是萬國博覽城,全世界將有近百個城市在這裡展出自己獨具民族特色的樣闆樓;第二個闆塊,是全國許多旅遊城市搭建的自己的宣傳平台;第三個闆塊,2006年5月1日,世界休閑博覽會向全世界亮相之後,世界休閑組織總部將落戶這裡,以形成一個互動交流的平台。屆時東南亞、歐美,乃至全世界的服務商、旅遊產品提供商都將在這裡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產品。我們相信,依托於世界休閑博覽會,杭州乃至浙江會真正地走向全世界。這就是現在浙商所做的事情,而在市場經濟先行一步、以思想解放見長的廣東,這些真實發生的故事聽起來可能更像是“天方夜譚”、“聊齋志異”。總結浙商的發展路徑,我們不難發現,浙江的企業家之所以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首先就是他們善於經營市場網絡、人脈網絡與地脈網絡,真正做到了網絡為王、渠道為王;其次,在此基礎上,他們樹立了牢固的品牌意識,力争做到行業前三名,從而掌握了行業主導權;第三,在企業做大、做強的過程中,他們與時俱進,通過上市充分發揮資本運營的功效,並迅速擴大企業規模;第四,他們懷抱打造百年老店的勃勃雄心,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得以廣納天下英才;第五,在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同時,他們將企業發展的命運納入國家的戰略層面,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搭建跨區域、跨國界的商業平台,為中國經濟真正融入世界經濟循環圈貢獻出了力量。今天,通過對照分析粵商與浙商,我們不難發現,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前10年,粵商先聲奪人、一馬當先,為中國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在後10年,尤其是在最近幾年,浙商則大有咄咄逼人、後來居上之勢。到目前為止,盡管講財富、講實力,浙商還是比不過粵商,但在主觀性和銳氣上,我明顯地感到浙商已經超過粵商了!

  演講中場休息時,聽衆與王志綱交流。

本文摘自《王志綱社會經濟觀察錄》


   體制外的獨立知識分子身份,長年恪守“丙方的立場”,使王志綱具備了既在市場浪潮中與狼共舞,又在紛繁世事中同流而不合污的觀察便利。本書展示了王志綱作為中國最優秀的商業觀察家的深刻、睿智及人文情懷。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