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闆做事,中老闆做市,大老闆做勢(3)

2014-01-03 19:33:36

  我問他是哪四句話,他告訴了我。今天我就利用這個機會與在座的諸位分享一下,因為我認為這四句話不僅非常符合正泰的實際,而且也符合目前正準備走向世界的中國所有民營企業的實際。第一句話,本地出產。這句話很好理解。大凡做企業,天時、地利、人和總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珠三角”的企業,還是“長三角”的公司,起步階段肯定是本地出產。這個階段企業規模相對較小,老闆剛剛從“蝌蚪”變成“小青蛙”。第二句話,上海出品。所謂“出品”就是研發、營銷。企業規模慢慢做大之後,必須在強化内部管理的同時,集中企業的優勢兵力建立企業的營銷渠道,塑造企業的市場品牌。這個時候國際化的“大上海”自然是最優的選擇。這個階段企業規模已經擴大,老闆已是中老闆,“小青蛙”已經變成了“大青蛙”。第三句話,北京出名。在中國,大凡成功的企業家無一例外都是智慧超人的政治家,大企業家不僅懂得戰略規劃,而且還懂得生存智慧。一個企業的產值已經做到50億~100億元,如果不與政治挂鈎的話,肯定會遭遇到意想不到的挫折。這次胡錦濤總書記去南美,據說帶了一百多位老闆,其中有不少是我們的客戶。回來後,他們告訴我,以後的外交就是經濟外交。國家領導人進行國事訪問,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家隨行,充分說明了企業家在國内、國際舞台上的分量,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中國的社會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市場化。企業家與國家領導人出訪,不僅可以發現很多合作機會及空間,而且近距離地與領導人接觸,也能增進雙方的認識和了解。仔細研究華為的海外戰略,不難發現其海外市場的路線圖與中央的對外交往政策驚人的一致。所以,要在北京出名。第四句話,美國出擊。通過占領美國這個市場制高點,迅速地走向世界。聯想與IBM的攜手合作正是這一句話的精彩腳註。“小老闆做事”、“中老闆做市”、“大老闆做勢”,當小老闆時,的確非常辛苦、非常勞累,這是躲不掉的,因為很多事情需要你親自去做,你必須親力親為,員工才沒有懈怠的借口。但到了中老闆尤其是大老闆階段,你就要學會超脫了。碧桂園的楊國強、華為的任正非是我見過的最辛苦的老闆,但聽說他們現在也學會打高爾夫球了,這說明他們開始超脫、潇灑了。我比較喜歡打高爾夫球,中國的大部分球場我都去過,經常有很多企業家跟我一起打球。關於高爾夫球,我有一句話在江湖上流傳很廣。我說,任何一個像樣點兒的企業,董事長都應該打高爾夫球,他不打高爾夫球,說明企業不正常。老闆不超脫,整天陷在事務中,搞得下面沒有人做事。但是總經理不能打高爾夫球,總經理打高爾夫球會把企業打垮。那總經理打什麼球呢?他可以打網球、打乒乓球。當然,這是個笑話,不必太認真。但是只要企業能做到10億元以上,董事長、掌門人一定要學會潇灑、學會超脫,脫離企業具體、繁雜的事務,否則就不可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就不可能有機會與他人交流、溝通與對話,也不可能有時間學習市場運營、品牌整合及資本運作。總之,董事長不超脫、不潇灑,就不可能做好“市”、做足“勢”。這也是企業管理的辯證法之一。以上是從“外”或“毛”的角度講中國老闆的進化之路。如果從“内”或“皮”的角度來看,其進化之路應該是什麼呢?我認為,主要是三個階段、三句話。

本文摘自《王志綱社會經濟觀察錄》


   體制外的獨立知識分子身份,長年恪守“丙方的立場”,使王志綱具備了既在市場浪潮中與狼共舞,又在紛繁世事中同流而不合污的觀察便利。本書展示了王志綱作為中國最優秀的商業觀察家的深刻、睿智及人文情懷。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