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闆做事,中老闆做市,大老闆做勢(1)

2014-01-03 19:48:17

  我認為,一個老闆、一個企業家、一個商人,就像一個孩子一樣,只要生下來,最終的目標都是要長大成人,不管他當初如何小,都渴望能像李嘉誠那樣成為江湖枭雄、一方霸主。任何一個企業家,在不同階段考慮的問題是不一樣的,興奮點也是不同的。如果錯位了,一定會適得其反;如果在不同階段把每一個節點都把握好了,即使犯點小錯誤,也不至於徹底地滅亡,以後還有機會發展起來。下面我們就分別談談老闆進化的三個階段。小老闆做事小老闆主要考慮的應該是“如何把事情做對、做好”。踏踏實實、兢兢業業、一步一個腳印地把事情做好,這是最要緊的,其他的不要過多地考慮。看準一個方向之後,腳踏實地去做事。如果你的服務比別人週到,產品質量比別人的優良,做事更加勤奮,一般都會成功。這個階段,主要是要加強產品力(包括服務力)。研究、觀察中國企業家進化的過程,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遺傳密碼”或“文化基因”的神奇作用,只要你了解了一個老闆的密碼或基因,那麼就可以預測其未來發展的路徑。什麼是老闆的“遺傳密碼”或“文化基因”呢?一般而言,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共同造就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模式。大凡最終由小老闆成長為大老闆的人,在其還非常弱小之時,其眼界、氣勢、想法、觀念就非同尋常。碧桂園的老闆楊國強現在已是中國房地產界響當當的大老闆,但他成為開發商卻是被逼的。十年前,作為包工頭,他承建了順德一個別墅群,因樓市死火,甲方無法按期給他這個乙方酬勞,不得已楊老闆就從乙方變成了甲方,從包工頭變成了開發商,並傾力打造了他的第一個項目——順德碧桂園。面對一片死氣沉沉的爛尾樓盤,他卻雄心勃勃,按十年、二十年來規劃自己還在襁褓中的企業。他不止一次地對我說,他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為中國房地產界的李嘉誠。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雄心壯志,我們在運作碧桂園項目時,他就做了一些當時看來很“虛”的事情,如CI系統的引進——中國房地產第一家、鳳凰飛舞LOGO的設計、“給你一個五星級的家”廣告語的選定。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些東西碧桂園還在用。由此可見,楊國強打造長久、強勢品牌的眼光和毅力絕非常人可比。今天我們看到很多企業的老闆,在品牌問題上,朝令夕改,文無定法,變來變去。這說明其掌門人看得不遠,因此企業往往就走不遠。楊國強不僅在大勢上有長遠眼光,而且做事非常勤奮。一件小事就能說明問題。碧桂園位於順德境内,社會治安始終是業主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為了讓所有的業主完全放心,楊國強要求保安在整個社區巡邏,五分鐘必須到哪幾個死角,絕對不能誤事。他擔心保安不按規定時間巡視,居然自己拿了個秒表,躲在樹林後面,一蹲就是三四個小時,忍受蚊叮蟲咬,硬是抓住了幾個保安,有的是五分鐘過一點兒到,有的是六分鐘才到,他按規定對這些保安進行了處罰。通過類似的事情,碧桂園上上下下形成了一個說法——楊老闆有三個特點:第一,說一不二;第二,註重細節;第三,無處不在。現在十年過去了,這個企業俨然成了中國的巨無霸。我們工作室有一條策劃法則叫做“車頭車廂”法則,講的是競争策略的選擇問題。所謂“車頭”,就是做行業競争者的領頭羊、做市場的領跑者、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當然並不是任何企業都有資格選擇做車頭。而所謂做“車廂”,就是做追隨者,跟在行業領跑者的後面揀便宜,領跑者筚路藍縷,闖出一條血路,追隨者就在這條通路上毫不費力地快速前進。當企業規模尚小、老闆也還只是個小老闆時,一定不要不自量力、好高骛遠地去做火車頭才做的事,而應該做一個單純的火車廂——追隨者。做火車頭還是火車廂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取決於企業所擁有的資源與能力。中老闆做市企業由小到大,慢慢發展壯大起來,已經跨過掙紮求生的階段,闖過了“鬼門關”,小老闆也成了中老闆,對他來說,這時僅僅能把事情做好已經遠遠不夠了,他還必須懂得如何開拓市場。也就是說,中老闆在此階段,最要緊的是做市——市場的“市”。如果他不懂市場,不懂市場競争的策略和手段,埋頭拉車不看路,很可能會在偶然中獲得成功,在必然中被消滅。我見過不少這樣的老闆:有很多人,在某一行業中偶然挖到第一桶金後,還是按照原有的路徑一門心思走下去。當市場重新洗牌後,他的企業就可能於瞬間灰飛煙滅,身首異處。真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這個時候,中老闆要把企業工作的重心放在市場營銷、品牌運營方面,要狠下力氣,成為行家裡手。廣州星河灣的老闆黃文仔是我們的一個客戶,像許多老闆一樣,他也經歷了從小老闆、中老闆到大老闆的進化。我們來看一下黃老闆是如何做市的。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黃文仔主要從事貿易活動,經營鋼材。憑著廣東商人天生的、敏銳的生意頭腦和善戰能力,他很快就挖到了第一桶金,完成了原始積累,成為廣東有名的“鋼材大王”。隨著時間的推移,黃老闆發現,做貿易雖然能迅速地獲得暴利,但卻很難維持長久。要想永續經營,必須轉做實業,所以他選擇了木材加工,做膠合闆。就這樣,黃文仔從流通領域轉向了實業領域,流通資本也就變成了產業資本。20世紀90年代初,整個中國的裝修市場風起雲湧,市場對闆材的需求量非常之大。當時,一般人做闆材通常都是從國外進口木材,然後簡單地加工成膠合闆,再賣給裝修商。但黃文仔的做法與衆不同。一跨入闆材行業,他就投資數千萬元建起了花園式的廠房,購買了先進的設備、設施,無論是產品的質量、價位,還是企業的規模、服務以及信用,都比他的同行們高出一個檔次。由此,可以想見黃老闆的闆材生意做得多麼風生水起、紅紅火火。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做了五年左右的闆材生意,黃老闆感覺到,這個行業的發展空間已經越來越小,利潤也已經越來越薄,因為行業門檻太低,沒有什麼進入壁壘,跟風者太多。有些後來者的投資規模比他的還要大幾倍、十幾倍。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有的企業為了生存下去,無所不用,關系、勾兌、陰謀、陽謀、回扣、低價,長槍短炮統統用上,企業利潤已經今非昔比。在這樣的背景下,他決定轉行。他註意到了當地發展最快的兩個人——碧桂園的楊國強和奧園置業的郭梓文。對於他們的底細,黃老闆很清楚,當年他已經開上奔馳的時候,他們都還是不起眼的小老闆。為什麼短短幾年工夫,這兩個後來者居然都風光起來了?是什麼魔力讓他們快速成長?看來他們從事的房地產這個行業有搞頭。經過一番考察,黃文仔決定進軍房地產業。於是,他利用優良的人脈關系在廣州的海珠區做了一個舊城改造項目。該地產項目花了黃老闆很多的心血,占用了大量的資金,可最後的效益並不理想。後來,黃文仔又在廣州番禺的南莊,即後來的華南闆塊,憑著商人天生的敏感和直覺圈了上千畝的一塊地,但因心中無數,遲遲不敢貿然開發。他的一個優點是非常善於動腦筋、想問題。海珠項目之後,他開始反省,如果說房地產行業的空間不大,為什麼楊國強、郭梓文他們卻能在短時間内異軍突起、鳥槍換炮?如果說這個行業大有可為,為什麼自己卻出師不利?自己在哪方面做得還不到位?楊、郭兩位老闆的成功有什麼共同特點?他發現,原來在他們二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機構——王志綱工作室。幾經週折之後,黃文仔終於找到了我們,雙方一拍即合,於1999年底開始了合作。當時八大地產商雲集華南闆塊,黃老闆是初次進入地產業,沒有品牌,市場如何認他?所以我們的第一步就是要創造品牌,即按照品牌運營的目標來打造星河灣。這個項目是房地產大盤時代的經典之作,也是新時期地產行業的裡程碑。我相信,在今天的中國,只要是從事房地產及相關行業的人,不可能沒有聽說過這個上千畝的大盤,連號稱“中國地產旗艦”的萬科都不得不承認星河灣是中國目前房地產業的樣闆項目。我還記得在2001年星河灣登台亮相之後,在《深圳特區報》主持的地產大盤研讨峰會上,萬科的一位副總還不無感歎地說,第一次踩盤星河灣時的感覺是震驚——樓盤開發居然可以這麼做!樓盤居然可以做得如此的美輪美奂、無可挑剔!隨著這個項目的成功,星河灣橫空出世,一下就成了中國地產業的強勢品牌,企業的規模與性質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星河灣的市場品牌確立之後,北京的有關部門當年就誠邀黃文仔北進,希望在首善之區的京城再造一個星河灣。經過近四年的潛心運作,黃老闆準備在2005年推出美輪美奂的現樓實景。黃文仔對我說:“北京星河灣,也許不是中國最大的,但一定是中國最好的。我到北京來就是要考狀元,榜眼、探花都不要!”

本文摘自《王志綱社會經濟觀察錄》


   體制外的獨立知識分子身份,長年恪守“丙方的立場”,使王志綱具備了既在市場浪潮中與狼共舞,又在紛繁世事中同流而不合污的觀察便利。本書展示了王志綱作為中國最優秀的商業觀察家的深刻、睿智及人文情懷。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