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活動中10%的概率就是機會

2014-01-05 09:02:35

  還有一點,就是把自己的事業創意講給朋友們聽,徵求他們的意見。這時要留心那些大家都贊成的創意,因為大家都贊成的創意沒有太大的市場需求。所謂的需求,剛開始時如果在社會上有10%的話就足夠了。日本有12000萬人,所以即使9個人說不需要,只有1個人表示絕對有必要、即使稍貴也想買的話,那麼這10%就有可能關聯著你的事業。

  由於現在需求本身多樣化,所以現在的這個時代反倒是那種9人說不需要、1人說強烈需要的這個情形成為商機的可能性更高。為什麼呢?因為在日本,10%的話就有1200萬人。如果對這些人再進行某種年齡層的市場細分化,假設最後只有其中的1/10,那也是120萬人,所以客源十分充足。之前我講過日本財大氣粗,日本的好處就在於其市場很大。要明白如果能充分滿足某一人群的需求的話,光這些人就可以成為足夠大的市場,其餘的9個人有沒有都無所謂。

  舉個例子,大家試著考慮一下在位於高知縣境内的“四萬十川”的河邊建造老人公寓的事業吧。“四萬十川”週邊地區冬天也挺暖和,可以悠閑自得地垂釣,而且附近醫療設施齊全,可以考慮在此地建設比東京的老人公寓便宜得多的養老設施。

  為了調查這項事業的需求,於是對65歲的老大爺、老大媽進行了内容為“會不會搬進這樣的設施裡去”的採訪。結果,10個人中有八九個人的回答是NO:“那是沒有的事,我不喜歡離開朋友。”“那樣會看不見兒孫的。”“我讨厭到那麼陌生的地方去。”最後,調查的結果表明完全沒有市場需求。

  那麼是真的沒有需求嗎?不是。出現那樣的結果是因為調查方法有誤。像這種商機,年齡在65歲左右的人根本成不了客戶源。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年齡層裡有很多人可以很幸福地購置帶有院子的單門獨戶的住宅,而且房子的地基很大,三代同堂都可以。但從這一代人往後,日本的住房狀況變得惡化,現在的情形是離東京都中心距離近的地方根本沒有土地,並且到處地價飛漲。結果現在即便是單門獨戶的住房,地基也只有20坪左右,根本不可能三代同堂,最後只能變成公寓居住的方式。

  所以,探尋真正的需求必須得從這一代人往下10年或20年後的人群裡去找。即使住在帶院子的單戶獨門住宅裡,下班也需要花1小時20分鐘以上的人,以及那些生活在不帶庭院的狹窄公寓裡的人,我們應該調查這些人的需求。調查一下就會很清楚,在這一代人中,認為退休後不在現在的居住地生活也可以的人相當多。在中層管理職位以上的人中,想在“四萬十川”那種地方悠閑自得享受養老的人,10人中有一個。如果晚年想離開東京去別的地方生活的人10個人中有一個,那這就是商機。

  因為距離這種事業的成熟還有5~10年的時間,所以不以年輕群體為對象的咨詢完全沒有意義。你可以問一下現在居住在都市區或都市近郊的、年齡在35歲左右的人:“你的擔心是什麼?”“不知道老了以後怎麼辦”的答案居首位。不知道自己的養老金會是怎樣,也無法預料自己能否在單門獨戶帶庭院的住宅裡和孩子們一起生活,現在怎樣預備自己的老年才好呢,如此等等,有這種擔心的人非常多。對於這種不安,現在誰也無法預備答案。

  因此,從創業角度看,這無疑是機會,因為只要為這些人預備了解決方案,作為事業來講那就是成功的。例如,那些期盼退休後在“四萬十川”那樣環境優美的地方生活的人,為他們組合生命保險和“逆擔保”(長期生活支援貸款),提供有財政保障的公寓。中途棄權時也可以活用這一公寓,如果為其考慮夢想實現的方法,那也是非常棒的事業。

  所以我想說的是,今後考慮新事業時,只要能經常提供日本人得不到滿足的東西,那就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幸運的是,在日本閑置的錢到處都是,只是這些錢不想投入到市場中去。雖說日本人的個人資產世界第一,但是日本人的生活絕不是世界第一流的。如果能做到滿足 “人得不到滿足的東西”,那麼在其中就必有事業需求。

本文摘自《創新者的思考》


   我不想隐瞞這些創意。為什麼呢?因為我本人開創過很多事業,所以很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鑒。創意是可以借用的,你完全可以直接照搬我的創意。
開創事業的過程中,哪怕最初的創意是從別人那裡借用的,只要最後能成功就算得上是勝利者。
——大前研一
什麼是創新?什麼是經營?做生意該學什麼?思考障礙如何破除?大前研一已經用本書中的方法培養出600位成功的老闆。在九年積累之後,大前研一為每一位想在事業上有所創新突破的讀者,首度公開創業講義。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