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必備品:“信息和資金”

2014-01-05 09:17:43

  軟銀集團總裁孫正義先生僅用2年時間就募集了5000億日元資金。為什麼他可以募集到那麼多資金呢?因為他將自己所做的事情全部進行了數字化處理,他甚至說過這樣的話:“我的工作就是建設數字基礎設施。”

  孫先生收購的幾乎都是美國公司。日本股票市場的股票收益率現在是一些國際公司的80多倍,也就是說日本公司通過股票可以獲取相當於80年的收益,而美國最多只有30倍而已,因此用在日本募集的資金收購美國公司輕而易舉。

  例如第一大門戶網站雅虎的股票,是在1美元兌換80日元的時候開始收購的,光收購本身就賺了一倍;後來日元貶值為1美元兌換120日元,結果賺的錢又翻了一倍。這樣看來,只靠匯率的變動也能大賺一筆。

  軟銀集團既獲取了信任又募集了資金,該公司的優勢在於能夠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及時向全世界發佈。另外一點就是收購,專門收購效益好的跨國大公司的股票。如今軟銀集團收購的公司已超過60家,對於其是否具備相應的經營管理能力我保持懷疑,但事實已經證明:只要制定了明確的戰略,就必然能募集到資金,或者得到發展機會。

  如今日本的股票市場相當低迷,但索尼、愛德萬、東京電子等公司的股票卻達到其歷史最高點。低迷的是那些在“日本企業”内部生存的公司,其中最典型的是那些熬不過3月31日結算的公司。例如根據穆迪公司的財政評估,北海道拓殖銀行級別為“E”,北海道銀行級別為“E+”,兩家銀行公佈合並的消息幫助它們渡過了危機。

  按照穆迪公司的定義,“D=有致命性缺點的銀行”,“E=不靠外力支持無法繼續存在下去的銀行”。於是這兩家無外力支持就無法存活的銀行發表了合並聲明。日本債券信用銀行也是一邊關註著同行重組的效果,一邊在惶恐中渡過了3月31日,並通過制造將要與信孚銀行合並的假象以刺激市場的期待感,最終渡過了決算日。不管過程如何,結果是有驚無險地化解了兩家銀行因股票暴跌而導致的金融危機。但是我們別忘了級別為“E”及“E+”的銀行在日本還有15家之多。

  通過以上事實,你應該明白要想在金融領域尋找做生意的機會,就應該在這一年中深入學習金融商品的相關内容,這樣做絕不會有任何損失。如果一個人從現在開始到去世,能使100萬日元以10%的年利率增長,而另一個人的年利率僅有0.3%,你算一下兩個人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吧!如果前者能使用更恰當的貨幣進行投資,差距將會變得更大。

  在權威觀念逐步被替代的當代社會,商業規模的大小已不再是問題。很多銀行外表豪華,其經營管理卻一塌糊塗。在金融業内幕一再被曝光的今天,將會有更多的人不再被這樣的外觀所欺騙。人們會思考:“倒不如把錢委托給對金融了如指掌的金融資產經理人,這樣既可以充分利用全世界的銀行及債券公司,也可以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案。”光金融資產管理人這一職業就可以為年輕人提供很多就業機會。專家畢竟是專家,作為職業投資人的我們必將憑借個人的經驗及感覺抓住創業的機會。在信息化社會,將情報加工後變成知識出售,也就是為知識增加附加值將是一種常見的謀生手段。

  今後一年,大家應該好好研究一下網絡和金融商品。為什麼呢?因為兩者是21世紀的血液,“信息和資金”也被視為做生意的基礎,包括食品、藥品等所有的東西都將緊隨其後。只要抓住 “信息和資金”,未來的世界必將屬於你。

本文摘自《創新者的思考》


   我不想隐瞞這些創意。為什麼呢?因為我本人開創過很多事業,所以很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鑒。創意是可以借用的,你完全可以直接照搬我的創意。
開創事業的過程中,哪怕最初的創意是從別人那裡借用的,只要最後能成功就算得上是勝利者。
——大前研一
什麼是創新?什麼是經營?做生意該學什麼?思考障礙如何破除?大前研一已經用本書中的方法培養出600位成功的老闆。在九年積累之後,大前研一為每一位想在事業上有所創新突破的讀者,首度公開創業講義。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