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中國和倫敦金融城的淵源(4)

2014-01-05 17:02:31

  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曾經說過:“不同文明之間的接觸在過去常被證明是人類進步的裡程碑。”羅素先生的話,強調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開展對話和交流,加強理解和借鑒的重要性。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深入發展的當今時代,世界各國人民要促進各自國家的發展,共同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必須加強相互了解,增進相互信任。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改革開放27年來,中國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完善市場取向的改革,實施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的發展引起了世界的關註。在座的各位對中國的發展和未來走向也十分關註。今天,我想主要就這個問題談點看法。

  要了解中國的發展方向,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中國選擇的是什麼樣的發展道路。

  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中國選擇和堅持的是和平發展道路,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中國人民深刻認識到,只有通過和平方式實現的發展才是持久的牢靠的發展,也才是既有利於中國人民也有利於世界各國人民的發展。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就是既通過争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己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永遠做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堅定力量。中國將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創新來實現發展,同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開展交流合作,努力實現互利共贏。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既有著中國發展的現實需要,又有著中國發展的歷史根源。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中國國情的必然選擇。中國雖然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但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現在,從總量上說,中國國内生產總值已排在世界前列,但人均國内生產總值還排在世界100位之後,中國人民生活還不富裕,中國在發展進程中還面臨著不少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到過北京、上海、廣州等一些大中城市的外國朋友,都會強烈地感受到中國這些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同時,到過中國西部和廣大農村的外國朋友,也會強烈地感受到中國的發展還很不平衡。比如,中國農村還有2600萬左右的貧困人口,城鎮居民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100萬人,每年需要解決就業的人口將近2400萬,全社會還有6000多萬殘疾人需要關愛和援助。總之,中國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還需要經過很長時期的艱苦奮鬥。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始終是中國的中心任務。中國人民最需要、最珍愛和平的國際環境。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必然選擇。中華民族歷來講信修睦、崇尚和平,中華文化歷來強調以和為貴的價值觀念。回顧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漫長歷史,中國人民在對外交往中始終強調親仁善鄰、和而不同。600年前,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曾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七下西洋,遠涉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他們沒有去徵服鄰國、掠奪財富,而是去結交友邦、宣示和平。在近代歷史上,中國屢遭外來勢力入侵和奴役,中國人民深知和平彌足珍貴。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始終同世界各國和睦相處,從來都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堅定力量。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必然選擇。求和平、促發展、謀合作,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也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任何國家要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都必須順應世界發展大勢。中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中國主張國際關系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有利於實現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中國的發展將給各國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更廣闊的市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從2001年12月至2005年9月,中國進口了17 698億美元的商品。今後,中國每年的進口額還將不斷增長,到2010年年進口額將超過10 000億美元。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對能源資源的需求有所上升,但這不會對世界能源市場造成沖擊,因為中國既是能源消費大國,更是能源生產大國。長期以來,中國的能源自給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中國將始終不渝地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本文摘自《倫敦金融城》


   現代世界經濟中,金融的地位極為重要。金融業是否發達是區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顯著標志。金融業的不斷發展能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從以制造業為主的工業時代邁向以服務業為主的後工業時代創造必要條件。倫敦金融城被世界金融界巨頭奉為“全球的力量中心”。了解倫敦金融城的運作與特色對於我國從粗放型商品經濟轉變為以金融等服務業為重要支柱的集約型現代化經濟將會大有裨益。希望讀者通過本書吸取倫敦金融城的發展經驗,為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