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愛好就是工作

2014-02-20 23:31:52

  李嘉誠曾說:“做事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你對你的事業有興趣,你的工作一定會做得好。”黃光裕之所以能在商業上成績斐然,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對於零售業的熱愛和投入。

  毫不誇張地說,黃光裕是一個“工作狂”,他將全部精力都花在事業和工作上。雖然黃光裕擁有很多財富,但是他卻沒有興趣像普通人那樣花時間去娛樂。在被問及有什麼興趣愛好時,黃光裕回答說:

  我唯一的愛好就是工作。

  有人問他一天中工作時間占了多少,他說:

  我平常每天的工作時間最起碼要占去五分之三,差不多15個小時。我很會享受工作的樂趣。

  拼命工作,是大多數創業者在最初的創業階段都會有的共性,他們的特點是:一人身兼多職,工作認真、勤勞。在企業發展穩定之後,多數的企業家就會選擇權力下放。例如,王石於1984年創業,1991年其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王石歷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石在攀上了“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裡,最大的行業——房地產的最成功機構的最高總裁”的事業高峰後,1999年2月,他辭去了總經理職務,背上了行囊,飄然遠行,攀登那需要由體力一步一步來丈量的高峰。他成為“中國的企業家中登得最高的人”。那時,他已經年過五十,是中國年紀最大的探險家。

  雖然董事長王石如此潇灑地去探險,但萬科業績並沒有因此而下滑。以2007年為例,萬科就獲得了多個獎項,如“最受尊敬的華人企業獎”,“2007年度卓越表現獎最佳社會責任獎”等。王石個人也榮獲聯合國環境署授予的“全球卓越貢獻獎”等獎項。

  設在上海專門從事追蹤中國富裕精英階層消費習慣的咨詢機構“胡潤百富”,於2007年1月11日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表明,中國新生的富裕人群最喜歡的休閑活動是外出旅行。排在旅行之後的其他休閑方式有遊泳、打高爾夫球和遠足。有錢、有閑,二者兼得才是最幸福的富人,這已經成為多數人的共識。但黃光裕置若罔聞,依然進行著“拼命三郎”式的工作。

  為什麼呢?黃光裕自有他的道理,他說:

  中國的人才並不是說很充足,還需要在工作過程中邊幹邊學,所以我還不能完全放手,還不能達到那種有錢就可以去享受的程度,做老闆比較累。

  黃光裕也曾表示:做零售是很累的。零售人才的稀缺,零售業本身的繁雜性都促使他必須保持旺盛的精力去做事情。當然,要強的個性也是他不願意松懈下來的重要原因。

  黃秀虹說:“我二哥敬業,大哥比二哥更敬業。他們都是不會玩的人。一天中所有的時間幾乎都是用來工作。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首先人得謀。其次老天得給你。”

  事業與生活之間,如何去選擇呢?在黃光裕看來,這個問題要用階段性的眼光來看待,譬如對於他來說,現階段他只能選擇事業,而未來他選擇的將是生活。他說:

  很多事情不可兼得,得看你是為什麼而活,是為自己而活還是為社會而活。也許我現在是為了公司,為了社會,但將來一定是為自己,在公司不需要我的時候,才能夠去一個海外的小島過悠閑自在的生活。

  絕大多數人的内心深處都是向往著“富貴閑人”的生活,黃光裕其實也不例外,但是他太了解成功與付出之間的正比關系,而且他自恃年輕,正當年富力強之時,不更加努力工作,就無法求得自己内心的安穩。所以黃光裕這個首富活得一點都不像首富,譬如他的衣櫃裡面找不到一套休閑服裝;譬如他的妻子杜鵑長期居住香港處理著上市公司“國美電器”的相關事宜;他雖然和哥哥一起出來闖蕩江湖,但是如今兄弟倆各自有自己的事業,平時並不常見面。所以,黃光裕本人平時的生活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不是不會玩,只是沒時間,怕分心。只要是運動,我都想去做。但是,多年來一直沒有這個時間。

  想做一件事,就必須學會舍棄許多愛好,排除一切雜念。不要因為愛好而任自己的精力和時間隨意抛灑。刻苦做事,往往會被人譏笑為“苦行僧”,但成功在自己腳下,歡樂在我們心中,當你站在山頂上的時候,自然會得到別人的掌聲和敬仰。

本文摘自《中國頂級CEO的商道真經》


   二十多年來,在曾被外資力量把持的零售,通信制造、網絡等行業裡,成長和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本土企業家,他們帶領中國企業探索出了一條非凡的成功之路,向世界彰顯了中國企業家的強大力量和獨特智慧。本系列圖書忠實記錄並深入剖析了這些教父級的企業家創業、創新的翔實過程,為讀者提供了一場關於中國企業家智慧的饕餮盛宴,我們衷心地希望他們的膽識、眼光和境界,能成為後來者的榜樣;他們所經歷的困境、遭遇過的坎坷、付出的代價,能成為後來者的借鑒經驗。如能實現這一宗旨和目的,那便是我們這支創作團隊和編輯們最大的欣慰了。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