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地產”的黃金組合(2)

2014-02-21 08:57:58

  同時,資金也是零售企業的血液,企業沒有了資金,便會很快退出市場。黃光裕在進入家電業的時候,為了更快地回籠資金,縮短資本運作週期,以獲得更快的發展,他採取了低價的銷售策略,快速消除庫存,掌握現金,以現金流為核心來整合業務。但黃光裕依靠零售業獲得的利潤遠不足以支持其瘋狂擴張的速度。他又該通過何種方式來獲得大量資金呢?黃光裕是這樣回答的:

  國美電器在全國的佈點是需要很多的資金,但目前這對我們來說還不至於造成外界認為的那樣嚴重的壓力。目前,主要是兩個渠道解決國美攤子鋪開帶來的資金問題,一個是鵬潤集團的資金註入;另一個是,國美的業務也有利潤,可以通過滾存的方式作為再投資支撐新的擴張。

  這裡所說的“鵬潤集團的資金註入”其實就是黃光裕在房地產業務上所獲得的收益。2001~2002年,黃光裕的房地產業務做出了較大的成績。其地產淨資產回報率分別達到40?71%和53%,分別比同行業平均值的6?13%和6?70%高出6?64倍和8倍。這些數據證明,黃光裕選擇房地產是對的,而且也獲得了成功。

  黃光裕這一投資運作的高明之處就在於:雖然房地產有如此高的回報率,但他仍堅持經營國美電器並且還依靠地產填補家電零售方面的損失。同時家電零售業可以從廠家那裡獲取巨大的現金流,這些現金流正是投資房地產所必需的。黃光裕用地產高額回報的一部分填補家電零售的損失,並輔助其擴張,以此獲取更多的現金流投資於房地產。如此循環往複,從而獲得了巨額利潤。

  利用零售和地產之間的互補關系,黃光裕順利地解決了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問題,不過也有人認為黃光裕占用供應商的資金並用做其他投資。對於此種看法黃光裕反駁道:

  這筆巨大的現金就在我這兒,誰也說不清它是誰的,如果不加以利用,豈不是一種機械的經商頭腦?

  在黃光裕看來,這種利用不像外界想象的那麼草率,而是像一家銀行,雖然每天有大量的進款和出款,但總有一筆相對的、一定期限内的“沉澱”資金,其他產業利用的,便是這筆“沉澱”資金。黃光裕坦然地說:

  應該說企業用錢的地方很多,就像人的生活一樣,有時沒錢可能是因為忘了帶錢帶卡,而如果大面積缺錢,那是解決不了的。它只是起到了一種互補作用。一個項目投幾十個億,將零售業當提款機,這是不可能的。

  國美在香港上市時,曾有人評價黃光裕的資本運作思路:傳統企業生產開發利潤率大約在10%~20%,而將實業與資本運作結合,產生的是魔力,利潤率可能是100%甚至1000%。

本文摘自《中國頂級CEO的商道真經》


   二十多年來,在曾被外資力量把持的零售,通信制造、網絡等行業裡,成長和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本土企業家,他們帶領中國企業探索出了一條非凡的成功之路,向世界彰顯了中國企業家的強大力量和獨特智慧。本系列圖書忠實記錄並深入剖析了這些教父級的企業家創業、創新的翔實過程,為讀者提供了一場關於中國企業家智慧的饕餮盛宴,我們衷心地希望他們的膽識、眼光和境界,能成為後來者的榜樣;他們所經歷的困境、遭遇過的坎坷、付出的代價,能成為後來者的借鑒經驗。如能實現這一宗旨和目的,那便是我們這支創作團隊和編輯們最大的欣慰了。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