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抵觸投機

2014-02-21 09:13:44

  我國過去長期處於計劃經濟體制下,因此“投機”在公衆眼中一直就是十惡不赦、理應受到法律嚴懲的行為。黃光裕雖然也反對投機者的那種“急功近利”的做法,但他對於投機這種行為卻有著與衆不同的看法。他說:

  我並不抵觸投機。

  投機不是說可以作為經營之道,或者是可以作為事業去做。投機就是說有機會,有時候是環境給你的機會,有時候是你去創造這麼一個機會。問題是怎麼去創業,這個事業怎麼能把它做一輩子,讓企業可持續發展,這是個問題。

  每個行業不可能天天好也不可能天天不好,你來回跳就是個投機者,因為你沒有把它作為自己的事業來做。

  對於“投機”的看法,華為董事長任正非與黃光裕可謂是處於兩個極端。

  1992年,華為的銷售收入首次突破1億元,資金已有較多盈餘。1992年前後的深圳,正處於房地產、股票投機熱潮中,有很多人一夜暴富,社會上彌漫著一股浮躁、投機取巧的風氣。而任正非並沒有為利所惑,仍然把1億投向了一款2000門交換機的研發中,為華為積累技術資本。雖然當時競争環境非常惡劣,任正非卻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充滿風險的自主研發道路。當時業内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去搞研發是找死,不去搞是等死。後來任正非說:“並不是我出淤泥而不染,因為我相信未來的世界不會是一個投機的世界,而是知識的世界。”

  一個不抵觸投機的黃光裕和一個反對投機的任正非,他們二人有著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胸懷大志,對事物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決不隨波逐流,對未來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對目標有著執著的追求。

  事實上,在市場經濟中,“投機”是一個中性詞,“投機”的内涵和外延已經擴大。投機就是交易者根據自己的判斷,願意承擔一定的市場風險所做出的買賣決定。更為通俗的一個定義是:投機就是投資機會(投資行為中的一種),沒有機會就不進場交易,如同打獵,不看見獵物絕不開槍。民衆日常購買彩票、股票等利用所獲信息根據自有資源所做出的交易選擇,都屬於投機行為。

  在黃光裕看來,投機就是抓住環境所給的機會,也就是要抓住“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機會。

  天時、地利、人和都要具備,不具備的話不容易成功。作為一個企業來講要有一個順序,先做哪個後做哪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不要因為自己是投資家,不要因為自己的喜好,或者自己的面子,或者是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去做決策。要有風險意識,風險是不能排除的,自身有沒有規避風險的能力,(比如說)財力是不是具備,人才是不是具備,政策是不是具備。一個南方的東西非得拿到北方種,南方夏天種的東西非得拿到北方冬天來種,這是不可能的。

  對於投資機會,黃光裕會從這樣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我們強調的是天時、地利、人和。首先要有利,另外選擇的項目和未來的發展要符合我們的需要,在各方面都能起到互助作用。我們選擇某個行業或啟動某個項目,不僅僅是因為今天能掙錢,而是各種資源必須跟我們整個產業能搭上,這種效果做出來的話就是1+1>2。

  我投資主要考慮這個行業現在怎麼樣,將來怎麼樣。公司現在怎麼走,它實施以後對公司内部有什麼好處,跟我們現在匹配不匹配,回籠的速度跟我們的預期是否相吻合,現在的競争是不是要花費很大的精力,花進去是不是值得。我們主要考慮的是這些問題。

  正如黃光裕所說的“做買賣天天都會遇到各種誘惑”,但黃光裕卻在零售業中堅持了下來,並做出了非凡的成績,其中的一個原因是由他性格中的一個因素——“不貪婪”決定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在黃光裕的心目中,對於賺錢和做事業,有著很明確的概念。他認為,做生意首先要想清楚是要賺錢,還是幹事業。賺錢不一定有事業,但有了事業就一定能賺錢。幹事業可能會規劃得長遠一些,但如果僅想賺錢,是不可能做出大的成績的。如今,黃光裕的帝國版圖主要由兩個版塊組成,一個是零售,一個是地產。

  黃光裕規避投機風險的又一個方法就是樹立明確的目標。他認為公司從上到下都要保持這樣一種開闊的視野:目標一定要有,但一定不能急功近利。目標也不能太清晰,太清晰的話會左右人的日常行為,就會放棄很多機會。但如果沒有目標的話,有機會也看不到。

  你不會去捕捉另外一個事情,你沒站到那麼高,你就看不到那麼遠。就會變成除目標之外,你從來不琢磨、不研究(其他的事情),(這等於)你把自己封閉了,等於把接觸和了解社會的窗口關掉了。

  黃光裕就像一匹狼,敏銳地四處捕捉著獵物的氣息。他把投資之手伸及多個領域。他解釋說:

  我們的資本運營方式主要是企業並購,就是拿企業當商品來經營。我們的資本運營是一種長遠計劃、長遠規劃,不求立竿見影。因為這種東西不是投機,投機就是看準一個買賣我就掙錢了。

  當然,黃光裕也有頭腦發熱的時候。在網絡很火時,他也曾熱心投資網絡,比如他投資的零售電子商務網站“億福商網”,曾被人稱為後起之秀。由於網絡泡沫的破滅,黃光裕也只好放棄在網絡的投資。黃光裕對於這次教訓顯得很坦然:“網絡這塊雖然我有一套很完整的東西,但時機不到,沒有天時、地利、人和……我們只是試了一把。”

本文摘自《中國頂級CEO的商道真經》


   二十多年來,在曾被外資力量把持的零售,通信制造、網絡等行業裡,成長和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本土企業家,他們帶領中國企業探索出了一條非凡的成功之路,向世界彰顯了中國企業家的強大力量和獨特智慧。本系列圖書忠實記錄並深入剖析了這些教父級的企業家創業、創新的翔實過程,為讀者提供了一場關於中國企業家智慧的饕餮盛宴,我們衷心地希望他們的膽識、眼光和境界,能成為後來者的榜樣;他們所經歷的困境、遭遇過的坎坷、付出的代價,能成為後來者的借鑒經驗。如能實現這一宗旨和目的,那便是我們這支創作團隊和編輯們最大的欣慰了。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