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為財富榜而活

2014-02-21 10:58:12

  2004年,黃光裕以身價105億登上胡潤百富榜榜首。2005年時,他又以140億元的財富蟬聯胡潤百富榜榜首。2006年,黃光裕在福佈斯中國富豪榜排名全國第一,個人總資產為180億元。但是他覺得這些榜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我不是為了胡潤而存在的。我從未計算過自己的身價——覺得算這個沒什麼意義。

  20多年的創業歷程使黃光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財富觀。他說:

  從我個人來講,應該分為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企業的初步發展階段,第一個6年主要還是為企業的生存奔波時間多,那時有點錢,時間也多,能消費消費。1993年我逐步走入這個環境,財富對我而言是能做更多的事,享受的是做事。到1997年後企業的資金開始充裕,個人花錢不用怎麼想,但忙得沒心情、沒時間花。

  有些人一生為了追求財富而活,所以他不快樂。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經濟學家認為,財富的增長和快樂並不成正比。在收入很少、生活貧困的時候,財富的增長是可以帶來快樂的,收入越多,快樂越多;增長到一定時候,因為需要不再迫切,這種快樂開始遞減。黃光裕認為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因為所有的事情有得必有失。對於那些關於個人生活、財富和快樂的理論,我考慮的時間越來越少。我想,一個人事業成功,會得到回報,於是獲得快樂。人總得找個由頭活著。不能說因為個人財富的增多而越來越不快樂,就不活了。

  黃光裕所說的話一點也不虛僞,不矯情,反而顯露出一個白手起家的年輕富豪的豁達、淡然。雖然擁有如此龐大的財富,黃光裕卻說對財富沒感覺。

  假如你在不停地發展自己的事業,那麼它就不是財富;如果停下來了,它或許是。但最大的可能是,今天你一無所有,但明天你什麼都有了,而後天你又回到了起點。

  這是因為黃光裕是個註重實效的人,他不喜歡虛無的東西。對於富豪榜排名,他認為××億的財富是市場價值,股市是一種世界性的經濟表現。他說他做事的目的並不是因為富豪排名。

  很多人想知道作為一個富豪,黃光裕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一天會花多少錢?黃光裕的回答是:

  到了一定程度以後,你也很想去花錢,看到別人花錢,你很羨慕。但實際上你沒時間,也沒有機會花錢。即使偶爾有時間,心情、身體可能還配合不上。

  這樣的回答可能會令一些人難以置信,認為自己都沒時間花錢,賺錢還有什麼意思呢?黃光裕進一步解釋說:

  實際上人總得有一個目標,或者說有要去做的事情。事情一旦做到某種程度以後,人就身不由己了。能吃下的反而是非常簡單的東西。如果是北京人,可能是一碗炸醬面。對我們潮州人來說可能是一碗粥。

  * * * * * * * * * * * * * * * *

  每個人的目標不同,有的人可能創業的時候是為了掙錢,有的人可能就是為了做一番事業,並盡可能做大。這樣的人一有機會絕對是要選擇出擊的。我是屬於第二種。我的目標不是掙錢,得個名,趕緊帶老婆孩子享福去,然後看著錢,生怕它丢了。我不是這種人。

  對於金錢有很多人很難做到像黃光裕的這種淡然,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因此導致他們做出許多的錯事。黃光裕有一次和網友聊天時,曾說道:

  我認為,在社會上,掙錢的機會很多,做什麼事情都可以賺錢,但是作為年輕人,還是應該腳踏實地,先做好一件事情,把事業放在第一位,把金錢放在第二位,只要你能夠做成一件事,我相信,未來能夠做成更多的事情。也只有做到一件事,未來才能找到你的價值所在。盡量減少機會主義或者投機的做法。

  這也許是黃光裕為什麼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吧。

本文摘自《中國頂級CEO的商道真經》


   二十多年來,在曾被外資力量把持的零售,通信制造、網絡等行業裡,成長和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本土企業家,他們帶領中國企業探索出了一條非凡的成功之路,向世界彰顯了中國企業家的強大力量和獨特智慧。本系列圖書忠實記錄並深入剖析了這些教父級的企業家創業、創新的翔實過程,為讀者提供了一場關於中國企業家智慧的饕餮盛宴,我們衷心地希望他們的膽識、眼光和境界,能成為後來者的榜樣;他們所經歷的困境、遭遇過的坎坷、付出的代價,能成為後來者的借鑒經驗。如能實現這一宗旨和目的,那便是我們這支創作團隊和編輯們最大的欣慰了。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