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者無域,相融共生(2)

2014-02-21 12:32:33

  黃光裕在家電零售業和房地產業堅守的信條是:盡一切努力贏得客戶。“如何貼近老百姓,這是最重要的。”黃光裕總結說,“‘國美第一城’低價入市,就是這種策略的反映。不追求單位利潤,但求盡快回籠資金。”可見黃光裕將做家電的心得運用到了房地產經營上。

  高品質、低價位、性價比良好,這是我們公司的一個長遠戰略,因為我所做的事都是比較貼近老百姓的,所以這一點是不會改變的。地產是一個非常成熟的行業,每一步都會有專業機構給你服務,這是錢花多花少的問題,是怎麼整合的問題。最重要的,你是在建立一種企業模式,不是在建立一種操作模式。

  相融共生

  在李嘉誠的商業王國中,“相融共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營原則。仔細研究李嘉誠旗下業務的EBIT(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即息稅前利潤)增長曲線,把它們放到一個坐標系裡分析,就會發現,每一根線的波峰,都有另一根線的波谷與它相對應,也就是說,其所有的行業形成了嚴密的“互動、互補、互助”關系,綜合起來增長率就變成了一個十分穩健的數字。

  李嘉誠的產業“互動、互補、互助”不是盲目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規律:一是收購或從事低回報相關業務分散風險,所有業務無論是所處的產業領域還是所分佈的地域都範圍廣闊。二是收購或從事不同回報期業務降低風險。短期回報,經濟景氣時獲利豐厚;長期回報,好處是收入穩定。短期業務,波動大,風險很高;長期業務,資金回流慢,又有週轉不靈的風險。長短互補,確保了每段時間都有足夠的資金回流。三是收購或從事穩定回報業務來平衡贏利。這些操作使得李嘉城的產業真正達到了“相融共生”。

  “相融共生”同樣是黃光裕經營企業的核心原則。

  我們進軍房地產,看中的是互補效應,不是以房地產很掙錢作為決策依據的,這一點可以說是企業的根本。

  我們的内涵是“互動、互補、互助”,發展房地產一是為了人力資源的分配;二是將它作為新的企業贏利增長點,加強企業未來的發展實力;三是因為資產和現金流的比例要達到一種良性循環。

  在並購永樂電器、大中電器,進軍醫藥連鎖業、房地產等之後,黃光裕的“多元化帝國”的版圖繼續擴大。國美商業帝國中各個產業之間正在或即將形成高度的良性循環與相互協作。俗話說“隔行如隔山”,然而黃光裕卻將房地產、家電零售及國美投資的各個領域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黃光裕曾這樣解釋其中隐含的道理:

  一個企業在經過不斷實踐和總結形成一套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理論之後,行業間的差異性就不再是企業發展的障礙,反而會通過行業間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實現規模擴張和多贏發展。故我們所說的“無域”並不等於一味地追求經營規模的擴張,而是要遵循世間萬物錯綜複雜的互動法則,挖掘事物間千絲萬縷的内在聯系,通過對各種資源的充分優化整合,實現真正的“互動、互助、互補”,達到1+1>2的協同效應,使企業走上橫向聯系、縱向發展的道路。

  黃光裕在他的產業體系中設定了四個行業,第一個是家電零售,第二個是房地產,第三個是資本運營。目前,黃光裕正在尋覓其產業體系中的第四個行業。

  要找的這個行業一定是具有“互動、互補、互助”關系的。假如你要問我第四個行業打算什麼時候上,我告訴你可能下個月,也可能20年後,也可能永遠不上。找不到就不上。新的行業只有達到1+1>2,這個投資才合適。

  為什麼黃光裕還要在現有三個行業的基礎上預留第四個行業的空間呢?一是黃光裕通過研究企業結構的需要,配套出這樣一種結構關系;二是他認為目標一定要有,但一定不要太清晰。

  在黃光裕設計的未來藍圖裡,幾大產業既能夠互相獨立生存,實現產業内的良性循環;同時又能起到互動、互補、互助的作用。

  我對每個產業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你不能獨立生存的時候,你對外來講就沒有任何作用了,並且沒有任何培養價值。所以首先它要能獨立良性循環、獨立運作,到大氣候來臨時它才能納入軌迹。並不是說憑空地炒作一個投資公司、談一套理念就行了。

本文摘自《中國頂級CEO的商道真經》


   二十多年來,在曾被外資力量把持的零售,通信制造、網絡等行業裡,成長和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本土企業家,他們帶領中國企業探索出了一條非凡的成功之路,向世界彰顯了中國企業家的強大力量和獨特智慧。本系列圖書忠實記錄並深入剖析了這些教父級的企業家創業、創新的翔實過程,為讀者提供了一場關於中國企業家智慧的饕餮盛宴,我們衷心地希望他們的膽識、眼光和境界,能成為後來者的榜樣;他們所經歷的困境、遭遇過的坎坷、付出的代價,能成為後來者的借鑒經驗。如能實現這一宗旨和目的,那便是我們這支創作團隊和編輯們最大的欣慰了。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