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美之争的焦點是定價權問題(3)

2014-02-21 22:58:25

  在產品短缺的賣方市場裡,制造商曾經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渠道商為了争得代理權,從制造商那裡拿到貨,就不得不仰其鼻息,俯首帖耳。但隨著商品的極大豐富,買方市場到來之後,渠道商逐漸壯大並掌握了市場的主導權,廠商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現在的廠商關系,既不是以往的廠家做主、相互競争,也不是工商分離、相互合作的關系,而更多地表現為一種競争與合作的關系。也就是說,雙方既有合作,也有競争,屬於一種辯證的矛盾關系。

  作為企業家,總是盼望企業在一個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中健康成長。對於銷售領域的紛争,格力和董明珠的態度一直比較明確。

  格力通過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給消費者真正帶去價格更實惠、品質更放心的產品。格力會當個好學生,用自己的行動去感化目標不明、動機不純的廠商。

  董明珠進一步指出,為什麼很多企業雖然對格力的做法拍手叫好,卻不敢像格力一樣勇敢地選擇退出賣場,原因在於:

  格力敢這樣做,是因為產品有好品質,你不賣我的,老百姓要我的。只要有消費者捧場,就不怕沒有出路。

  而且,所謂交易是雙方達成的合約,只要大家互相認可就可以執行,如果有一方不滿意可以退出。關鍵的問題是,只要企業產品品質好,就不會受制於人。而董明珠也確實不擔心跟國美合作的破裂,就在國美清場格力後不久,大中電器就聞聲找上門來,並與格力簽下了一份包銷1.8億元空調產品的年度協議,預計總銷量在8萬台左右。而上一年度,格力在大中電器的銷售額僅有1000多萬元,在國美一年的銷售也不過1億元。

本文摘自《董明珠談營銷》


   《董明珠談營銷》首次清晰地梳理了董明珠對格力名牌戰略、專業化戰略、獨創的專營銷售模式、渠道創新、質量管理等等的思索和實踐,揭示了格力品牌暢銷的董式營銷奧秘,解秘了董明珠的鬥争哲學、為商之道和獨特的人格魅力,真實披露了董明珠作為一名女性企業家領導格力在激烈商戰中的心路歷程。這是一本全面解讀“中國制造”代表人物、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管理思想的作品。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