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第十章 財團就是力量(15)

2014-04-16 09:50:56



  "經團聯"是全國性質經濟協調機構,而真正的經濟實體還是各式各樣的集團,這些集團劃分為"橫向企業集團"和"縱向集團企業"兩種。"橫向企業集團"是主要的集團企業為加強彼此的相互關系所組成的大型企業集團群,就是所謂的財團,即三井、三菱、住友、富士、三和、第一勸銀這六大財團。"縱向集團企業"是一個在母公司一元化、垂直領導下活動的有機的事業集合體,如豐田、東芝這樣的大型制造企業集團。

  為什麼日本在戰後採用現在認為僵化的計劃經濟體制而沒有造成效率和效益的低下呢?事實上,日本在經濟上面臨全球競争,採用綜合商社為核心的財團體制來增強競争力,某種程度上和中國採用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構建自主工業體系的方式有異曲同工之處。區別在於,中國曾經整個國家就是一個"大財團",絕對集權,導致僵化。而日本有六大財團,通過市場作用,既有競争又有合作,形成"幕藩體制",達到集權與分權的對立統一。

  日本有計劃的市場經濟模式的突出特徵就是,以"綜合商社"為核心對國民經濟進行細致的微觀經濟管理,而非像美國那樣依靠"基金"實施粗放型的宏觀經濟管理。總結一下就是:綜合商社是商貿公司,第二銀行,準軍事體,次級政府,幕後外交,戰略智囊,情報中心,風險堤壩,投資媒介,經貿大學等。總之,綜合商社不僅是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紐帶,而且是日本寓軍於民體制的核心,是民間與政府對接的橋梁。

  附錄一:

  在本書出版之前,財經類專業媒體刊登了一些有關"三井財團"的文章,這是本書作者及其助手、以及財經記者辛勤貢獻的結果。

  這些財經文章的題材成為本書構思的基礎,但是其内容和視點與本書有很多不同之處,可以成為本書讀者的參考素材。

  有關文章在公開發表之後被網絡媒體大量轉載,建議讀者通過互聯網的搜索工具(BAIDU或GOOGLE)查閱,或進入作者博客(blog.sina.com.cn/superist)交流。

  與本書題材相關的文章:

  文章題目    發表雜志    作者

  三井資本迷宮 環球財經    《環球財經》2006年12月期    白益民

  誰在觊觎"核按鈕"?    《環球財經》2007年1月期    白益民/袁璐

  日本財團不是昨日黃花    《董事會》2007年3月期    白益民/袁璐

  日本財團巨頭如何整體作戰    《董事會》2007年3月期    白益民/袁璐

  上廣電,中國造?    《董事會》2007年3月期    白益民/張淩

  "影子豐田"    《環球財經》2007年3月期    白益民/張淩

  索尼PK東芝    《董事會》2007年4月期    袁璐

  EVD產業一地雞毛    《董事會》2007年4月期     白益民/袁璐

  日韓3G產業鍊是怎麼贏的    《董事會》2007年5月期    袁璐

  日系手機能否殺個3G回馬槍    《董事會》2007年5月期    白益民

  東亞"高鐵"背後的日本財團    《環球財經》2007年5月期    白益民/袁璐

  日本財團毀了陳久霖?    《環球財經》2007年6月期     白益民/袁璐

  中國經濟的理想藍本:美國?日本?    《中國財富》2007年6月期    白益民/袁璐

  中國迫切需要研究日本經濟模式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年刊》(2007)    白益民/袁璐

  "三井"如何"四通"八達    《董事會》2007年7月期    白益民/張淩

  上廣電:日本財團的搖錢樹?    《中國財富》2007年8月期    白益民/張淩

  是中國制造還是日本制造?    《董事會》2007年8月期    白益民/袁璐

  東芝在華全面"觸電"    《環球財經》2007年10月期    白益民/袁璐

  日本的"商人幕府"    《中國經濟評論》2008年1月期    張淩

  綜合商社成就超一流"母體"工業    《裝備制造》2008年2、3月期    袁璐

  本書作者接受採訪的文章:

  文章題目    採訪雜志    作者

  三井"謎語"    《環球財經》2006年8月期    粱志堅

  三井潛入:外資如何佈控中國鋼鐵業    《環球財經》2006年12月期    張淩/邵振偉

  黑匣子:發現日本制造最大的秘密    《中外管理》2007年2月期    鄧羊格

  三菱&三井解密"商社"    《中外管理》2007年4月期    王纓

  建立中國自己的綜合商社    《中國日企》2007年1月期    豐華

  三井物產模式透視    《商界評論》2007年5月期    蕭三匝

  成功企業都透著強烈的軍人屬性    《中國青年報》2007年8月7日    王磊

  隐者三井    《商務週刊》2008年1月期    袁瑛/王曉君

  附錄二:

  《三井帝國啟示錄》

  --本書之姊妹篇

  在中國古代漢語中,"經濟"一詞是"經國"和"濟世"以及"經世濟民"等詞的綜合和簡化,含有"安邦定國"的意思,其實研?經濟的目的也在於治國平天下,實現富國強民。所以我們不能一談到經濟學就片面的認為只有西方才有經濟學,而忽視了更具實踐意義和歷史積澱的東方經濟學理念。



本文摘自《日本財團的中國佈局》


   本書把日本當作一面鏡子,用“三井”、“綜合商社”、“財團”這三個概念作為一條主線,將衆多熱點事件、中日企業競争與合作、重點產業分析等以案例的形式聯系起來。本書不僅僅揭開了這些三井財團企業的身世之謎,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們之間互相配合在中國衆多產業上的隐秘佈局和擴張戰略,以及他們拓展市場和控制商權的手段,從而展現三井財團在鋼鐵、汽車、信息產業、石油、核電、高速鐵路等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上開辟出的一個又一個戰場。對於很多堅持發展中國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說,《三井帝國在行動》這本書的推出,進一步展現了“商戰”的波詭雲谲。在中國和全球市場上,面對一個比豐田集團還要大數十倍的三井財團這樣一個“大帝國”。我們的企業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是一個急待研究的課題,涉及經濟體制的層面。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