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節:第十章 財團就是力量(16)

2014-04-16 10:06:06



  《三井帝國啟示錄》以全新的視角,分析了日韓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發展史,追根溯源的尋找形成這種經濟體制形成的原因。這種東方經濟體制其實就是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的一種產物。作者以大量的例子論述了這種聯系,挖掘出了很多被歷史淹埋的事實。該書從東方傳統文化出發展現了世界頂級公司建立、發展到成熟的心路歷程。

  豐田為什麼賣白薯粉?

  這真是一個奇異的關聯。制造汽車的豐田為什麼賣白薯粉?具體給出的解釋是豐田利用某種技術可以生產出超級產量的白薯,目的是轉化成澱粉後,再生產出酒精,同時,一部分白薯粉可用於飼料。這樣的結果就更為讓人感覺奇異和混亂了,豐田怎麼又進入了飼料行業?這是哪個豐田?還是我們的頭腦已經僵硬固化,已經喪失了理解事物本質的能力?

  一個為三井物產工作了12年的中國人白益民(本身負責三井在中國的飼料業務)開始追蹤這個令人異常好奇的問題。隨後,這種感覺真有點像美國國家地理,將長鏡頭投向非洲大陸,尋求自然歷史那些奇妙的關聯;這種好奇的感覺真有點像托爾金在自己的辦公室開始寫道:在一個小洞裡居住著霍比特人,而後的叙事中《魔戒》就史詩般的出現。

  白益民發現,那些關於豐田企業管理經驗的書籍,幾乎不涉及企業的發展環境與歷史背景,總感覺像是抽象枯燥的經文。的確,關於豐田"精益制造"的書刊汗牛充棟,無數"仁人志士"赴日參拜,但有多少人能把握其精髓呢?白益民決意溯流而上。

  白益民的發現,觸動了我對於商業史那種好奇。這並不是為了參見什麼高深的理論,而後一副真理在手的樣子,而是相當於一次探險和發現之旅。我們越是陷入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編織的商業史。我們越是遠離真實的商業。我們既不懂商業,也不懂歷史,更不知未來。

  豐田的成功並不只是我們看到的豐田汽車,而應包括其後的豐田通商。而在這一切之後,是三井集團。我們以財閥,或壟斷集團,對其一言以蔽之。但在白益民的探究的商業世界裡三井卻是一個異常非凡的角色。其塑造的綜合商社形態中(經營從雞蛋到衛星),制造業部分囊括了索尼、豐田、東芝這些世界級的角色。這已經足夠讓人震驚了。

  為什麼是這樣的一部歷史?難道我們之前真是一群盲者?必須承認,三井到底是一家什麼公司,我們從來就沒有紮紮實實的搞清楚。而在這一點我們肯定相當落後,比如,管理大師德魯克認為市場營銷的首次實踐不是出自西方,而是來自日本。17世紀中葉,三井高利在東京創辦世界第一家百貨商店"三越百貨",其經營宗旨是做顧客滿意的助手。

  而查爾斯·漢迪在其《饑餓的靈魂》中對Mitsui(三井)這家已經具有600多年歷史的長青公司相當重視。漢迪引《聖經》中一段詩句以強調認識真正的自我:聖主對那些堅持不怠的人說,我將會給你一塊白色的石頭,上面將刻有唯有受賜者本人知道的名字。漢迪對於"長青公司"的理解,要遠遠高明於湯姆·彼得斯在《基業長青》那句風靡一時的話:你要做造鐘人,而不是報時者。

  摘自:《21世紀經濟報道》2007年9月22日

  評論人:袁衛東,資深媒體人、曾任《21世紀商業評論》編委

  超越"超越日本的激情歲月"

  戰後真正主導、左右日本經濟的有生力量是六大財團(即三井、三菱、住友、芙蓉、三和和第一財團),它們不僅集中了相當驚人的財力,同時構成了日本從產業佈局調整到社會秩序重構的重要基礎。這六大財團擁有自己的主銀行、制造商,營銷網絡密如蛛網,而居於中間最顯要位置,行使類似神經中樞功能的核心企業,則是六大綜合商社。

  綜合商社不僅是戰略制高點,更是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出發點、匯合點。本書作者白益民,作為在一個叫做"三井物產"的、類似中樞的"中樞"機構工作了12年的"卧底",對此有相當深刻的體察。他發現,綜合商社是軍人屬性、商人屬性和儒學思想三位一體有機結合的產物,也是明治維新後日本迅速崛起和二戰後再度崛起的内在動力。

  作為一個以日本綜合商社為對象的案例研究,他用一把細密的梳子,把三井物產,這個被稱為綜合商社鼻祖的公司線索紛繁的歷史細加爬梳,不放過細節,試圖從歷史中挖掘這個經營範圍"從衛星到雞蛋"無所不包的巨型企業做大的秘密。應該說,以逾50萬字的篇幅做這樣的嘗試,無論對作者還是讀者,並不全是輕松的旅程,但收獲卻是"大大的"。

  如果說,少數經濟界專業人士對於馳名世界的"豐田"、"東芝"是三井財團傘下企業這樣的"常識"未必陌生的話,那麼有多少人知道,日本四大主流大報之一《日本經濟新聞》,在創立之初,竟是三井物產公司的"企業内刊"(時稱《中外物價新聞》)?企業内核如何影響了日本綜合商社在戰前、戰中與暗黑政治結盟,成為惡名昭著的特殊企業法人"財閥"?

  如果僅僅是一部公司史、企業史的話,說不定會令人興趣大減,但作為60?代生人,作者無論如何還是露出了經12載"商社人"歷練猶未泯的社會理想的"馬腳",令人讀著讀著,恍然回到了上世紀80年代"超越日本的激情歲月"。回歸"激情歲月"固然是詩意的,但筆者更願意看到對"激情歲月"的超越。

  摘自:《新京報》2006年10月13日

  評論人:劉檸,中日關系問題專家,曾任職日立公司14年


本文摘自《日本財團的中國佈局》


   本書把日本當作一面鏡子,用“三井”、“綜合商社”、“財團”這三個概念作為一條主線,將衆多熱點事件、中日企業競争與合作、重點產業分析等以案例的形式聯系起來。本書不僅僅揭開了這些三井財團企業的身世之謎,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們之間互相配合在中國衆多產業上的隐秘佈局和擴張戰略,以及他們拓展市場和控制商權的手段,從而展現三井財團在鋼鐵、汽車、信息產業、石油、核電、高速鐵路等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上開辟出的一個又一個戰場。對於很多堅持發展中國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說,《三井帝國在行動》這本書的推出,進一步展現了“商戰”的波詭雲谲。在中國和全球市場上,面對一個比豐田集團還要大數十倍的三井財團這樣一個“大帝國”。我們的企業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是一個急待研究的課題,涉及經濟體制的層面。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