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節:第十章 財團就是力量(13)

2014-04-16 10:20:58



  民族品牌的背後

  當世界各國人民在全力地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時,日本人卻用世界各國的民族品牌來包裝日本的零配件。這樣,便出現了一幅讓人們十分震驚的圖畫:雖然從外表上看都是本國民族品牌,但如果從内裡看則不難發現大多是日本的零配件。世界各國的工業產品越暢銷,越火紅,對日本零配件的需求與依賴也就越大,日本的廠商就越得益,日本的利潤也就越豐厚。品牌滿足了世界各國的自豪感,而利潤卻讓日本商人暗中狂喜。

  日本在確立了自己對世界各國民族品牌的零配件供應體制的優勢後,開始以保護知識產權的名義加強對世界各國各種產品使用日本專利收取高額費用,以此來加強對世界各國市場的滲透與控制。日本積極搶奪專利,以知識產權為武器進行"經濟入侵"。日本政府專門成立了由首相親自率領的知識產權部,松下、索尼等很多大財團的企業都已加入其中,以達到争奪世界市場的最終目的。

  美國對日本企業的技術依賴十分巨大,例如,.英特爾公司的閃速内存是委托夏普等日本企業生產的;摩托羅拉的高性能動態内存條通過其與東芝的大型合作項目的工廠生產;惠普的RIS芯片中很多是由和日立的合作項目生產的;IBM自己生產的最先進打印機的引擎部分多是依賴日立供應。又如,隐形轟炸機機體的防雷達的特殊塗料,就是日本研制的。從戰鬥機到軍艦,美國尖端武器電子裝置中所使用的陶瓷部件,95%是日本制造的。

  如果只是簡單地用"國内生產總值"(GDP)指標從宏觀經濟領域考察日本經濟,就會有很大的片面性。日本經濟模式真正的優勢和特點在微觀經濟領域,要用"國民生產總值"(GNP)指標來評價。GNP等於GDP加上本國投在國外的資本和勞務的收入再減去外國投在本國的資本和勞務的收入。對於發達國家而言,一般表現為GNP大於GDP;而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則一般表現為GDP大於GNP。兩者的差異,最終表現為國與國之間生產要素不均衡下的財富轉移。

  "日本第一"並非言過其實。在日本GDP低迷的2000年,日本人均國民收入卻排名世界第一。"人均國民收入",是指包括了日本國内生產總值(GDP)和日本海外所得的國民總收入(GNI)的人均水平,相當於人均GNP。此時,日本財團在全球的跨國經營活動重點正在向中國轉移,表面看為中國經濟註入了新的資本,實際上是加強了對中國經濟活動的影響力、滲透力和控制力。日本謹慎而有序地進行著新的經濟制度調整,其實質是不斷強化對全球微觀經濟的控制。

  日本國際經濟學家長谷川慶太郎,在日本《呼聲》月刊(2004年5月號)上發表題為《中國的未來取決於日本》的文章說,"只要仔細分析中國的實態,我還是認為,中國的未來掌握在日本和美國手中"。文章寫道,中國經濟發展受制於日本,主要因為兩點:一是日本企業能向中國提供中國產業不可缺少的高質量的產品;二是日本擁有優秀的技術實力和為確保技術優勢而對研究開發的巨大投資。

  其實早在東南亞經濟危機之後,日本經濟界(主要指財團)就提出了"中國大活用"、"超制造業"、"國際間垂直分業體制"等構想。"中國大活用"是指實現中日兩國關系產業互補。"超制造業"是指日本脫離制造工業,從事研發和部件制造,組裝在中國進行。"國際間垂直分業體制"則是生產一個產品需要很多的工序,把這些工序垂直地安排到全球產業鍊上。如今,以三井物產等綜合商社為首的日本財團正在將這些構想變為現實。

  豈只金融有風險

  日本財團的新經濟戰略在執行過程中始終體現在"商權"的争奪上,綜合商社在其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綜合商社在貿易、投資、金融、人才、情報和物流發揮著綜合機能的特殊作用,實質上成為財團内部乃至日本社會的經濟總參謀部(大本營)。在日本企業進行海外擴展的過程中,綜合商社一定是最先進入某一市場的,它的一個最重要的職能就在於打開當地的"商路",進而控制"商權",為制造業企業的進入開路。

  受到產業國際再造或網際網絡普及的影響,綜合商社除積極推動事業合作與整合之外,正在加強投資參加便利商店、超市等物流領域,大大地改變整個物流業界的佈局。綜合商社因應企業的物流逐漸導入供應鍊管理(SCM),提出一套有效的物流管理系統,於是第三方物流業務(Three Party Logistics)應運而生。綜合商社為中國、菲律賓、印尼、東歐等物流網絡發展落後的國家或地區,建立起一套物流服務體制,從而增加日本的貨物物流進出口機會,也能完整架構出SCM的需求與效率。



本文摘自《日本財團的中國佈局》


   本書把日本當作一面鏡子,用“三井”、“綜合商社”、“財團”這三個概念作為一條主線,將衆多熱點事件、中日企業競争與合作、重點產業分析等以案例的形式聯系起來。本書不僅僅揭開了這些三井財團企業的身世之謎,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們之間互相配合在中國衆多產業上的隐秘佈局和擴張戰略,以及他們拓展市場和控制商權的手段,從而展現三井財團在鋼鐵、汽車、信息產業、石油、核電、高速鐵路等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上開辟出的一個又一個戰場。對於很多堅持發展中國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說,《三井帝國在行動》這本書的推出,進一步展現了“商戰”的波詭雲谲。在中國和全球市場上,面對一個比豐田集團還要大數十倍的三井財團這樣一個“大帝國”。我們的企業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是一個急待研究的課題,涉及經濟體制的層面。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