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節:第十章 財團就是力量(12)

2014-04-16 10:36:00



  1990年10月,在美國羅切斯特工科大學(RIT)舉行了擊潰日本經濟的研讨會。此後,克林頓總統於1993年1月上任後不久就設置了國家經濟會議(NEC),接著又設立了國家情報會議(NIC)。國家情報會議既是白宮的機構,也是中情局的下屬機構。接著,克林頓總統對國家情報會議的負責人約瑟夫·奈說,要將中情局的活動目標從對付俄羅斯轉向日本的財界和政界。克林頓還要求《日本第一》的作者沃格爾與約瑟夫·奈一起工作。

  經過一番被美國打擊的痛苦體驗後,日本一改其咄咄逼人的強大氣勢,借泡沫經濟破裂後的短暫頹勢,將自己打扮成了一個始終無法從頹勢中走出、失去了10年美好光陰的虛弱巨人。世人面對這一光景,無不為日本的夕陽西沉而感慨萬分。整個世界一改過去對日本戒備和警惕的心態,轉而用同情或嘲笑的目光關註和打量起這個昔日不可一世的經濟巨人了。日本以犧牲今天為代價,贏得了明天發展的空間。

  微觀經濟的王者

  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經》第二十八章開篇的第一句話就是:"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老子用辯證的觀點論述了深知剛強,卻安守柔弱,知雄而不争雄,守雌而為繁延,甘作天下的溪流。日本遵循著這一古老東方的辨證思想,以其嬗變的手法和"知強守弱"的生存技巧贏得了"安全",也營造了這一"無威脅的國際生存環境",開始以另一種方式來建立自己的世界性的生存體系,繼續著其支配世界經濟的"王道"。

  顯然,潛藏在暗處,並從"細節"上來控制世界,是日本最好的戰略選擇。日本通過採取向國外大量轉移產業的方式來淡化產品的國籍,以借船出海的方式避免引起他國的註意。日本財團的制造企業紛紛通過在歐洲和美國建廠來擺脫限制,也使日本海外財富迅速膨脹。到2002年末,日本的海外純資產約合16277億美元,相當於法國、德國、意大利對外純債權總額的6倍,與1991年的3831億美元相比,11年間增長了3.25倍。

  日本還採取了化整為零的手法,從整體戰略(產品)轉向了局部戰略(零配件)。在成品領域,日本竭力以低調和不事張揚的面貌出現,並主動放棄了許多世界第一的稱號(無論是在制造業、商業還是金融業)。2007年7月23日出版的《財富》雜志公佈了2007年全球500強全名單,日本企業的排名出現大幅後退,只有豐田汽車公司跻身前十名。此次入選500強的日本企業有67家,大大少於1995年入選的147家、2000年入選的100家和2005年入選的80家。值得思考的是,日本企業2002年後效益大幅提升,為什麼排名卻迅速下降?

  日本雖然放棄了表面的張揚,但在暗中卻一點也沒有停止擴張,而是不斷地完善著自己的零配件生產、加工與供應體系,將優勢集中到零配件這一不易為人所覺察的領域,通過向各國的民族品牌提供精美而高質量的零配件來反客為主式地占領各國的市場。在暗中,日本通過獲取大量的發明與技術專利,在悄然無聲攫取和瓜分世界的財富。2002年美國發明專利最多的10家大公司中,佳能、NEC、日立、松下、索尼和三菱等6家登上該排行榜。

  日本千葉商科大學校長加藤寬露骨地說:"美國移動電話配件九成是日本造。換句話說,美國也被日本控制著。應像猶太人那樣進入對方國家,支配那個國家的經濟。這就是小泉首相的意圖。所謂'沒有禁區的結構改革',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在移動電話、數碼相機、攝像機、DVD等領域,日本企業的創新和變革始終都在延續,所有這些創新所需的關鍵部件均來自日本。日本企業在這些創新方面甚至占據了70%-90%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日本於2002年在國家戰略的高度上全面啟動了"知識產權戰略",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進一步加大對世界經濟的盤剝與滲透,全面封殺和堵截高新技術向其他國家企業轉移的各種路徑,來確保日本在高附加價值領域,甚至在基礎的生產制造技術領域對美歐的競争優勢。在對外投資方面,全面加強包括生產制造技術在内的知識產權保護,已經成為日本財團企業對外投資戰略的一個重要特徵。

  截止2007年4月5日,在中國境内申請的發明專利中,專利申請地址來自於日本的有183196條。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人證實說,"中國境内的發明專利申請,日本公司超過了所有國家,排在第一位。"具體到企業,中國大多數知名企業發明專利申請數不及日本1家大公司的零頭。松下1家公司在中國申請的發明專利數就達到了16825條,索尼為9817條,日立為8402條。靠專利吃飯的美國高通公司,其在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才不過1539條。



本文摘自《日本財團的中國佈局》


   本書把日本當作一面鏡子,用“三井”、“綜合商社”、“財團”這三個概念作為一條主線,將衆多熱點事件、中日企業競争與合作、重點產業分析等以案例的形式聯系起來。本書不僅僅揭開了這些三井財團企業的身世之謎,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們之間互相配合在中國衆多產業上的隐秘佈局和擴張戰略,以及他們拓展市場和控制商權的手段,從而展現三井財團在鋼鐵、汽車、信息產業、石油、核電、高速鐵路等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上開辟出的一個又一個戰場。對於很多堅持發展中國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說,《三井帝國在行動》這本書的推出,進一步展現了“商戰”的波詭雲谲。在中國和全球市場上,面對一個比豐田集團還要大數十倍的三井財團這樣一個“大帝國”。我們的企業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是一個急待研究的課題,涉及經濟體制的層面。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