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第十章 財團就是力量(8)

2014-04-16 11:05:50



  日本綜合商社,有著"第二銀行"、"影子銀行"的稱號,在日本的金融界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綜合商社以這種商社金融為契機,參與採購原材料﹑生產 ﹑銷售﹑貿易等相關企業的諸多經營層面。並且,綜合商社從戰略角度考慮促進系列化(指加入其相關企業集團)從而確保商權,使因苦於資金週轉而陷入絕境的企業獲得重生的同時,綜合商社也由此穩定地確保了商權。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商業金融是日本式的風險投資企業成長的先驅。

  日本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通過綜合商社緊密聯系,最終形成了巨大合力。僅靠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兩層結構的美國,與擁有商業、金融和產業資本三位一體的日本競争中始終處於劣勢。作為制造業企業的引路人和產業的組織者,綜合商社幾乎所有可以想到的生意都會做。"商權"一旦被掌握,財團的相關制造業企業就蜂擁而入,占領市場。日本的汽車、電器、電氣、半導體等產品能迅速占領歐美市場就是最好的例子。

  1980年,日本出口到美國的汽車,占當年美國汽車上市的量的21%,到1985年,日本的汽車產量已經高達1227萬輛,超過美國的產量,出口達673萬輛。從1979年以來,美國三大汽車巨頭耗資了近100億美元巨額設備投資,在高關稅的保護和其他限制下,仍未阻止日本汽車對美國市場的大舉入侵。一直處於壟斷地位並以老師姿態自居的美國汽車業,在日本的進逼下,節節敗退,以至於不得不動用反傾銷法案等其他手段來進行幹預。

  作為高技術產業"糧食"的半導體,日本制品在美國市場占有率,到1985年已經達14%,而一般認為,貿易摩擦發生的危機線是10%。日本甚至達到了美國制造的導彈必須使用日本芯片的程度。此外,如計算機、通信機器、民用電子機器等,在美國市場的市場占有率也都超過危機線,並且增長迅速。作為工業基礎的鋼鐵行業,日本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早在1977年就達到20%,某些特種鋼幾乎壟斷了供應。

  在商權的争奪上,美國企業似乎很難與日本和韓國企業競争,韓國學習日本模式也建立了諸如三星、現代等5大財團。在日本企業迅速擴展的上世紀70-80年代,日本經濟在世界舞台上的咄咄逼人引發了西方社會的陣陣恐懼,隨著日本對全球商權的掌控,美國一度將日本看成是蘇聯之後的最大的威脅和敵人。甚至美國相信,東芝、日立收購美國的IBM和英特爾只是時間問題,而美國的產業工人則擔心日本的機器人會最終搶走自己的飯碗。

  第五節 金融戰敗的教訓 (略)

  日本陷入美國的金融陷阱;冒著槍林彈雨挺進東南亞;遭到美國金融大鳄的伏擊

  第六節 新的豐收季節

  加速合並或組成聯盟,共度危機

  當代的日本財團體制形成於戰後日本經濟複蘇時期,之後日本分別經歷了4次經濟蕭條。它們分別是:1964年日本舉辦奧運會後,日本經濟從假象的繁榮墜入了急性蕭條之中;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給日本工業帶來了非常大的沖擊;1985年7月發生的日元風暴中,日元在廣場協定簽署後的兩週内升值了100%;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波及日本,主辦銀行作為日本財團的根基受到極大的打擊。

  東南亞金融危機後,為了重振備受打擊的財團金融,日本政府通過"金融再生法案",由政府註資給銀行體系,以提高銀行資本充足率,對破產銀行實行國有化,同時保護銀行儲戶的利益。另外,日本銀行業内加速合並或組成聯盟,現在已經形成三井住友金融集團、三菱東京金融集團、瑞惠金融集團。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六大財團不斷尋求進一步的資源整合,日本財團以新的形態出現在世界舞台。

  盡管組成聯盟並不能減少壞賬、提高資本充足率,但卻可以通過精減機構、優化人員配置、合並業務、調整經營策略等方法獲得成本效益,使銀行整體規模加大和承受壞賬的能力有所加強。重組後的銀行集團加快了從"穩定持股"向流動持股轉變,同時也從"保護型"的協調競争向"開放型"的競争轉變。此後,隨著財團内部大型制造業成員營業額和利潤的增加,主辦銀行的貸款和壞帳問題也不斷得到了解決。

  日本六大財團組織形態一覽表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

  (SMFG)    三菱東京金融集團

  (BOTM)    瑞穗金融集團

  (MFG)

      三井財團    住友財團    三菱財團    三和財團    富士財團    第一勸銀

  經理會    (二木會)    (白水會)    (金曜會)    (三水會)    (芙蓉會)    (三金會)

  金融    櫻花銀行

  三井信托

  三井生命

  三井海上    住友銀行



本文摘自《日本財團的中國佈局》


   本書把日本當作一面鏡子,用“三井”、“綜合商社”、“財團”這三個概念作為一條主線,將衆多熱點事件、中日企業競争與合作、重點產業分析等以案例的形式聯系起來。本書不僅僅揭開了這些三井財團企業的身世之謎,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們之間互相配合在中國衆多產業上的隐秘佈局和擴張戰略,以及他們拓展市場和控制商權的手段,從而展現三井財團在鋼鐵、汽車、信息產業、石油、核電、高速鐵路等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上開辟出的一個又一個戰場。對於很多堅持發展中國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說,《三井帝國在行動》這本書的推出,進一步展現了“商戰”的波詭雲谲。在中國和全球市場上,面對一個比豐田集團還要大數十倍的三井財團這樣一個“大帝國”。我們的企業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是一個急待研究的課題,涉及經濟體制的層面。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