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節:第九章 誰在觊觎"核按鈕"(4)

2014-04-16 13:50:55



  在陽江、三門兩大核電站的競標中,西屋電氣的技術為AP1000壓水堆技術,而法國阿海琺集團旗下的法瑪通(Framatome)則為EPR壓水堆技術。除參與中國的核電項目競標之外,西屋電氣並沒有參與其它國家的核電站項目競標。不過在與中國談判時,西屋電氣曾承諾,到中國第四個反應堆建成時,中國國產化設備與西屋設備的比例將達1∶1。對尚未實現商用的AP1000壓水堆技術而言,西屋電氣的中標將是其推廣的極佳機會。這也正是東芝看中西屋電氣的重要原因。

  2006年2月6日,中國春節假期剛過,三井財團的東芝公司瞄準全球核電業兵家必争之地--中國市場,宣佈以眩目54億美元高價收購英國核燃料公司(BNFL)所擁有的核電設備企業"美國西屋電氣公司"。東芝擬出資51%,其餘部分由三井物產、丸紅等日本綜合商社,以及美國的大型工程公司等聯合分擔。與東芝同屬三井財團且有機器訂貨關系的石川島播磨重工公司(IHI)等也可能應邀加入,形成新的核電技術集團。

  在西屋電氣被東芝收購之前,中國已投產及在建的核電機組中,幾乎看不到日本公司的身影。秦山核電站一期及二期均採用了國產堆型,只是 1984年5月三菱重工承制了秦山核電站的反應堆壓力容器,這是日本首次出口核能設備;秦山核電站三期則採用了加拿大原子能公司的重水堆型;大亞灣、嶺澳核電站採用的是法國阿海琺集團的法馬通公司的堆型;正在建設的江蘇田灣核電站一期工程,採用的則是俄羅斯原子能出口公司的堆型。

  費勁週折,完成收購"西屋電氣"

  2006年6月7日,東芝公司社長兼CEO西田厚聰在北京對《財經》雜志表示,經過90天的工作,東芝收購西屋一案,已順利通過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查。CFIUS對此筆交易審查的主要内容,是看其是否影響到美國的國家安全。據美國媒體報道,東芝公司最終決定組建由若幹家日本公司和美國公司參與的收購聯盟,來完成此項收購,因而打消了美國監管機構的疑慮。

  2006年6月19日,歐盟委員會發佈公告,有條件地批準日本東芝公司收購西屋電氣公司及英國核燃料美國公司。西屋電氣和英國核燃料美國公司同屬英國核燃料公司,均在全球範圍内經營核電業務。歐盟委員會稱,只要東芝如約修改與全球核燃料公司(GNF)合作夥伴的合同,該項收購將不會妨礙歐盟市場競争。全球核燃料公司(GNF)是由通用電氣在2000年成立的,除通用電氣控股51%外,GNF的剩餘股份分別由東芝和日立把持,這兩家日本公司是通用電氣在沸水堆(BWR)業務上的長期合作夥伴。

  2006年10月4日,東芝宣佈,石川島播磨重工業公司和美國紹爾集團公司(Shaw Group)決定參與對美國核能巨頭西屋公司的收購行動。此前曾按照約20%的出資比例參與談判的丸紅已經放棄出資。由於要承擔丸紅的出資部分,因此東芝的出資比例由此前預計的51%左右增加到77%。雖然面臨增加資金的壓力,但東芝公司認為原計劃用17年的時間回收出資資金,由於目前核能發電的需求越來越大,回收資金的時間有可能縮短至15年。 

  2006年,東京時間10月17日淩晨1點,東芝在美國出資41.58億美元(相當於4900億日元),完成對西屋電氣的收購,並成為擁有美國核電廠商"西屋電氣"77%股份的出資者,西屋電氣正式成為東芝集團中的一員。17日下午4點,東芝在總公司召開新聞發佈會,東芝社長西田厚聰正式宣佈完成對西屋的收購。收購西屋電氣使東芝在全球核電站建造市場的份額提高到28%,並使東芝成為第一個擁有兩種主流核電技術(BWR和PWR)的公司。

  在收購西屋電氣的聯合體中,其中三井財團的東芝公司出資41.58億美元,擁有西屋電氣77%的股份,美國紹爾集團投資10.8億美元獲得西屋電氣20%股權,而三井財團的另一企業石川島播磨重工業公司則以1.62億美元獲得了3%的股權。與此同時,東芝表示盡早和與西屋電氣有長期友好合作關系的另一日本大核電廠商"三菱重工"展開談判,繼續與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

  西屋電氣公司與其遠東最大的分包商日本三菱重工本身就有密切的業務合作關系,而東芝收購西屋電氣後,為日本財團獲得這次關系中國能源戰略的浙江三門、廣東陽江核電機組面向國際招標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事實上,中國已成為東芝乃至整個三井財團不可放棄的市場。在核電建設方面,東芝計劃結合西屋電氣尚未商用的AP-1000反應堆,以及東芝已有建設業績的第二代沸水堆技術,以美國和中國為中心,在亞洲擴大銷售規模。



本文摘自《日本財團的中國佈局》


   本書把日本當作一面鏡子,用“三井”、“綜合商社”、“財團”這三個概念作為一條主線,將衆多熱點事件、中日企業競争與合作、重點產業分析等以案例的形式聯系起來。本書不僅僅揭開了這些三井財團企業的身世之謎,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們之間互相配合在中國衆多產業上的隐秘佈局和擴張戰略,以及他們拓展市場和控制商權的手段,從而展現三井財團在鋼鐵、汽車、信息產業、石油、核電、高速鐵路等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上開辟出的一個又一個戰場。對於很多堅持發展中國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說,《三井帝國在行動》這本書的推出,進一步展現了“商戰”的波詭雲谲。在中國和全球市場上,面對一個比豐田集團還要大數十倍的三井財團這樣一個“大帝國”。我們的企業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是一個急待研究的課題,涉及經濟體制的層面。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