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節:第七章 商場如戰場(7)

2014-04-16 18:06:23



  三井物產開始在國際期貨市場操作要比進入日本國内市場的時間早得多,因為近距離與對手過招才能獲得更多第一手情報和實戰經驗。在早期,綜合商社的期貨業務與現貨貿易緊密聯系,首先在國際市場上套期保值和有限投機。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日本各大綜合商社才開始重視日本國内期貨市場,設立獨立的期貨經紀子公司,三井物產期貨公司於1988年成立。2001年,住友商事成交量名列日本商品期貨市場第一位,三井物產成交量名列第五位。

  在中國石油期貨市場的消息中經常能聽到三井物產的聲音。2006年7月17日,三井物產期貨公司首席商品策略師江守哲指出:"本週内紐約市場8月份石油價格可能會漲到每桶80美元,到9月底可能升至每桶96美元。" 次日,在中期公司對外界發佈的報告中引用了江守哲的這個分析。然而,事實與此皆然相反,油價在這一時期最高上沖至78.40美元記錄高點之後,就開始一路下滑,一直跌至60美元附近才有所企穩。

  江守哲從1990年開始先後就職於住友商事(住友財團的綜合商社)、住友商事(英國)公司、德國石油及金屬集團。2000年,他開始成為三井物產期貨公司商品交易首席分析師、商品戰略師。江守哲在2003年就預計出油價在2004年會上升並突破40美元/桶,被業界評為第一個預測到石油價格突破40美元的人,也一度被路透社譽為亞洲價格預測最準的研究員及日本最頂級的分析師。奇怪的是,為什麼中航油作為三井能源風險管理公司的忠實客戶還會在2004年認為價格下跌而進行期權的"做空"操作,造成5.5億美元的巨額損失呢?

  由於三井財團和住友財團的金融體系已經統合為三井住友金融集團,江守哲基本上是一個在三井-住友財團内部"從士兵成長為將軍"的指揮官。江守哲在日本綜合商社從事大宗商品國際現貨貿易的經歷,造就了他對商品市場進行綜合分析和風險控制的過硬素質。有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是,作為三井物產期貨公司首席分析師的江守哲,曾經是住友商事的濱中泰男領導下的資深操盤手,對石油商品市場尤其精通。

  作為江守哲良師益友的濱中泰男,就是期貨界衆所週知的"住友銅事件"的主角,早在1991年就有操縱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市場的迹象。從1994年到1995年,由於濱中泰男控制了許多交割倉庫的庫存,導致LME銅價從1600美元/噸單邊上揚到3082美元/噸的高位。1995年10月,在英美兩國證券期貨監管部門的共同關註下,濱中泰男企圖操縱市場的行為逐漸敗露。最終,在英美金融大鳄的聯手打擊下,住友商事於1996年6月24日宣佈巨額虧損19億美元。

  "三井石油"浮出水面

  2006年11月21日,路透社發出了一則消息稱,三井物產旗下的三井石油 (亞洲) 株式會社在石腦油(又稱:輕油)貿易中虧損8100萬美元。此後,進一步的消息顯示,三井石油 (亞洲)在新加坡的一名交易員因為判斷錯誤,令公司在輕石油(Naphtha)市場蒙受8100萬美元的虧損。該名交易員企圖通過僞造的數據掩飾這筆虧損,但是11月初在例常審查中被揭發。同樣是新加坡,同樣是三井物產公司,如此的巧合,不得不讓人又想到了"中航油事件"。

  正如前面提到的,三井石油 (亞洲)是中航油事件中的三井能源風險控制公司的兄弟公司,都屬於三井物產東京總部的能源部統轄,是三井物產在新加坡的全資子公司,主要進行石油產品期貨交易。至2006年10月時,三井石油(亞洲)聘請有32名交易員,買賣石油及相關產品的期貨和現貨。雖然當時公司沒有透露涉案交易員的名字,來自公司及行内的消息說是日籍的山崎言志(Noriyuki Yamazaki),他是三井石油(亞洲)唯一的高級輕石油交易員。

  這次三井物產出現的虧損只是因為一個簡單的看漲盤口造成,因為輕石油的價格從2006年7月時的每公噸670美元的最高價位下跌了20%。換句話說,三井石油(亞洲)實際上是一直判斷價格上漲而不斷增加持倉量,卻由於市場短時間内的急速下跌而出現8100萬美元的損失。一種明顯的可能是,三井石油(亞洲)手中缺少"看跌期權"的保護。雖然虧損的金額只占三井物產常年盈利的3%,但三井石油(亞洲)立刻決定結束新加坡業務單位在石油市場的所有期貨與衍生合約的盤口。

  作為三井石油(亞洲)的母公司,三井石油株式會社成立於1961年,是三井物產的能源部門,主要從事原油進口、精煉、石油產品銷售等業務。三井石油公司作為一個大石油供應商,通過日本全國約400個站點進行汽油、輕油、煤油的銷售,也向一般企業銷售重油等燃料油。三井石油公司與股東三井物產及其關聯企業"遠東石油工業"合作,在原油進口、石油精煉、分銷等環節有效推進,達到石油產品穩定供給的目的。



本文摘自《日本財團的中國佈局》


   本書把日本當作一面鏡子,用“三井”、“綜合商社”、“財團”這三個概念作為一條主線,將衆多熱點事件、中日企業競争與合作、重點產業分析等以案例的形式聯系起來。本書不僅僅揭開了這些三井財團企業的身世之謎,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們之間互相配合在中國衆多產業上的隐秘佈局和擴張戰略,以及他們拓展市場和控制商權的手段,從而展現三井財團在鋼鐵、汽車、信息產業、石油、核電、高速鐵路等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上開辟出的一個又一個戰場。對於很多堅持發展中國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說,《三井帝國在行動》這本書的推出,進一步展現了“商戰”的波詭雲谲。在中國和全球市場上,面對一個比豐田集團還要大數十倍的三井財團這樣一個“大帝國”。我們的企業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是一個急待研究的課題,涉及經濟體制的層面。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