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節:第七章 商場如戰場(6)

2014-04-16 19:21:18



  正如前面所說,三井住友銀行和三井物產是三井財團的兩大支柱,而且三井住友銀行既是三井物產的大股東之一,又是三井物產開展貿易業務的主要結算銀行。此外,二者還在衆多金融業務中採用共同投資的方式形成業務上的緊密聯系。例如,2000年7月,三井物產、櫻花銀行(現三井住友銀行)及NTT通信等五大公司宣佈聯合成立一家網絡金融服務公司(SNSC),以推進企業間電子商務(B2B)的進行。該合資公司主要負責提供交易方的資信狀況並提供債權回收、決算代理等服務,鼎力支持企業上網交易。

  三井物產是一家大型綜合商社,對原材料和能源業務過分依賴,它一直有加強金融業務的打算。2007年4月26日,三井物產聯合三井住友金融集團決定向消費者信貸企業Central Finance增加資本約400億日元。三井物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通過發行新股和可轉債,分別對Central Finance投資約190億日圓,在債轉股後,它們的聯合股份可能達到40%,由此成為Central Finance的大股東。在普通股方面,三井住友金融集團獲得將近15%的股份,三井物產獲得約10%的股份,在債轉股後,這些股份將分別上升到20%。

  第三節 事後現身的操盤手

  借"中期公司"窺探中國油品市場

  2006 年3 月21 日,新加坡初級法院在對中航油前總裁陳久霖涉嫌欺詐等一案進行3天半的庭審後,判處陳久霖4年零3個月的監禁和33.5萬新元(約合20.6萬美元)的罰款。隨後,法院批準了中航油提出的重組計劃,中航油的母公司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總持股提高到51%。另外,英國石油公司(BP)取得其20%的股票,新加坡國有投資公司淡馬錫收購其4.65%的股權。至此,中航油似乎擺脫了三井財團的影子。但是,三井在中國的燃油市場上卻變得更加活躍了。

  三井物產期貨公司在日本80多家商品期貨經紀公司中規模位居前五名,是三井物產的子公司。作為"綜合商社"的三井物產具備兩個核心職能:一是通過各種各樣精心設計的服務促進國際貿易活動;二是通過全球性地調動信息、人力、財力等資源創建新的業務、新的公司和新的產業。三井物產期貨公司始終配合綜合商社的兩個核心職能,借助與中國國際期貨公司的合作繼續擁有在中國燃料油期貨和現貨市場上的巨大影響力和發言權。

  三井物產期貨公司為了獲得中國資源類商品的第一手情報,於2005年11月21日與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簡稱:中期公司)在深圳舉行戰略合作簽字儀式,"人員交流與信息互換"成為雙方合作的重點。三井物產期貨公司通過與中期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加強雙方人才與信息的交流,目的是深入和及時了解中國期市政策的動態,並建立與國家儲備局的人脈聯系。事實上,中期公司與三井財團的整體規模相比,處於完全信息不對稱的劣勢地位。

  中期公司是由原國家物資部和商業部聯合發起於1992年12月28日成立的,是中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市場份額最高的期貨經紀公司。現在的"國家儲備局"實際上就是過去是的物資部,目前由發改委代管,專門負責國家各種戰略資源的儲備,如石油、糧食、銅等,甚至包括糧食的種子,也有燃料油。很顯然,加強與有國家儲備局背景的中國國際期貨公司的關系,成為三井財團把脈中國資源儲備和全球期貨市場的重要戰略之一。

  受國務院1999年6月2日發佈的《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約束,中國國内企業不能交易境外期貨,國外客戶也不能買賣國内期貨。而三井財團的三井物產期貨公司在金屬、能源等大宗商品的期貨代理業務中有較突出的國際地位。例如,三井物產商品期貨公司是倫敦金屬交易所的會員。事實上,日本期貨公司的國際化離不開財團和政府的支持,這些公司業務起源都來自日本國内進口大宗商品過程中的避險需求。

  三井物產借助中國國際期貨公司這個夥伴,積極介入中國國内各種石油情報的交流活動。例如,2006年11月4日,由中期公司承辦,上海期貨交易所、深圳市期貨同業協會、廣東油氣商會共同主辦的"石油期貨高峰論壇"上,原本是來自國内知名的石化企業、投資機構、信息咨詢公司等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卻可以看到三井物產期貨公司的首席商品策略師江守哲(Emori Tetsu)也在其中。論壇會上,宏觀經濟發展形勢、國際原油市場展望、國内原油及成品油的供需狀況、以及如何利用燃料油期貨創造企業價值等成為焦點話題。

  來自"住友銅事件"的操盤手

  著名期貨公司格林集團董事長王拴紅,在2005年11月接受《中國證券報》採訪時曾提到:"三井物產非常關註上海燃料油期貨,因為其燃料油有三分之一賣給了中國,他們迫切希望在上海市場作套期保值。"此時,三井物產期貨公司已經成為日本期貨業的佼佼者,具有三井物產現貨貿易的背景和基礎,原油、金屬等商品交易量都很大,擁有豐富的期現結合經驗,透徹研究期貨與期權、期貨與現貨之間的關系。



本文摘自《日本財團的中國佈局》


   本書把日本當作一面鏡子,用“三井”、“綜合商社”、“財團”這三個概念作為一條主線,將衆多熱點事件、中日企業競争與合作、重點產業分析等以案例的形式聯系起來。本書不僅僅揭開了這些三井財團企業的身世之謎,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們之間互相配合在中國衆多產業上的隐秘佈局和擴張戰略,以及他們拓展市場和控制商權的手段,從而展現三井財團在鋼鐵、汽車、信息產業、石油、核電、高速鐵路等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上開辟出的一個又一個戰場。對於很多堅持發展中國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說,《三井帝國在行動》這本書的推出,進一步展現了“商戰”的波詭雲谲。在中國和全球市場上,面對一個比豐田集團還要大數十倍的三井財團這樣一個“大帝國”。我們的企業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是一個急待研究的課題,涉及經濟體制的層面。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