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第六章 無敵的商人道(1)

2014-04-16 22:50:55



  第六章 無敵的商人道

  在日本汽車界,"銷售的豐田,技術的日產"流傳甚廣。豐田絕對不是一般的造車者,而是更接近於商人,甚至可以說"豐田就是一群商人的集合體"。事實上,豐田集團是三井財團二木會(總經理會議)的重要成員,與三井物產有著割舍不斷的歷史淵源。

  豐田的兩個關鍵發展期,並非在"研究氣質"的豐田家族人領導下,而是由"商社出身"的兒玉利三郎(後改姓豐田)和石田退三掌管。兒玉利三郎曾工作於伊藤忠,他的哥哥任職三井物產;石田退三早年在三井物產的關聯商店當夥計,後來被譽為"日本的商魂"。

  深受三井商業文化影響的豐田,其行為自然與一般的汽車企業有所不同,"以奪取商權為根本目標"是豐田最大的特點。豐田的商業能力集中體現在豐田通商這家綜合商社身上。豐田通商總是刻意保持低調,盡量地隐蔽起來,在背後默默地支持和引領著豐田汽車。

  上世紀80年代,德國大衆等汽車公司迅速在中國合資建廠,然而豐田汽車並不為此所動,而是以豐田通商作為開路先鋒。1971年6月,豐田集團在香港成立了專營貿易、對中國内地銷售和投資的豐田通商香港有限公司,承擔起了培育豐田汽車在華生存環境的重任。

  豐田通商與豐田汽車如影隨形。豐田汽車在中國有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兩大合資企業。但是很少有人註意到,豐田通商這個"隐藏在豐田集團中的三井物產"在中國投資了120多家合資和獨資企業,分佈在汽車產業鍊的各個環節,並不斷延伸到其它領域。

  作 者 題 註

  導 言

  在日本上世紀60年代經濟起飛的階段,三井財團的豐田汽車開始把工廠建到國外去。當時,三井物產這樣的綜合商社在國外早已建立了自己的分公司、事務所、代表處,已經在世界各地建成了國際商業網絡。所以,當廠家需要走出去,到國外做事情時,三井物產就開始帶著它們出去。之後,豐田有了自己的商社"豐田通商",在主流市場已經不依賴三井物產了。今天,豐田汽車在國外的業務,豐田通商(豐田集團内的三井物產)在發揮著主導作用。

  第一節 影子豐田在中國

  探路中國,從"豐田通商"開始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商人,有商人的地方就有鬥争,歷史反複地證明著這一點。因此,豐田汽車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争奪汽車商權的鬥争史。"豐田汽車"和"豐田通商"相互依靠、相互配合,憑借超強的技術和商業實力,不斷地超越對手和自我,獲取源源不斷的利益,並達到更高的境界。豐田通商在争奪商權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可以說沒有豐田通商的全力扶助,就不會有今日的豐田汽車。

  豐田通商株式會社的官方網站上顯示,其中國之旅最早是從香港開始的。1971年6月,豐田通商在香港成立了專營貿易、對内地銷售和投資的豐田通商香港有限公司。受當時中國大陸封閉狀態的影響,豐田汽車按兵不動長達13年,這期間豐田通商通過香港公司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和準備工作。在中國發展前景並不明朗的當時,豐田通商的這種做法無疑具有坐失良機的風險,但也可以看到其富有前瞻性的戰略眼光。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重新煥發了生機,德國大衆等一批公司迅速地進入中國合資建廠。然而豐田集團並不為此所動,而是從汽車行業之外開始了試探性的投資。1987年11月,在中國農村土地承包改革帶來種苗需求熱潮的背景下,豐田通商和劄幌啤酒合資成立了華樂種苗有限公司。華樂的存在,不僅僅是為了在中國市場獲利,更是為了深入研究中國内地汽車市場,給豐田汽車日後可能的發展搜集中國的政治和經濟情報。

  在長期近距離地觀察和研究中國市場之後,豐田通商於1989年2月同小系制作所合資成立了"上海小系車燈有限公司",專門生產汽車燈具。這家公司日後發展成為中國本土最大的汽車燈具制造商,其2005年的市場份額超過50%。1989年6月4日的政治風波(六四事件)暫時中斷了豐田通商在中國汽車行業的投資。在其後的3年間,豐田通商在食品行業投資建立了幾個公司以規避可能的風險。隨著局勢的明朗,1993年初豐田通商開始在汽車生產服務領域展開投資。



本文摘自《日本財團的中國佈局》


   本書把日本當作一面鏡子,用“三井”、“綜合商社”、“財團”這三個概念作為一條主線,將衆多熱點事件、中日企業競争與合作、重點產業分析等以案例的形式聯系起來。本書不僅僅揭開了這些三井財團企業的身世之謎,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們之間互相配合在中國衆多產業上的隐秘佈局和擴張戰略,以及他們拓展市場和控制商權的手段,從而展現三井財團在鋼鐵、汽車、信息產業、石油、核電、高速鐵路等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上開辟出的一個又一個戰場。對於很多堅持發展中國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說,《三井帝國在行動》這本書的推出,進一步展現了“商戰”的波詭雲谲。在中國和全球市場上,面對一個比豐田集團還要大數十倍的三井財團這樣一個“大帝國”。我們的企業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是一個急待研究的課題,涉及經濟體制的層面。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