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第五章 大產業鍊上的棋局(3)

2014-04-16 23:36:21



  松下搶占制高點,要後發制人

  事隔東芝撤離中國大陸市場的8個月之後,住友財團的松下公司於2005年12月9日在日本官方網站上發表公告,稱將關閉其位於菲律賓和捷克的兩家手機制造工廠,以及美國和英國的手機研發中心,並將裁員1400人。此舉意味著松下手機退出包括中國在内的海外2.5G移動通訊市場。同時,位於北京的松下與普天的合資廠轉向3G手機終端的生產。松下選擇關閉工廠和研發中心,而不是採取合資或者賣掉的方式,顯然有更長遠的打算。

  2006年3月16日,針對前一階段松下宣佈停產GSM(2G標準)手機,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移動通信公司發表聲明稱,有關"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不準確,中國市場始終都是松下移動通信發展戰略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同時,松下移動通信稱,松下將集中所有經營資源進行3G產品開發,並大力推進開發平台以及核心技術的全球共同化,以期使開發效率和在全球市場上的產品力得到提高。此時,松下已經為日本移動運營商NTT Docomo提供了大量的3G手機。

  松下在手機方面的實力仍然不可小觑。此次松下退出GSM(2G)市場,與其說是敗退,倒不如說是收縮防線。松下退出GSM市場之後,將集中資源研發通用核心技術和下一代移動終端。所謂通用核心技術即基於Linux操作系統的全球平台,而下一代移動終端指3G甚至4G手機。從長遠來看,松下退出競争激烈的2G市場,轉而在3G市場搶占制高點,更加符合戰略佈局的要求,松下強大的經濟實力也足以支撐它等到中國3G時代的來臨。

  住友財團的松下公司一直在積極推進中國的本地化開發,如開發面向中國用戶的GSM(2G)和WCDMA(3G)雙模產品,推動與大學、研究機構的合作,分別與國内著名高校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展開關於TD-SCDMA的共同研究。在終端產品的本地化開發方面,松下2001年就在中關村建立了面向中國市場的研究開發中心"尖端移動通信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涉及研發適應中國消費者的GSM和2.5G終端產品,研究3G/4G下一代網絡。

  此外,這幾年松下也與一些在技術上存在互補關系的著名通信公司開展深層次的合作,進行中國本地化3G產品和應用的研發。2002年,松下公司與NEC、華為共同成立了上海宇夢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作為移動互聯網與第三代(3G)手機技術開發合作成果的信息發佈基地,在全球範圍内提供最先進的下一代手機技術。2003年11月6日,松下移動通信又與UT斯達康宣佈在杭州合資共建宇通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簡稱:杭州宇通科技)。

  杭州宇通科技的目標是"以3G通信系統的無線連接o解決方案的提供",致力於3G基礎設備開發。松下可提供無線基站技術,而UT斯達康則擅長基地間的網絡技術,雙方的合作可以為運營商提供低價位優品質的系統解決方案。該公司首先專註於WCDMA無線技術研究及產品的設計、開發和生產,擴展到TD-SCDMA技術及產品領域。這些合作大大增強了松下在第三代移動通信領域的核心實力,加快了其3G技術優勢在中國的落地。

  至此,松下對國内3G市場的佈局已昭然若揭。在競争激烈、利潤率日趨降低的2G、2.5G市場,松下選擇了全身而退。在"優勝劣汰"的手機產業鍊中,松下手機雖然失去了先發優勢,但要後發制人。以退為進,是一個源遠流長的孫子兵法中的策略。在當今的移動通信行業,松下將這個古老的兵法為其所用。3G已經在中國市場呼之欲出,在這個令各通信巨頭垂涎不已的大蛋糕中,松下已早早佈下棋子。

  第二節 佈局中蘊含的野心 (略)

  3G,以中國為核心; 駐紮在武漢的"NEC大本營"; 排兵佈陣,步步為營;高舉"紅旗"向前進

  第三節 咄咄逼人的實力

  3G手機的始祖――松下

  2000年1月,納斯達克指數和道瓊斯指數臨近崩盤邊緣,美國已提前陷入經濟衰退,然而,此時日本移動電話運營商NTT DoCoMo的手機上網服務"i-mode"經過近一年的推廣後,卻已經吸引了300多萬人。這個時候歐美許多公司紛紛在推WAP手機上網技術。然而,與每秒僅9k傳輸速率、費用高昂、每次上網還需重新撥號、可浏覽的網站屈指可數的WAP市場相比,日本的年輕人已經通過i-mode實現了傳輸速率28k、永遠在線,並且可訪問4000餘個網站。

  自日本移動電話運營商NTT DoCoMo推出移動互聯網接入的i-mode以來,長期被看成是日本新新人類追趕潮流的時髦玩意。實際上,隨著i-mode功能和服務的更加強大,它已影響到日本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再僅僅是種時尚,而是涉及到企業經營方式、工作環境、職場機會、日本IT產業等多個方面的影響。而且,i-mode從年輕人的娛樂文化用途迅速成為中老年人進行商務活動的得力助手。



本文摘自《日本財團的中國佈局》


   本書把日本當作一面鏡子,用“三井”、“綜合商社”、“財團”這三個概念作為一條主線,將衆多熱點事件、中日企業競争與合作、重點產業分析等以案例的形式聯系起來。本書不僅僅揭開了這些三井財團企業的身世之謎,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們之間互相配合在中國衆多產業上的隐秘佈局和擴張戰略,以及他們拓展市場和控制商權的手段,從而展現三井財團在鋼鐵、汽車、信息產業、石油、核電、高速鐵路等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上開辟出的一個又一個戰場。對於很多堅持發展中國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說,《三井帝國在行動》這本書的推出,進一步展現了“商戰”的波詭雲谲。在中國和全球市場上,面對一個比豐田集團還要大數十倍的三井財團這樣一個“大帝國”。我們的企業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是一個急待研究的課題,涉及經濟體制的層面。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