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第四章 隐藏的壟斷與共謀(6)

2014-04-17 10:35:52



  至2008年初,通過對液晶電視屏(TFT-LCD)市場的統合,三井-住友財團分別以東芝、索尼和松下為主導,組建了"東芝-夏普-先鋒"、"松下-日立-佳能"、"索尼-三星"三個軍團,也從而加強這些企業在DVD產業上的彼此協作關系。2008年1月6日,東芝、松下和夏普在美國的法人公司聯合成立了一家名為MRM(簡稱)的廢舊家電回收公司,而MRM已與日立、JVC、先鋒、三洋電機、三菱電機和荷蘭皇家飛利浦電子達成了合作協議。這些企業實際上都是6C和3C聯盟的成員,也分別屬於BD陣營和HD-DVD陣營。

  激烈較量的背後是"共謀"

  為了争奪高清晰DVD市場,索尼推出的BD和東芝倡導的HD-DVD標準目前在市場上形成了分庭抗禮(相對壟斷)的局面,而表面上的激烈競争引起了歐盟監管部門的警惕。2006年8月10日,據佈魯塞爾奧斯丁法律公司Sidley透露,歐盟開始調查:索尼和東芝是否存在"強制性將DVD格式,灌輸給電影制造商和電腦制造商的行為"。不過歐盟發言人暗示,在正式調查之前,需要完成許多"鋪墊工作",信息和證據搜集就是所謂的鋪墊工作。

  此時,三井財團加快了對旗下的東芝和索尼各自分工與協作的步伐。在框架協議條款下,雙方計劃建立一個合資公司制造高性能半導體產品。不過索尼公司後來宣佈,準備把半導體制造業務和生產線轉讓給東芝公司。2007年10月18日,索尼表示,為了集中力量強化核心業務,它最終與東芝簽署了框架協議,同意把強大的計算機Cell芯片(中央處理器,CPU)生產線出售給東芝公司。索尼未來將逐漸退出半導體行業,全力聚焦消費電子業務。

  事隔僅4天,索尼公司於2007年10月22日宣佈了兩份獨立簽署的最新合作協議,目的是增強索尼集團的PlayStation(遊戲機)業務規模。根據協議内容,IBM和索尼將雙方之間現有的生產合作關系拓展到45納米絕緣矽(SOI)業務中,以批量生產Cell寬帶引擎(Cell/B.E)處理器。此外,作為另外一份獨立協議的内容,索尼將拓展與東芝之間的聯盟關系,以通過45納米批量處理技術來生產高性能LSI(大規模集成電路)。

  2007年12月18日,東芝公司宣佈,將加入IBM領軍的集團,共同研發32納米半導體制造工藝。IBM領導的這個聯盟囊括了多個半導體巨頭,其中有美國AMD公司、韓國三星電子公司、新加坡特許半導體公司、德國英飛淩公司和美國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這七家公司將會一直合作到2010年,聯合研發採用32納米設計、生產芯片的技術。由此,三井財團通過東芝公司又與IBM公司增強了多年來就有的密切合作關系。

  三井財團對下一代DVD產業的謀篇佈局時日已久,完成圍棋收官工作的時間到了。2008年2月16日,日本NHK電視台的頭條新聞中報道了一則消息:東芝宣佈放棄HD-DVD格式。於此同時,路透社東京分社也刊發了"東芝放棄HD-DVD,終結格式戰争"的消息。在此前後,作為原東芝HD-DVD陣營中的華納公司、派拉蒙公司改為發行採用索尼BD格式的碟片。微軟和三星電子也表示轉為生產BD格式的產品。無論怎樣變化,最終他們都無非是從三井財團的左手換到了右手中。

  總之,日本企業和世界其他國家的企業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他們在競争中伴隨著大量的合作,甚至很多時候合作是主旋律。日本企業巨頭們為了獲得市場的主導權不停地在博弈,在看似激烈較量的後面也存在共謀,這種共謀其實就是技術上的排他性。與傳統的市場壟斷不一樣,技術壟斷在各種資源的投入上相對要少,而且競争與合作的轉變相對比較容易,轉變的機會成本也相對較低。因此現在世界各國更重視在知識產權和技術標準的競争。

  第三節 紅光PK藍光

  EVD是中國自主的嗎?

  為了讓中國DVD制造商掌握自有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2005年2月信息產業部批準EVD為中國的"國家標準"。EVD(Enhanced Versatile Disc,增強型多功能光盤)被視為中國自主開發的可播放高清視頻的光盤標準,屬於紅光技術標準。雖然EVD能不能成為國際標準很難說,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在新的光盤系統國際標準還沒有制定之前,中國已經先行開口說話,扭轉了以前的被動局面。

  早在1999年,在原中國國家經貿委和信息產業部的組織下,國内影碟機產業的骨幹企業聯合成立了中國數字光盤聯合體這一產業聯盟,聯合起來進行核心和共性技術的開發,北京阜國數字有限公司(簡稱:阜國數字)是主導力量。歷經4年,終於越過了技術體系開發、核心芯片研制生產、整機產業化規模生產等多道難關,一種採用美國On2公司特許的VP5和VP6視頻壓縮技術,被稱作EVD標準的影碟機於2003年開始投放市場。



本文摘自《日本財團的中國佈局》


   本書把日本當作一面鏡子,用“三井”、“綜合商社”、“財團”這三個概念作為一條主線,將衆多熱點事件、中日企業競争與合作、重點產業分析等以案例的形式聯系起來。本書不僅僅揭開了這些三井財團企業的身世之謎,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們之間互相配合在中國衆多產業上的隐秘佈局和擴張戰略,以及他們拓展市場和控制商權的手段,從而展現三井財團在鋼鐵、汽車、信息產業、石油、核電、高速鐵路等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上開辟出的一個又一個戰場。對於很多堅持發展中國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說,《三井帝國在行動》這本書的推出,進一步展現了“商戰”的波詭雲谲。在中國和全球市場上,面對一個比豐田集團還要大數十倍的三井財團這樣一個“大帝國”。我們的企業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是一個急待研究的課題,涉及經濟體制的層面。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