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題和結論是什麼

2014-04-24 10:35:52

  在我們客觀評價一個人的分析推理之前,首先必須找到他的分析推理之所在。這樣做看起來易如反掌,實則不然。要成為會批判性思考問題的人,第一步就得培養找準論題和結論的能力。
手機正在成為今日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種種便利,同時也帶來諸多不便。手機的便利之處在日程太滿和情況緊急時可以體現出來。對那些隨時要掌握兒女行蹤的父母來說手機也可以派上用場。盡管手機給人們帶來了種種便利,但它的不便之處表現在使用的不合時宜。人們正在聚精會神地聽講座或聽音樂會時突然有手機鈴聲響起來,大家會覺得大為掃興是在所難免的事。盡管文明社會中多有關閉手機的種種提示,但面對日漸增多的手機用戶,他們的種種惡習也許需要我們施以更為嚴厲的懲戒才行。
寫這篇文章對手機的作用進行評價的人很想讓你相信他的觀點。但是他的觀點到底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相信他的觀點呢?
一般來說,那些建網頁、博客、寫社論、出書、給雜志寫文章或做演講的人都在竭力改變你的看法或是信仰。你要對他們循循善誘的說法做出客觀公正的回應,首先就必須找出其中的争議或者說論題之所在,然後再找到作者要推銷給你的結論。(別人的結論也就是他試圖傳遞給你的信息,目的在於塑造你的信念和行為。)找不準作者的結論,你就會曲解別人的意圖,這樣做出的回應也就顯得驢唇不對馬嘴。
讀完本章以後,你應該能自如地回答我們提出的第一個關鍵性問題。
關鍵問題:論題和結論是什麼?
小貼士:論題就是引起對話或讨論的問題抑或争議。它是後續所有讨論的驅動力。
"是什麼"問題和"應不應該"問題
在這裡,識別兩種你常遇見的較有代表性的論題不無裨益。以下這些問題闡明了其中的一類論題:
音樂學習是不是有助於提高一個人的數學能力?
家庭暴力最常見的誘因是什麼?
服用帕羅西汀(Paxil)是不是治療抑郁症的有效手段?
美國2016年醫療保險的花費將會達到多少?
伊利諾伊大學心理學研究院的水平怎麼樣?
以上所有問題都有一個共同點。對它們的解答無一例外地都要描述世界萬物過去、現在或將來的存在方式。比如,前兩個問題的答案有可能是:"一般來說,受過音樂訓練的孩子比沒有受過音樂訓練的孩子學起數學來要更省力""長期酗酒是引發家庭暴力最常見的原因"。
這些論題都屬於描述性論題(descriptive issues)。它們在教材、雜志、互聯網、電視節目中較為常見,反映了我們對世間萬物存在形式和秩序的好奇。請註意上述問題當中的黑體部分;你會發現以這些方式提出的問題,它們極有可能屬於描述性論題。
小貼士:描述性論題是指對過去、現在或將來的各種描述的精確與否提出的問題。
現在我們來看一看第二類論題的一些例子:
公立學校裡應不應該教授智能設計?
對醫療補助欺詐應該採取什麼措施?
我們應該立法禁止使用運動型轎車還是應該去面對哮喘病發病率的直線上升?
上述所有問題需要的答案都顯示出世間萬物應該呈現的樣子。舉例來說,前兩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是:公立學校裡應該教授智能設計;我們應該採取更加嚴厲的懲罰措施來對付醫療補助欺詐。
這些論題都屬於倫理或道德範疇,它們提出的都是關於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該有什麼不該有、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的問題。它們需要的是規定性的答案。因此,我們將這些問題稱為規定性論題(prescriptive issues)。社會論争通常都屬於規定性論題。
這樣說有點兒太過簡單和籠統了,有時候,我們很難判斷自己讨論的到底是哪一類論題。但是,記住這兩種不同的論題類型很管用,因為你最終做出的客觀評價到底是什麼樣,主要取決於你所回答的論題的類型,不同類型的論題,評價也自然會有所不同。
小貼士:規定性論題是指對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好什麼是壞所提出的問題。

本文摘自《學會提問》


   這本《學會提問》是一本非常經典的批判性思維讀物,很出色地完成了傳授批判性提問的技能這一目標,既簡潔又全面,實踐指導性強,會對同學們提供很大的幫助。想要去國外留學深造的同學,應該學習批判性思維,學會用批判性眼光去看待、評價問題,理性思考,擴展你的思維和眼界,豐富你的内心世界! —俞敏洪(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地提出問題、思索問題。 —哈佛大學名言 美國“神童”教育(天賦教育)的“童子功”入門第一招是“培養批判性的閱讀能力”,第二招是培養“批判性的聆聽能力”。在小學階段還是作為一種行為習慣來培養,到了大學階段就已經成為一種思維方式了。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因而成為各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學課程設計圍繞的核心。 —《天賦教育在美國》 如果你不改變問問題的方式,你永遠都不會成功。 —現代管理之父德魯克 提問題比回答問題更啟發人的智慧。 —潘石屹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