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提出好問題

2014-04-24 10:50:56

  引言:一切從批判性思維開始
很多影評家迫不及待地告訴我們,哪些電影不容錯過,哪些電影不看為妙。可是他們的看法到底有哪些我們可以笃信不疑呢?有哪位影評界的權威但凡做出結論一定會提供最令人信服的理由?
本書的幾位作者都是鐵桿影迷,但和你一樣,我們也不想來者不拒地通吃每部電影。說到底,決定看哪部不看哪部電影還真是塊硬骨頭。為了讓這塊骨頭好啃一點兒,我們常借助幾個喜歡的網站。
可是,剛一登錄這個網站,你馬上就會發覺影評家的觀點似乎從來就沒有一致過。這個經歷不過是萬千世相的一個側面而已。不論醫生、立法委員、建築師、水管工還是偵探,在特定情況下如果問及他們採取什麼措施最為恰當,他們無一例外地要各持己見。他們意見相左,我們這些洗耳恭聽的人又當何去何從呢?你將開卷閱讀的這本書就包含了我們知道的最佳答案。你需要發展相關技能,樹立正確態度,這樣才能自行判斷出哪些觀點能為我所用,從而形成你自己的觀點。
作為一個富有思想的人,對自己的所見所聞如何回應,你必須要做出選擇。一種方法是不管讀到什麼還是聽到什麼都一股腦兒地接受,久而久之習以為常,你就會把別人的觀點當成自己的觀點,是他人所是非他人所非。但沒人會心甘情願地淪為他人的思想奴隸。
另一種更為積極進取也更令人欽佩的方法是提一些較有力度的問題,以便對自己所經歷的東西到底有多大價值自行做出評判。本書的讀者對象就是舍易就難選擇後一種方法的人。我們會為你提供各種指導,教你應該提哪些問題,選擇在什麼時間提問。但現在,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通往合理結論的道路往往從問題開始,並且一路都有問題相伴。
激發你的批判性思維
所謂批判性的聆聽和閱讀,即對自己耳聞目見的一切進行系統的評判,這需要一整套的技能和態度。這些技能和態度都建立在一系列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上。我們會循序漸進地學習這些問題,而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能將這些問題融會貫通,從而找出最佳的決斷。理想的效果是,經常提出問題將成為你的身份標記和存在宣言,而不僅是你從書本上學來的一套本領。
批判性思維是本書使用的一個術語,其内容主要涵蓋以下幾方面:
(1)有一套相互關聯、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的意識;
(2)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關鍵問題的能力;
(3)積極主動地利用關鍵問題的強烈願望。

本書的目的就是激發你朝這三方面全面發展。
問題一旦提出來,就要讓被問對象給出一定的回答。通過提問,我們傳達給被問對象的是:"我對這個很好奇""我想多了解些""請幫幫我"。這樣的要求體現了我們對他人的尊重。關鍵問題的提出,能讓所有聽到問題的人得到更多信息,引導讨論的方向。就此而言,批判性思維的起點在於有提高思維能力的強烈願望。關鍵問題的提出還有助於提高我們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因為你將從以下幾類情形中獲益匪淺:
(1)客觀評價圖書、雜志及網站上讀到的文章或論述,不盲從盲信;
(2)評判一場講座或演說的水平高低;
(3)提出自己的觀點並進行論證;
(4)通讀指定文章後撰寫有理有據的論文;
(5)積極參與課堂讨論。
小貼士:批判性思維有一套相互聯系、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的意識,同時加上在適當時間提出和回答這些問題的能力和意願。

本文摘自《學會提問》


   這本《學會提問》是一本非常經典的批判性思維讀物,很出色地完成了傳授批判性提問的技能這一目標,既簡潔又全面,實踐指導性強,會對同學們提供很大的幫助。想要去國外留學深造的同學,應該學習批判性思維,學會用批判性眼光去看待、評價問題,理性思考,擴展你的思維和眼界,豐富你的内心世界! —俞敏洪(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地提出問題、思索問題。 —哈佛大學名言 美國“神童”教育(天賦教育)的“童子功”入門第一招是“培養批判性的閱讀能力”,第二招是培養“批判性的聆聽能力”。在小學階段還是作為一種行為習慣來培養,到了大學階段就已經成為一種思維方式了。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因而成為各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學課程設計圍繞的核心。 —《天賦教育在美國》 如果你不改變問問題的方式,你永遠都不會成功。 —現代管理之父德魯克 提問題比回答問題更啟發人的智慧。 —潘石屹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