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資本

2014-04-24 11:50:56

  家族財富與個人在銀行的現金有很大不同。成功的富豪家族成員將自己當成是金融資本的管家而不是持有者。因為他們不是金融資本的持有者,所以他們覺著他們無權使用這些財富供個人享樂。取而代之的是他們像照看傳家寶一樣照看它。他們也許不喜歡古老的東西,甚至不願意成為它的保管者,將其作為負擔,而不是樂趣,但是他們仍然盡職盡責。
個人財富只有一個目的:改善你的生活質量。它能讓你去度假,讓你住進夢想的房子裡(如果能負擔得起),讓你買啤酒、照亮你的房間、退休後有錢花。
個人財富必須要物有所值。幾乎每天都需要動用。供車、買地鐵票、給服務員小費、給孩子們津貼。如果能的話,它隨時隨地可購買任何東西。
這也是個人財富的難處:沒有個人財富辦不成的事情。因此,個人財富總會減少,心有餘而力不足。對大多數人來說,個人財富總是四處奔跑,總是沒有喘息的機會來恢複體力,經常是它自己筋疲力盡,有時甚至會崩潰。
事實並沒有聽起來那麼可怕,個人財富終歸是個人財富,它的存在就是為了實現它的作用。對大多數人來說,個人財富殆盡時也是它的作用完結之時。
但這並不是我們本書中讨論的東西,我們讨論的是另一種財富:家族財富。家族財富屬於家族,而不是屬於某個特別的個人。就像一個組織的財富,有人管理這些財富,有人確保這些不會消失,這些人不應把這些財富花費在自己身上。
當組織財富以費用、工資、分紅等形式支付時,就會轉化為個人財富。但是將組織財富轉化為個人財富的保管者是一個很差的保管者,他有可能是在犯下過錯。
如果個人財富不得空閑,家族財富就會變懶惰。不用會變“舊”。坐吃山空,毫無目標,沒有意義,有時甚至毫無用處。
它不是某個人的資產,而是屬於整個家族;它不是為某個人服務,而是服務整個家族;它不是提高某個人的生活標準,而是改善全家族人的生活質量。
這一點讓家族財富不同於個人財富,所以必須用不同的方式考慮、使用和保護它。
然而,錢就是錢,關於錢的很多東西都一樣,不論是誰的錢都是如此。所以你的家族中需要有個“善於管錢”的人。
當然,首先你需要可以給家族掙錢的人。我們在第3~5章節中講述了這一問題。並不是人人都能掙錢,也不是每個人都想掙錢,但是家中如果沒有這樣的人,你也不可能擁有“家族財富”。
其次,你需要一個能管理和保存錢的人。這一天賦也許更普通些,也更容易學習到,但並不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你更需要它。你需要一個財富創造者,也需要一個很好的管理者來實現財富的傳承,而且他們必須想這樣做。記住,他們掙錢或持有財富並不是為了一己之利,而是為了他人的利益,甚至是那些他們從不謀面的人。這項工作的工作量大、困難重重,而且是一項沒有確定結果的長期工程。
為什麼要這麼做?
國家的敵人?
只要我們有足夠的錢,我們就會建造一座農舍,刻上維吉爾(Virgil)的話:“Hic dontus,haec patri est.”
翻譯過來大意是:這是我們的家,這是我們的國家。但是當你說這句話的時候,說第二個“這”時必須加重語氣,這樣就解釋通了。
“這是我們的家。”是稱述事實。
“這是我們的國家。”實際上是不忠。
是要對國家宣誓效忠,而不是家族。國務部長不僅要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而且要滿足他們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例如,在戰争年代,公民要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國家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如果他被號召需要為了戰争放棄自己的生命或財產,公民隨時做好準備,滿足於這種犧牲是高尚的。
和平年代,國家選舉是最大的競賽,其中個人的成功或失敗聯結著候選人。他的政黨獲勝,選民也贏了。他覺著不僅他自己會得到他想到的,他的競争對手也能得到。
例如,創立全民醫療保健體系時,支持它的人必定歡呼雀躍,即使他們沒有為這項運動付出任何貢獻,甚至不知道它是否或如何能改善全民的醫療保健。但是他們確信這對人對己甚至是對於反對它的人都有好處。
歷史學家會註意到現代更像羅馬帝國時代,而不像羅馬共和國時代。在我們的引用中,維吉爾仍然大談特談共和國的好處(一部分是為了取悅奧古斯都),在那個年代,家族比羅馬中央政府更重要。羅馬共和國由維護其榮譽、保護和促進其家族利益、建立和保存家族財富的家族統治了幾百年。
後來,帝國時代,人們很難持有家族財富——因為帝王想要財富。但是這個說來話長。
我們當前的目的,就是要記住任何想擁有家族財富的人,他們的目標是部分地保護其自身不受國家影響。家族保持其資源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們不想依靠國家的施舍。我們已經見過一些國有退休金體制陷入困境。特別是英國的醫療保健系統也經常存在管理不善、資金匮乏和組織問題。這對於依靠國家維持生計的人來說,如傑斐遜(Jefferson)所說:“我們應該很快想要面包。”
但那還不是最壞的。歷史證明,國家不僅不是可靠的幫手,甚至會成為一個家族最糟糕的敵人。
例如,法國革命演變為恐怖統治時,法國貴族實際上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1793年,馬克西米連•羅伯斯皮爾(Maximilien Robespierre)控制了公共治安委員會,他將16594人送上了斷頭台。難道是因為他們有罪嗎?不是,而是生不逢時。
我們不用追溯太久遠的歷史去尋找例子,跳入腦海的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德國和東歐猶太人事件。政府不僅成了剝奪猶太人財富的寄生蟲,甚至成了他們永久的敵人,將他們捆綁起來,把全家人(數百萬家庭)送往勞力和死亡集中營。
20世紀早期和中期是兇殘政府的全盛時期,納粹忙著殘殺猶太人、吉普賽人、各種宗教的教徒、同性戀者、智障者、瘸子、民主黨人以及其他群體。
我們從其中學到的另一個教訓是,如果你的家族管理良好、比較富裕,你的日子就會好過些。上述的例子中,擁有家族財富的人一般不會受到國家的控制——他們比沒有家族財富的人活得更好些。
總而言之,經營良好的家族比國家更加強大,更加可靠。

本文摘自《家族財富》


   第一次看到《家族財富》這本書,就被題目吸引了。書中有相當篇幅讨論了“家族理財室”(family office)業務,這是國外私人銀行的頂級服務。原本只想更深入地了解國外私人銀行的業態,但閱讀的過程卻帶給我很大的震撼,颠覆了我原本對財富的認知,讓我重新思考價值的意義。在譯者看來,在觀念上傳遞出的與公衆認知大相徑庭的家族財富理念,才是這本書的寶藏。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