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慢》 尋找“自慢”絕活

2014-04-27 22:51:02

    擁有一種無可取代的專長,是每一個工作者必要的生存要件。這個專長不僅是要會,而且是要最佳、最好,別人都比不上你,在關鍵的時候,專長出手,所有人退避三舍。

    擁有“自慢”絕活的人,是組織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工作者,也是“80/20”原理中的重要貢獻者,這些人帶動組織成長,被人依賴、被人仰望、被人尊敬!

    台灣的驕傲、紐約揚基隊的投手王建民,最拿手的球路叫“伸卡球”,是一種下沉快速球,到本壘闆時快速下墜,經常造成打擊者擊出内野滾地球被封殺,王建民極少被打出外野長打,“伸卡球”是王建民立足大聯盟的殺手球路。

    在公司中徵選新人的時候,我經常會問:“你有什麼特殊的本事或專長?”大多數應徵者都說不上來。就算回答了,也禁不起我再三的確認,因為我要的答案是非常在行,而且真正較諸一般人而言,更深入、更專業,為常人所不及的專業,那是個人拿手的絕活,只要絕活出手,四方臣服!

    日文中形容自己最拿手、最有把握、最專長的事叫做“自慢”,餐廳中的招牌等,稱為“味自慢”,“自慢”這兩個字完全沒有驕傲自大的意思,只在形容自己的拿手與在行,是不是比別人更好,其實不知道,但絕對是自己最自信、最有把握的事。

    擁有自己最有把握的自慢絕活,是每一個工作者都必須具備的條件。當我在徵選新人時,我要用什麼人?當然是那個擁有自慢絕活,而這種能力又是公司需要的人!當公司要升遷某一個主管時,要升誰?當然是那個擁有自慢絕活,而那個條件又是未來當主管時會用得著的能力!

    我最沒把握的人,就是那種“五育並重”,所有事都會,但所有事都不精的人。通常這種人影像最模糊,你不會留下任何印象,在組織中可有可無,就好像每一個人都如此,但少一個、多一個也無妨。

    不幸的是,大多數的工作者都是這種影像模糊、缺乏自慢絕活的人。這種人是那些只創造20%貢獻的80%的人。如何創造、培養自己的自慢絕活,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

    自慢絕活可以是一種態度:我對公司最忠誠;我工作態度最嚴謹、最穩當、最可靠、最積極;我可塑性最高、學習力最強;在組織中,我的人緣最好、合作性最佳。任何一種態度都是明顯的優點,都可以變成在組織中勝出的關鍵,前提是特色要夠明確,為人人所稱道。

    自慢絕活也可以是一種技術:財務的專長、營銷的專長、企劃的專長……也可以是一種能力:計算機、語言、溝通、公關、廣告……甚至自慢絕活也可以是一種嗜好:高爾夫、網球、釣魚、登山、圍棋、美食、旅行……技術與能力是工作上明確有用的專長,而嗜好則證明一個人多才多藝而有趣,是個性格鮮明、舉止出衆、特立獨行的人。

    有心而長期穩定地培育、學習、追逐,則是培養自慢絕活不可或缺的方法。年輕時的同學、同輩或朋友,幾年不見之後,忽然發覺他們都變成某一領域的專家,這就證明了自慢絕活並非天生擁有,而是每一個人按照自己的興趣、專長,不斷地長期努力學習、追逐而來!

    每一個人都應該自我檢讨一下:我有超乎常人,讓自己自信、自豪,永遠可依賴的自慢絕活嗎?

    後記

    許多人在組織中,惶惶不可終日,因為他們能力不明、影像模糊,對組織的貢獻也不足,存在需要靠人緣、靠内部公關,這種人永遠是組織中最辛苦的人。每一次變動,隨時可以被取代。

    我其實胸無大志,只求不要看別人臉色,有自己的尊嚴,因此只好不斷培養一種無可取代的專長,但最後發覺這原來是每一個人真正的價值!

本文摘自《從員工到總經理的成長筆記》


  “自慢”的職場私房學,是你增強專業競争力的捷徑。
  “自慢”,形容自己最拿手、最有把握、最專長的事。自己的拿手與在行,是不是比別人更好,其實不知道,但絕對是自己最自信、最有把握的事。每個大廚都有“自慢”的料理,每個職場高手都有自豪的本事。面對職場上的競争與起落,成功的最關鍵之處在於態度。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