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權和雇佣關系

2014-04-28 14:05:58

  第11章對不完全合同的分析從假設合同不完全的首要原因是在事前不能準確地描述某些事件開始,但我們又假設,一旦事件發生,描述和理解事件就會變得很容易。語言的差異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了制定一個十分完備的合同?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這都是一個存在争議的問題。我們在第12章廣泛地讨論這個問題。

  在第11章,我們外生地指出什麼事件是不能寫入合同的,並集中讨論合同不完全性對於制度設計的含義。我們主要對市場經濟中兩個普遍的制度——所有權和雇佣關系感興趣。

  Simon(1951)最早建立的關於不完全合同的正式模型,涉及了雇佣關系的一個基本問題:雇員和雇主間的權威關系——這是我們至今還沒考慮的。目前為止,和其他合同一樣,我們都是用提供明確的服務和“產出”來描述雇佣合同。但是在實際中,雇佣合同只是很寬泛地寫出雇員職責的條款,雇員未來的具體任務由雇主來決定。簡言之,雇佣合同是高度不完全的,合同中雇員同意自己服從雇主(有限)的權威。因此,雇佣合同指出了一種不同於即期市場中普遍存在的讨價還價模式的新交易模式。正是出於這個原因,Simon、Coase以及Williamson挑選雇佣合同作為研究經濟制度的原型,以區別於市場交換。

  Simon把對這兩種交易模式的選擇看成對兩種“長期合同”的比較:一種是“銷售合同”,在合同中明確地寫出所提供的服務;另一種是“雇佣合同”,在合同規定的範圍内,服務的提供由買者(雇主)決定。當買者在簽訂合同時不確定自己偏好什麼樣的服務,以及當賣者(雇員)對雇主委派給他什麼任務基本無差異時,這種合同很受雙方的歡迎。第11章讨論了simon理論的解釋力和局限性,並提供了一種允許事前關系專用性投資和事後再談判的Simon理論的現代版本。第12章進一步在Simon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具體地模型化雇主的“要求”或“命令”以及雇員相對應的“違抗”或“執行”變量來構建模型。

  關系專用性投資的存在創造了有別於即期市場交易的交換模式,這一觀點早已被Williamson(1975,1979,1985)清晰、有力地強調了。沿襲這一思路,Grossman 和Hart(1986)在一篇突破性的論文中發展了一個簡單的理論,對以剩餘控制權為基礎的所有權建立了模型。他們把企業定義為由一個共同所有者擁有的一系列資產,該所有者擁有使用資產的剩餘控制權。他們文章中的一個核心概念是:所有權是用來防止未來被其他交易方套牢(hold-up)的一種保護措施,並因此為事前關系專用性投資提供了很強的激勵。也就是說,資產的所有者對於那些沒有寫入到初始不完全合同中的交易,在談判時擁有讨價還價的籌碼。他可以把生產性資產的使用權出售給需要利用資產進行生產的另一方。這樣,資產所有者可以保護他事前關系專用性投資的收益。

  在這些概念的基礎上,Grossman和Hart就可以提供一個簡單的關於一體化的成本和收益以及企業邊界的正式理論。第11章廣泛地關註了這一理論。一體化的優點就是一體化後的新所有者讨價還價的地位得到了強化。這種強化的地位可以激勵他事前投資得更多。但是,一體化的缺點在於被替換掉的所有者的地位受到了削弱,並因此投資得更少。依賴於一體化的成本和收益的大小,Grossman和Hart就可以決定什麼時候一體化是最優的或者不是最優的。因此他們第一次清楚、有力地表達了一個關於企業邊界的簡單而又嚴格的理論。隨後又由Hart和Moore(1990)發展,Hart(1995)將其綜合。

  

本文摘自《史上最完整、最權威的合同理論著作》


   這本全面系統介紹合同理論的教材。合同理論,當前微觀經濟學的重要理論分支之一,又稱為信息經濟學、激勵理論,在公司金融、產業組織理論等多個領域有重要應用。這本《合同理論》教材,由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出版社原版、格致出版社引進出版、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費方域教授組織翻譯,體系得當,叙述精略,語言流暢簡潔,將理論概念與實際應用巧妙融合在一個個模型中。本書作者帕特裡克·博爾頓和馬賽厄斯·德瓦特裡龐是研究合同理論的兩位領軍人物,他們合寫的這本書將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學習、研究合同理論的一本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