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投資往何處去

2014-06-25 12:54:09

  民間資本現在能投資什麼?實體經濟很難贏利,稅負很重,融資很難;房地產面臨泡沫破滅的風險,政府正在嚴控;股市不知哪裡是底部;基金虧得一塌糊塗;藝術品、紅酒更不靠譜;金融、能源、公用事業等壟斷行業進不去。在這種情況下,民間投資究竟向何處去?
  誰來推動投資競争
  民間投資沒有好去處的時候,應停下來想想為什麼。為什麼國務院出台的“非公36條”和“民間投資36條”落不到實處?主要原因是,投資環境還沒有為民間投資提供公平競争的平台。
  這時候,民間資本和民營經濟應當發出自己的聲音,呼籲投資公平競争,建設良好投資環境。
  實際上並不存在意識形態歧視民間資本和民營經濟的嚴重問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張宇聲稱,國有企業主要從事私有企業不願意經營的行業。張宇不是不了解國情,就是故意發出“雷人”言論,但並不是矮化私有企業,而是在拔高私有企業。
  手心手背都是肉。對於國家來說,國有投資、境外投資、民間投資都能貢獻稅收,提供就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應當是一樣的。國家已經把保護民營經濟的合法權益,鼓勵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寫入憲法。在政府部門,尤其是主管經濟的官員眼裡,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是一樣的,只是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各有自己的優缺點和擅長的領域。
  如果國有企業是“共和國的長子”,那麼,民營企業就是共和國改革開放以來出生的小女兒。“共和國的小女兒”出落得秀外慧中,照樣得到共和國的疼愛。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民間投資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要向政府、學術界和新聞媒體反映情況,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讓政府出台解決民間投資困難的政策。當經常遭遇不公平對待的時候,民間投資應向國家立法部門提議制定和實施民間投資促進法與民間借貸法,以改善投資和融資環境,在投資領域獲得公平競争的機會。
  如何控制投資風險
  能控制投資風險的地方,就是民間投資的好去處。因此,民間投資要做足控制投資風險的功課。
  在國内投資,民間投資應當註重法律和政策,不應當註重權力。法律和政策是穩定的,可以給民間投資明確的預期。中國歷來有“新官不理舊賬”的現象,如果沖著某位官員的權力去投資,該官員失去權力之日,就是該投資兌現風險之時。
  到國外投資,民間投資理應註意投資所在國的政治風險。在法律體系健全的國家進行投資,風險是可控的。在政局不穩、法律混亂的國家投資,隨時會有巨大的風險。只是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投資機會相對少,而政局不穩的發展中國家投資機會較多,民間投資應把握好投資收益與風險的平衡。
  在具體投資項目上,第一,要做好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風險論證。應在投資前對項目相關法律法規、投資環境、行業等做充分的調研和科學分析,向律師、投資咨詢機構咨詢,權衡利弊得失。
  第二,做好投資定位,進行與投資主體的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實力相匹配的投資。
  第三,把握好熟悉與創新、短線收益與長期利潤的尺度。
  第四,對投資合作對象進行盡職調查,對合作對象的誠信和實力有明確的了解,選好投資對象,避免貪小便宜吃大虧。
  第五,準確把握投資時機。“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秘訣是,“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好買的時候買,好賣的時候賣。
  第六,掌控投資的程序、進程和節奏,做到進退自如,防範被動違約和虧損。
  投資地在哪裡
  實體經濟處在最低谷的時候,正是投資者開始尋找投資實體經濟機會的最佳時候。當很多投資者離開實體經濟,實體經濟的競争程度下降,給民間投資帶來收購、兼並的機會。實體經濟在中低端制造業競争激烈,但高端制造業和創新的實體經濟領域,是民間資本投資實體經濟的藍海。
  民間投資向壟斷產業進軍。《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非公36條”)既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石油、金融等壟斷行業,又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公用事業、基礎設施、教育、科研、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甚至允許民間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建設領域。《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民間投資36條”)在“非公36條”基礎上,進一步拓寬了民間投資的領域和範圍。問題是民間投資鮮有進入壟斷產業的實力,但民間投資可以進入為壟斷產業配套的領域,或進入壟斷產業的一個鍊條,等有了實力後再進入主體壟斷產業。民間投資還可以聯合起來進入壟斷產業。
  七大新興產業對民間投資來說肯定充滿吸引力。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七個產業,有些看起來很美,但由於現有技術不成熟,研發投入大,民間投資一沖動,就可能進入一個虧損的陷阱。不過,七大新興產業是全新的產業機會,起點公平,民間投資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有選擇地在七大新興產業上有所作為。
  當上海綜指跌到2200點上下的時候,中國2000多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在10左右,有了投資的估值優勢,民間投資可以短線抄底套利,有眼光的民間投資能找到很多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公司,大舉買入股票。

本文摘自《現代人最需要的財經法律智慧》


   經濟離不開法律,生活在經濟大棋局下的中國人更離不開法律,無論是買房、買車、看病,還是投資理財、開公司辦企業,都脫離不了經濟,更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經濟糾紛和問題。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難,但法律是每一個人的靠山,財經法律常識是處於經濟亂象中的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具備的智慧。
  本書從法律角度,對刻下中國的熱點財經話題進行解讀和解答,視角新穎,觀點獨到。對於身邊諸多迷惑不解的財經現象,讀者可以從法律上尋得解決問題的蛛絲馬迹,同時掌握與個人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財經法律常識。

 承諾與聲明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