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2008  原始點差  不加佣金。
十七年信譽保障
零起付:0.01美元返佣也可以支付到賬。
隨時付:隨時提現,無週期或次數限制。
免費付:不扣任何手續費,全額到賬。
2014-06-25 16:09:22
員工的責任心就是企業的競争力
在這個世界上,最渺小的人和最偉大的人同樣有責任。
——法國文學大師羅曼•羅蘭
2008年11月15日,溫家寶總理在考察廣東企業時說,應對經濟危機要靠研發、靠創新、靠產品競争力。對於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客戶是員工,最核心的競争力便是員工的責任心。
當你在為企業工作時,無論在哪個職位,你都不應該輕視自己的工作,要擔負起工作的責任來。能力,永遠由責任來承載,而責任本身就是一種能力。那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總是抱怨客觀因素,尋找各種借口為自己開脫的人,往往是職場中的被動者,他們勞累一生卻很難有出色的業績。
在中國,恐怕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像三株那樣迅猛發展,又迅速消亡。
三株在1994年剛成立時,註冊資金僅為30萬元,但當年的銷售業績便高達1.25億元。1995年,三株的銷售額猛增至23億元。到了1997年年底,它的銷售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80億元,淨資產則有48億元之巨,在短短的4年間增長了16000倍。更難能可貴的是,三株公司的負債率為零。它的速度與輝煌是包括保健品行業在内的所有企業都望塵莫及的,三株成了當代中國的“企業神話”。
“其興也忽焉,其亡也勃焉”,三株這個企業巨人卻因為一場小小的官司而轟然倒地,一蹶不振,但這只是表面原因。在三株内部,責任心渙散才是這個明星企業突然“死亡”的症結所在。創立之初,三株公司不過幾十個人,但到了1997年的時候,人員猛增至15萬人,在全國縣級以上的城市都建立了銷售隊伍。由於公司成員魚龍混雜,管理人員也忽略了對企業文化的建設,尤其是對員工責任心的培育,許多人來到三株不過是為了沾一點光、分一杯羹,對三株本身是否健康發展並不關心。
據三株公司審計部門統計,在1995年投入的3億元廣告費中,有1億元被無端浪費掉了,但無人關心此事,自然也談不上有人對此負責了。在不少基層機構中,宣傳品的投放到位率不足20%,甚至一些執行經理把宣傳品當成廢紙賣掉,其責任心缺失空前嚴重!與責任心缺失“相映成趣”的是,三株公司内部機構臃腫、部門林立,官僚主義的風氣十分盛行,等級森嚴,程序繁雜,經常出現總部指令被歪曲甚至石沉大海的現象。盡管三株總裁吳柄新採取了“三查三反”、“一打五反”等自上而下的大規模“整風運動”,但這並未觸及問題的根本,公司内部離心離德,沒人想過要對公司負責,幾大體系、中心之間畫地為牢,互為壁壘,各自擴充人員、争權奪利,形成了一個個割據的小“諸侯”。
這樣的企業怎能擁有強大的執行力與競争力?這樣的團隊怎能應對市場的驚濤駭浪?在三株公司惹上官司的時候,十幾萬缺乏責任心的員工頓時作鳥獸散,加劇了三株公司的滅亡。在平時,誰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對企業負責,結果在企業面臨危機的時候,大家都成了這場危機的犧牲品。說“企業興亡,人人有責”,一點都不空洞,而是有著極其深刻的歷史教訓。
即便企業所面臨的環境還沒有那麼惡劣,企業内部也大致還算團結,但一名員工要是缺乏責任心,那他又憑什麼縱橫職場呢?市場能夠把缺乏競争力的企業淘汰,企業同樣可以把缺乏責任心的員工淘汰,因為對企業來說,員工的責任心便是構成企業競争力的重要因素。
有一位擔任人力資源總監的先生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情:
2002年10月,我們公司的營銷部經理帶領一支隊伍參加某國際產品展示會。
在開展之前,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展位設計和佈置、產品組裝、資料整理和分裝等,需要加班加點地工作。可營銷部經理帶去的那一幫安裝工人大多數和平日在公司時一樣,不肯多幹一分鐘,一到下班時間,就溜回賓館休息或者逛大街去了。經理要求他們幹活,他們竟然說:“沒加班工資,憑什麼幹啊?”甚至有人還說:“你也是打工仔,不過職位比我們高一點而已,何必那麼賣命呢?”
在開展的前一天晚上,公司老闆親自來到展場,檢查展場的準備情況。
當他到達展場,已經是淩晨1點,讓老闆感動的是,營銷部經理和一個安裝工人正揮汗如雨地趴在地上,細心地擦著裝修時粘在地闆上的塗料。而讓老闆吃驚的是,其他人毫無蹤影。見到老闆,營銷部經理立刻站起來對老闆說:“我失職了,我沒有能夠讓所有員工都來參加工作。”老闆拍拍他的肩膀,沒有責怪他,而指著那個工人問:“他是在你的要求下才留下來工作的嗎?”
營銷部經理把情況說了一遍。原來,這個工人是主動留下來工作的,在他留下來時,其他工人還一個勁兒地嘲笑他是傻瓜:“你賣什麼命啊,老闆不在這裡,你累死老闆也不會看到啊!還不如回賓館美美地睡上一覺!”
老闆聽了,平靜地招呼他的秘書和其他幾名隨行人員加入工作中。
參展結束,剛回到公司,老闆就開除了那天晚上沒有參與工作的所有員工,同時,將與營銷部經理一同打掃衛生的那名普通員工提拔為安裝分廠的廠長。
我是人力資源總監,那一幫被開除的人很不服氣,來找我理論。“我們不就是多睡了幾個小時的覺嗎,憑什麼處罰這麼重?而他不過是多幹了幾個小時的活,憑什麼當廠長?”他們說的“他”就是那個被提拔的工人。
我對他們說:“用前途去換取幾個小時的懶覺,是你們的主動行為,沒有人逼迫你們那麼做,怪不得誰。而且,我可以通過這件事情推斷,你們在平時的工作裡偷了很多懶。他雖然只是多幹了幾個小時的活,但據我們考察,他一直都是一個積極主動、認真負責的人,他在平日裡默默地奉獻了許多,比你們多做了許多工作。公司需要的就是像他這種以公司為家、對工作認真負責的人,而不是時刻想著自己、缺乏責任心的人。如果你們是公司老闆,想必也會作出相同的處理決定。”
多一分責任感,就會多一分回報。對於那個主動留下來工作的工人來說,雖然只是多做了幾小時的工作,但他表現出來的強烈責任感,卻能讓他遠勝於別人。
在殘酷的市場競争中,在料峭的金融寒風前,企業需要的就是這種高度負責的人。員工只有對企業充滿責任心,才會在企業需要的時候主動向前,急企業之所急,忙企業之所忙,從而維護企業的良好形象,提升企業的強勁競争力。
思考題
1.“三株帝國”的覆滅給了你什麼啟示?
2.如何理解“能力永遠由責任來承載”這一句話?
兄弟財經是全球歷史最悠久,信譽最好的外匯返佣代理。多年來兄弟財經兢兢業業,穩定發展,獲得了全球各地投資者的青睞與信任。歷經十餘年的積澱,打造了我們在業内良好的品牌信譽。
本文所含内容及觀點僅為一般信息,並無任何意圖被視為買賣任何貨幣或差價合約的建議或請求。文中所含内容及觀點均可能在不被通知的情況下更改。本文並未考 慮任何特定用戶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和需求。任何引用歷史價格波動或價位水平的信息均基於我們的分析,並不表示或證明此類波動或價位水平有可能在未來 重新發生。本文所載信息之來源雖被認為可靠,但作者不保證它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同時作者也不對任何可能因參考本文内容及觀點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承擔責任。
外匯和其他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高風險,不適合所有投資者。虧損可能超出您的賬戶註資。增大槓桿意味著增加風險。在決定交易外匯之前,您需仔細考慮您的財務目標、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文中所含任何意見、新聞、研究、分析、報價或其他信息等都僅 作與本文所含主題相關的一般類信息.
同時, 兄弟財經不提供任何投資、法律或稅務的建議。您需向合適的顧問徵詢所有關於投資、法律或稅務方面的事宜。
《通向財務自由之路》的作者範K·撒普博士指出:交易成本是影響交易績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少有交易系統可以創造比它的成本更高的利潤。通過外匯返佣代理開戶,可以大幅有效的降低交易成本,從而提升獲利潛能、改善交易績效。
風險提示:
金融產品保證金交易存在極高的風險,未必適合所有的投資者,請不要相信任何高額投資收益的誘導而貿然投資! 在您決定投資槓桿類金融產品時,請務必考慮您的經驗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投資導致的損失有可能超過存入的資金,因此您不應該以不能承受損失的資金來投資!投資風險不僅來自於槓桿交易,也有可能來自於交易商, 請仔細甄選合規的交易商以規避風險!所有投資者的交易帳戶應僅限本人使用,不應交予第三方操作,任何由接受第三方喊單、操盤等服務而導致的風險和虧損應自己承擔,責任自負!
兄弟財經是一間獨立的咨詢服務公司,不隸屬於任何交易商,僅向投資者提供信息咨詢、降低投資成本的咨詢類服務。 兄弟財經不邀約客戶投資任何槓桿類的金融產品,不接觸投資者資金及賬戶信息,不提供交易建議,不提供操盤服務,不推薦交易商, 投資者自行選擇交易商,兄弟財經僅提供信息咨詢,交易商的任何行為均與兄弟財經無關!
投資者在兄弟財經進行任何咨詢行為均代表接受和認可上述聲明!
所有投資者均為自行選擇且直接前往交易商官網進行投資行為(包括提交開戶資料和存取資金),兄弟財經不承擔客戶與交易商之間的交易争議及由交易商問題造成經濟損失的責任。 如果您不了解槓桿類金融產品市場的風險,請千萬不要參與相關投資交易!
請確保您具備以下條件:專業級的投資知識與能力;可以承受損失的資本(虧損不會導致負債或影響生活)。否則切勿參與槓桿交易。